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是發生於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其血腥和殘忍程度曠古未聞,嚴重地動搖西晉王朝的統治基礎,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司馬炎是三國權臣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也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早在曹魏時期,司馬氏家族已經權傾天下,甚至可以一手決定皇帝的立廢。
司馬昭派軍消滅蜀國後,被加封為晉國公,地位僅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把控了軍政大權,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
司馬昭毫不掩飾自己對皇位的野心,人人都在猜測他何時會取而代之 ,讓皇帝禪位,將曹魏江山換成司馬氏江山。
可惜,司馬昭時運不濟,尚未來得及逼宮篡位,就得了重病一命嗚呼。
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了晉國公的爵位,完成了父親未竟的野心,逼迫魏元帝禪位給他。
公元266年2月8日,司馬炎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晉,建都洛陽。
由此,歷史進入西晉時期,司馬炎成為西晉第一位皇帝,史稱晉武帝。
作為開國之君,司馬炎統治前期勵精圖治,銳意革新,一掃曹魏時期的弊政,施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增強國力、發展生產的政策,比如重新劃分土地、制定法律、改革賦稅制度、興修水利等。
與此同時,司馬炎克勤克儉,積蓄力量,於公元279年興兵南下,一舉滅掉了東吳,結束了三國以來的分裂局面。
文治武功兼備的晉武帝,原本不失為一代人傑,他一心想開創一個太平時代,但他在關鍵問題上的幾大失誤,以及晚年的驕奢淫逸,為國家之亂埋下了禍根。
在政治制度上,司馬炎沿襲了漢朝以來的分封制,大封宗室。
他意識到,魏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權臣專政,皇帝勢單力薄,宗室衰弱,司馬炎篡位的時候,都沒有人敢跟自己抗衡。
所以為了避免重蹈曹魏覆轍,司馬炎登基後不久就開始分封宗室,先後在全國建立起二十七個諸侯國。
此舉原本是為了保障皇權的穩固,一旦皇帝遭遇危難,這些諸侯王就可以帶兵前來勤王。
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權,不甘心安於一隅的實力強大的諸侯國,成為另一種風險因素。
而司馬炎在繼承人選擇問題上的失誤,直接催化了諸侯紛爭的 風險,釀成了後來的八王之亂。
司馬炎的太子是皇後楊艷所生,名為司馬衷,即後來史上有名的昏君晉惠帝。
司馬衷從小就十分蠢笨,老師給他講課,司馬衷轉眼就忘。
但他是皇後嫡子,在當時所有存活下來的皇子中居長,出於立嫡立長的傳統,司馬衷九歲時被立為太子。
司馬炎曾幾度猶豫,擔心這個太子難以接替自己的皇位。
但皇後楊艷非常有手腕,她進言說:司馬衷隻是年齡太小,還沒有開化,等他長大就可以了。
另外,楊艷又說服司馬炎給兒子娶了一位精明的太子妃賈南風。
賈南風是車騎將軍賈充的女兒,傳言長相又黑又胖,性格兇悍善嫉,但她十分聰明,屢屢幫助丈夫順利通過司馬炎的考察,保住了太子之位。
此外,司馬衷雖然蠢笨,但他有一個兒子司馬遹聰慧過人,很得司馬炎喜愛,被認為日後可繼承大統。
所以,司馬炎雖然知道太子可能能力不足,但始終沒有改換人選。
晚年的司馬炎,日漸昏聵,追求奢侈享樂,公開買官賣官,宮裡宮外上行下效,社會風氣糜爛。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享年五十五歲。
太子司馬衷繼位,賈南風成為皇後。
晉武帝臨終前,將楊皇後的叔父楊駿封為太尉,總攬天下兵權,主持國政。
外戚楊氏一族勢力大增,皇帝也要受其掣肘。
晉惠帝司馬衷是一個沒什麼政治野心的皇帝,皇後賈南風則不然,她極度渴望攫取權力,把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
於是,賈南風命人去暗中聯絡晉惠帝的叔父——汝南王司馬亮,想讓他前來洛陽除掉楊駿和太後楊氏。
然而,膽小的汝南王沒有親自前來,而是把事情告訴了自己的侄子——楚王司馬瑋。
司馬瑋是晉惠帝之弟,年輕氣盛,性格狠辣,早就看不慣自己的傻哥哥當皇帝,現在賈南風和楊駿爭權奪利,司馬瑋認為有機可乘,就聯合另一諸侯——淮南王司馬允一起入朝,打算先消滅楊駿。
公元291年3月,楚王司馬瑋率兵進入洛陽,由此,八王之亂拉開了序幕。
這場把西晉王朝拖入深淵的動亂共歷時16年,從公元291年開始,直到公元306年才完全結束。
在這16年裡,八王之亂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歷時3個月,從公元291年3月到6月;第二個階段則是從公元299年到306年,歷時7年。
在這兩個階段中間,曾有一段短暫的安寧,但未能長久持續下去。
幾十個司馬氏宗族的兄弟子侄被先後卷入動亂,同室操戈,由於其中主要參與者包括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等八個諸侯王,所以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第一個階段以賈南風為幕後主導,楚王司馬瑋和汝南王司馬亮為主要參與者,其目的主要是通過政變攫取權力。
公元291年3月,當賈南風聽說楚王和淮南王的軍隊已經進入首都洛陽,立即命人讓晉惠帝下詔書,宣稱楊駿謀反,命楚王圍攻楊駿的府第。
司馬瑋火燒楊府,殺死了逃到馬廄之中的楊駿。
此後,賈南風又令晉惠帝下詔,將太後楊氏貶為庶人,囚禁在洛陽郊外,誅殺楊駿三族。
但賈南風專權的目的尚未達到。
楊駿死後,汝南王司馬亮和另一元老大臣衛瓘執掌了朝政,於是,賈南風以晉惠帝名義秘密下詔,命司馬瑋除掉汝南王和衛瓘。
之後,賈南風擔心司馬瑋的勢力過度膨脹,威脅到自身地位,又編織罪名,殺掉了楚王司馬瑋。
至此,賈南風掃除了各大政敵,晉惠帝對她言聽計從,朝政大權被賈南風一手掌控。
她開始任用親信,安插黨羽,掌權時間長達八年,直到公元299年,賈南風設計讓晉惠帝廢除太子,再度引發朝政動蕩。
八王之亂卷土重來,並變本加厲地耗盡了西晉王朝的元氣。
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持續時間較短,3個月就結束了。
但第二階段持續了整整7年,太子司馬遹、皇後賈南風都死在這場動亂中,晉惠帝被廢又被立,成為諸侯間搶來搶去的棋子。
多個諸侯互相廝殺,接連發動政變,導致國力空虛、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最後北方胡族趁虛而入,促使西晉走向滅亡。
這一切,始於賈南風為一己之私,唆使晉惠帝廢除太子司馬遹。
司馬遹自小聰明伶俐,在晉武帝還在世時就頗受看重,在朝中很有人望。
但司馬遹不是賈南風親生的,與賈南風向來不和。
賈南風擔心年紀漸長的司馬遹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決心除掉這位太子。
公元299年,賈南風命人引誘太子飲酒,讓醉酒的司馬遹抄寫了逼迫晉惠帝退位的書信,以此為罪證,說服晉惠帝廢除太子。
誰知,廢太子一事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對賈南風專政早已不滿的宗室諸王趁機興兵奪權,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又登場,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混戰。
先是趙王司馬倫發兵討伐賈南風,以毒酒賜死賈後,取代晉惠帝登基。
然後,對趙王不滿的齊王司馬冏,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殺死了趙王,重新立晉惠帝為帝,齊王主理朝政。
這時,對齊王不滿的長沙王司馬乂與河間王司馬顒再次起兵,殺死了齊王,朝政大權落入長沙王手中。
河間王司馬顒不甘心,又聯合東海王司馬越、成都王司馬穎討伐長沙王。
長沙王死後,成都王接手朝政,諸侯王的聯盟再度分裂,河間王、東海王和成都王之間打來打去。
公元306年,成都王、河間王戰敗逃跑,東海王司馬越將晉惠帝迎回洛陽,朝政趨於平穩。
隨後,晉惠帝下令搜捕成都王司馬穎,成都王與他的兩個兒子在逃亡途中被捕,囚禁一個多月後被殺死。
另一位兵敗逃亡的諸侯——河間王司馬顒也在幾個月後被殺,八王之亂落下帷幕,東海王司馬越成為最後的贏家。
緊接著,晉惠帝在這一年年底暴斃,相傳是被司馬越毒殺。
司馬越扶植晉惠帝的弟弟司馬熾登基,改元永嘉,史稱晉懷帝。
登基伊始,由於司馬越的威脅,晉懷帝不得不任命司馬越為太傅,讓他輔佐朝政。
但是,司馬越沒能繼續把這位皇帝操縱於股掌間,讓司馬越沒有想到的是,晉懷帝雖然年輕,卻很有政治手腕。
晉懷帝司馬熾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小兒子,他一心想學習自己的父親,每天親自處理政治事務,召見百官,非常勤勉。
司馬越手中的權力不斷被皇帝壓縮,再加上他在朝中飛揚跋扈,誅殺忠臣,引起了官員們的不滿。
於是,司馬越主動提出,要出鎮河南許昌,率兵鎮壓那裡的胡人叛軍。
公元311年,羽翼漸豐的晉懷帝決定除掉司馬越。
於是,他發佈詔書,歷數司馬越的罪狀,要求諸侯們進行討伐。
司馬越聽說之後,內心非常恐懼,急血攻心,最終病死於河南項城。
隨著司馬越的去世,『八王之亂』中最後一位叛亂的藩王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蔡東藩在《兩晉通俗演義》總結說,晉朝這些藩王好的少,壞的多。
『八王之亂』中,司馬家族互相殘殺,不知道忠孝為何事,追根溯源,完全是因為他們的祖宗爭權奪利給他們樹立了壞的榜樣,子孫相沿成習。
最終給五胡入侵中原,帶來了機會。
後來者,難道不應該銘記這慘痛的教訓麼?
天下初定的西晉王朝,為什麼會爆發出如此尖銳,不可調和的內部危機?
一、權力平衡被打破
八王之亂的爆發,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皇權被野心家隨意地操控,給了司馬諸王覬覦中央權力的絕好機會。
起初,楊俊作為國戚,深受司馬炎的賞識和重用。
然而,朝廷中的豪門士族勢力對此極為不滿,但司馬炎還是設法保住了楊駿的權臣地位,並讓他成為托孤重臣。
可讓司馬炎意想不到的是,已經位極人臣的楊駿,對權力極其癡迷。
當司馬炎彌留之際,楊駿篡改了他的遺詔,隻因楊駿不能容忍另一個托孤重臣—汝南王司馬亮的存在。
在楊駿看來,一山斷然難容二虎,他便把司馬亮的名字從遺詔中去掉,然後將他趕出京城。
楊駿達到了他的目的,得以大權獨攬,在朝中大肆安插親信,打擊疏遠藩王。
但他沒有意識到是,自他篡改遺詔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將自己置身於烈焰之中。
原本司馬亮在諸王中有著較強的威望,楊駿趕走了司馬亮從而獨斷乾坤,勢必會觸犯到藩王們的利益。
那些藩王自然將楊駿視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他們很快開始組織力量反對楊駿。
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一個女人抓住了這個機會,把帝國推入了萬丈深淵,她是晉惠帝的皇後賈南風。
晉武帝之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
而惠帝卻是個傻子,基本是被楊駿的女兒—楊太後所控制。
武帝去世後,楊家獨攬了大權,惠帝被『架空』。
不過,皇後賈南風生性狡猾殘忍,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要奪回對惠帝的控制權。
不服楊駿的諸藩王們成為了賈後扳倒楊家最得力的棋子,最終,她聯合楚王司馬瑋誅殺了楊駿,廢掉楊太後,楊家數千人皆受屠戮。
不過楊家的覆滅沒有讓賈後如願以償,司馬亮原本就有較高威望,朝政反倒是落到了司馬亮等人的手中。
為了奪取政權,賈後又與司馬瑋合謀,二人假借晉惠帝的名義殺死司馬亮。
楚王司馬瑋在賈後的兩次政變中充當著急先鋒的角色,原本他是想在政變中分得一杯羹,沒想到,在殺掉司馬亮後,他被賈後以矯詔的罪名處決。
權力使所有人喪失了理智,晉武帝所期望的外戚勛貴和藩王勢力相平衡的局面,到了晉惠帝時期被徹底打破。
直到公元300年,賈後被趙王司馬倫所殺,晉惠帝失去了他所有法理上的監護人,導致中樞權力中心產生了真空地帶,地方諸王終於可以毫無顧慮地控制皇帝爭奪中央權力。
二、大封藩王釀惡果
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稱帝後吸取曹魏的教訓,認為曹魏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王室力量過於衰弱所致。
所以,司馬炎將自己的親族分封到全國各個重鎮,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尤其是三國結束不久,像吳蜀地方士族豪強依然勢力強大,西晉急需建立對這些國土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相比較那些對皇權陽奉陰違的世家大族,毫無疑問,司馬炎自己的宗室親族是最值得他信任的。
自此,藩王幾乎獲得了地方上所有軍政大權,諸王在起初對於王朝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朝廷的運轉也總體通暢,藩王們的勢力在中央政權可控范圍內,很快便對地方形成有效的管轄。
如果單從這點來看司馬炎的政策是成功的,其實不然。
藩王勢力日益壯大或多或少的對中央權力形成挑戰,如果君主是像司馬炎一樣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藩王並不能對國家造成很嚴重的威脅。
可司馬炎卻因自己的私利,給帝國留下了一位近乎白癡的繼承人,惠帝不但根本無法駕馭諸王,相反很容易為藩王打著『輔政』的旗號染指中央權力埋下巨大隱患。
三、失地流民引動亂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百姓苦不堪言,土地兼並之風愈演愈烈。
自耕農為了躲避戰亂和苛捐雜稅,紛紛將自己的土地寄存在地方豪強世族門下,有的甚至拋棄土地淪為佃戶或者是奴隸。
因此,封建國家的經濟支柱—小農生產業遭受到嚴重的破壞。
到了魏晉年間,土地兼並已經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士家豪族的兼並已經成為了事實,西晉統治者不得不對土地制度進行了改革,便推出了占田制,既承認了世家大族已經兼並的土地。
又同時鼓勵農民對荒地的開墾。
但占田制因為觸碰到豪族世家的利益,在地方上並沒很好的實行下去,相反危機不斷積累無限接近爆發。
地主對佃農的盤剝過重導致了生產人口的大量逃亡,喪失了土地的佃農沒有其他的出路。
為了生存下來,流民隻得大規模的集中在一起,這成為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形成流民起義大規模的襲擊官府。
如規模較大的李雄、李特流民起義,都對西晉王朝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流民的規模化給叛亂者提供了大量可用軍力和民力,那些流民為了不餓死,不得不提起刀刃去替野心家們大肆殺戮,如螻蟻般慘死在自相殘殺的戰場上。
四、藩王軍事權力膨脹
曹魏時期,因戰事頻繁便在地方上設立了持節都督或者刺史等職,擁有戰時的生殺大權。
此時,持節都督大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軍事長官,在名義上是在代替皇帝行使軍事權力。
而到了西晉,司馬氏得國不正,害怕有人效仿去竊奪他們子孫們的江山,於是不僅將宗親們個個封王賜爵,位居顯要,更是要將軍事權力抓在自己親族手中。
之前的持節都督被細分為『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其中『假節鉞』擁有最高的權力,可以處置其他的節將。
因此,西晉很多藩王獲得了持節都督的稱號,還有其他諸王皆被委以重任,或多或少擁有著自己的武裝力量。
司馬諸王作為宗親鎮守地方本來就有著顯赫的地位,但司馬炎卻給了諸王節制軍事的權力且不加以制衡,自然導致諸王勢力的瘋狂增長。
中央權力不穩之時,他們自認為擁有足夠的實力,進可掌控朝廷退則足以自保,便挑起了一次次軍事政變和血腥內戰。
貪心不足蛇吞象,從楚王司馬瑋開始,到東海王司馬越死亡結束,凡是參與八王之亂的諸王皆身首異處。
然而戰亂後給華夏文明帶來的創傷卻是不可修復的,北方遊牧民族趁著中原的空虛得以迅速南下,建立割據政權入駐中原。
晉王朝隻剩下東南半壁,空留下了『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