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西晉的衰落。《網路歷史》

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晉,統一了全國,結束了

自東漢以來的混亂局面。

晉武帝在執政初期采取了休養生息的執政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國力有所發展。

但是西晉王朝的統治僅僅維持了51年就分崩離析了,中原王朝在這一期間迅速衰落。

從表面上來看是由於『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影響。

從根本上來看,是晉武帝後期朝堂混亂的結果。

在當時,貴族驕奢淫逸,外戚專權,宗室亂政。

在中央政府的腐化下,西晉王朝迅速衰落了。

一、西晉衰落的政治原因

(一)九品中正制制約皇權

東漢末年門閥制度興起,在曹魏統治時期,門閥制度就成為了威脅朝廷的隱患。

到了西晉時期各個地方的門閥貴族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利益團體,這些門閥貴族手下門生數量極多,遍佈朝堂。

因此很多門閥貴族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政治資源,隨著土地兼並的發展,這些人的手中又掌握了大量的經濟社會資源,在地方影響力巨大,漸漸的這一局面影響到了中央的統治。

與這一制度相輔相成的人才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更是讓門閥貴族子弟順利進入到了朝堂當中。

這一制度的實施使廣大寒門子弟,失去了進入中央政府的機會。

貴族子弟占領朝堂導致了國家管理系統人才凋零,缺乏了生機與活力,同時統治者也漸漸失去了對朝堂的控制 。

(二)分封制度引發皇室內亂

王朝在推翻曹魏王朝之後,全面繼承了曹魏時期的政權組織結構,在這種狀況下,曹魏時期的很多政治弊端都被保留了下來。

其中最讓司馬炎擔心的就是門閥制度了,在這一制度的實施下,政局被世家大族把控。

司馬炎非常擔心其他世家大族會像他曾經那樣覬覦皇位,篡權自立。

於是他便開始大肆分封皇室貴族,祈求用這種方式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掌握在司馬氏手中,以此削弱門閥制度對皇權帶來的威脅。

據統計,司馬炎在位初期就分封了17個藩王,並且西晉時的地方諸侯是整個封建王朝中權力最大的。

西晉時各諸侯王不需要經過中央朝廷的允許就可以自行任命官吏,同時地方諸侯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各諸侯國已經完全掌控了地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這雖然減弱了門閥氏族的勢力,但也削弱了中央對於地方的控制,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當時,皇親貴族和地方軍閥為了爭奪權力所展開的鬥爭,他們紛紛雇傭匈奴,鮮卑族等遊牧民族軍隊,慫恿他們進入中原地帶。

最終導致了西晉王朝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

這一現象史稱『五胡亂華』,自此中原王朝進入了長達130多年的分裂割據,混戰不止的動蕩時期。

(三)朋黨盛行威脅統治

早在曹魏時期,朝堂中已經開始形成了官員利益集團也就是『朋黨』。

到了司馬炎上位初期賈充、荀凱、荀勖等人結為了朋黨,這些人身居朝堂要職,在他們形成利益團體以後,朝堂中很多官員紛紛依附於他們。

到了西晉後期,國丈楊俊與其弟楊濟、楊珧相互庇護,共同排擠朝堂中的忠良賢臣。

司馬炎對此置之不理,最終導致了朋黨盛行,為之後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四)統治者的原因

眾所周知,司馬炎在篡奪曹魏時並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也沒有形成大范圍的政權動蕩,這就導致了西晉政權上位後朝堂中留存了許多曹魏時期的腐朽思想。

司馬炎在上位後,大肆擴充後宮,當時宮中的妃嬪數量達到了上萬人。

在統治者的聲色犬馬下,朝堂大臣也紛紛奢靡成風,在當時的社會中,人們紛紛以比富、鬥富為時尚,『王石鬥富』講的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典故。

在這種奢靡之風的腐化下,朝廷當中奢靡成風大臣們驕奢淫逸,朝政腐敗,百姓們深受其害,對政府的統治產生了懷疑。

司馬炎死後,其子司馬衷繼位,史稱西晉惠帝,司馬忠和他的父親比起來相差甚遠,智力甚至比普通人都不如,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紛紛感覺有機可乘,於是便出現了西晉王朝後期皇後賈南風亂政,皇室成員互相征伐的現象。

(五)南方流民暴動

在八王混戰期間,恰好處於自然災害頻發時期,各地水利失修,吏治混亂,百姓們受戰爭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影響,紛紛開始流亡。

但是在流亡途中,百姓們也深受壓榨,各地的官府和地主紛紛歧視欺壓流民。

最終南方流民掀起了多次起義運動。

二、西晉衰落的經濟原因

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由於長時間的動亂導致了人口數量的極具減少,公元88年,中原人口數量大約為6000萬人,到了公元280年,隻剩800萬人。

這導致了經濟發展中的勞動力數量不足,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在奢侈攀比之風的盛行下,百姓們身上的負擔隻會越來越重。

雖然當時土地面積遼闊,但是經濟的發展依然缺少勞動力和財富的支持。

三、西晉衰落的文化原因

(一)缺乏社會認同

眾所周知,司馬炎的王位來路不正,歷史上這樣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說李世民,趙匡胤等這些人在上位之後往往會兢兢業業,用自己的行動來得到社會各階層的認可,同時還會加強思想教育,想盡各種辦法為自己的行為找出合法的解釋。

然而司馬炎卻恰恰相反,他在繼位以後,並沒有對民眾加強思想教育。

這種狀況下自然會壯大朝臣們的野心,導致朝堂不穩。

(二)玄學盛行

因為得位不正,所以司馬家族對於儒學中的『忠孝禮義』思想是很厭棄的,所以在西晉王朝中,儒學的發展一直都受到了壓制,而玄學隨之興起。

在王室貴族的支持下,整個社會上都彌漫著清談虛浮之風。

玄學認為,社會中的民生經濟,軍事外交隻是『俗務』,而『老莊周易』等玄而又玄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高雅。

一開始玄學是一些文人雅士的一種業餘愛好,但是隨著很多貴族官員的加入,這一風氣很快就在社會上流行了起來,漸漸的導致了朝堂荒廢,官員不務實際,這嚴重影響了當時朝政的運轉。

四、西晉衰落的軍事原因

司馬炎在登上王位之後,深感大功已成,於是立刻裁撤軍隊,馬放南山。

『八王之亂』期間,王室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急劇退減,地方割據勢力不斷壯大,外族紛紛叛變獨立。

與此同時在地方諸侯王的支持下,匈奴等外族勢力不斷滲入中原內部。

漸漸的胡人的內遷引發了胡漢兩族的矛盾,這嚴重動搖了西漢政權的根基。

但是此時的『八王之亂』讓西晉王朝自顧不暇,最終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長安俘虜了皇帝,西晉政權宣告滅亡。

總結:西晉以後中原王朝衰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除了大亂以後人口減少,經濟蕭條,統治基礎薄弱以外。

政府的統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當時的西晉王朝沒能做好撫慰百,姓穩定生產的工作,進而引發了之後的『八王之亂』、農民起義、『五胡亂華』等一系列事件的爆發,最終造成了自己的滅亡,揭開了中原地區長達130多年動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