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這是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一詩中,所寫的前四句,描述的是『精衛填海』和『刑天爭位』的神話故事。
陶淵明用這個神話故事,表明『失敗了也不能服輸,無論如何都要爭口氣』。
其中,『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這兩句詩,尤為出名。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刑天所舞的『幹戚』是什麼兵器?
先來看看刑天的故事。
《山海經》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
一般翻譯是這樣:刑天和黃帝到這裡爭奪神位,結果刑天被天帝斬首,葬在了常羊山。
但是刑天並沒有徹底死掉,他以雙乳為眼睛,以肚臍為嘴,手拿著幹戚,繼續舞動《繼續與戰鬥》。
這個神話很有名,唐代段成式在他的《酉陽雜俎》中也有提到:天山有獸,名刑天。
黃帝時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曰:『吾以乳為目,臍為口』操幹戚而舞不止。
後人在畫『刑天舞幹戚』時,刑天手中出現的東西並不一致,有的是戈和盾;有的是斧和盾;甚至還有拿著其他武器的。
那麼,幹戚到底是什麼呢?
郭璞在註釋《山海經》時,說:幹,盾;戚,斧也。
這麼看來,幹戚就是盾和大斧。
幹的初義是指『單』或者『鼉』。
鼉是揚子鱷,這就說明,以盾為幹,極可能是以鱷魚皮蒙在盾上,用以防身,有點『借鱷護身』的意思,或者說圖騰崇拜。
商代以前,『幹』的頂部要有一些裝飾,比如鳥羽之類,和普通的盾不一樣,這一點在甲骨文『幹』中,看的很明顯。
至於戚,也不是普通的斧頭。
早在史前,人們打獵時就發現,石斧在對付獵物時,簡單粗暴,效果明顯。
為了加大威力,人們還制造出了兩面帶刃的斧頭,或者更大更鋒利的斧頭,稱為鉞。
當人們見識到斧鉞的威力時,崇拜逐漸出現,於是又出現了刃上帶齒刺的斧,稱為戚。
不過,戚一般比斧鉞小巧精致。
簡單來說,斧大為鉞,有齒為戚。
總之,在先秦許多典籍中,都有提到『幹舞』『戚舞』『幹戚武舞』等詞。
幹戚原本是戰爭所用的兵器,後來逐漸轉為禮器,用於宗教巫舞,以預測戰爭是否勝利或者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