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隊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以身殉國,意味著明朝全國性政權的結束,至此明朝宣告滅亡,國祚276年。
明朝滅亡以後,雖然北方被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占領,但南方忠於明朝的勢力,先後擁戴了4位明朝宗室藩王,是為南明政權,南明政權堅持了十幾年,如果算上後來的臺灣明鄭勢力,則是延續了39年。
同樣是偏安一隅的王朝,南明對比東晉和南宋存在感是特別低,而且還沒有計入明朝歷史之中,東晉和南宋則是都計入晉朝和宋朝之中,那麼南明為何沒有沒算入明朝,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一、南明持續時間太短
南明以1644年為起始,以實際來說,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歷帝朱由榔逃往緬甸,其實就已經意味著南明滅亡,持續時間也就是17年;以1662年永歷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來算,則是18年;以1683年臺灣的鄭克塽降清來算,意味著明鄭勢力的覆滅,則是39年。
其實客觀來看,南明的結束時間以永歷帝逃往緬甸的1661年最切合實際,因為這時候南明已經退出了在大陸的競爭,在大陸都沒有了立足之地,對於一個政權來說,這不是結束是什麼呢,所以南明也就是存在17年而已。
再看看東晉和南宋,東晉延續了103年,南宋時間更長,延續了152年,南明的17年根本不夠看,時間太短了。
二、南明的疆域並不穩定
南明不隻是時間短,疆域更是不穩定,最強大的弘光政權,可以說占據了半壁江山,但僅僅維持了一年。
弘光政權覆滅以後,南明不隻是長江天險盡失,疆域也開始大幅度縮水,沒有固定疆域,也沒有固定都城。
相比之下東晉和南宋可是有著固定的疆域和都城,這點是南明所比不了的。
三、南明沒有完整的帝系傳遞,而且內鬥嚴重
南明雖有四帝,還有一個監國,並且根據後面歷史學家梳理,可以看出這四帝的傳遞,是弘光、隆武、紹武、永歷。
其實南明的帝系傳遞並不是一帝接一帝,內鬥居多,剛開始還好,弘光政權覆滅以後,南方的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建立了隆武政權,但在浙江的魯王監國政權並不認可其正統地位,雙方是勢如水火,大敵當前,沒有一致對外,還差點兵戎相見。
隆武政權覆滅以後,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被大臣蘇觀生和何吾騶等人擁立,以『兄終弟及』名義迫不及待的建立了紹武政權,幾乎在同一時間,最接近皇統的明神宗萬歷帝孫子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建立了永歷政權。
大敵當前,清軍控制的疆域越來越多,宗室藩王卻急著過一把皇帝癮,最終是紹武政權和永歷政權大動幹戈兵戎相見,紹武政權兵敗不說,僅有的一點實力都消磨殆盡,面對清軍攻伐時根本無力抵抗,於是很快滅亡,可謂是曇花一現。
南明內鬥還遠不止於此,像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創下了自萬歷年間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對清的最大戰績,本來可以乘勝追擊,結果擁兵自重的孫可望不僅不支持,最後更是要造反,雖然李定國將其打敗,但大好戰機和內部的有生力量,在一次次內鬥中嚴重消耗掉,直到南明結束,這種內鬥才跟著結束。
再反觀東晉和南宋,雖然也是內部矛盾一大堆,但是最起碼的團結還是有的,像東晉時期,苻堅氣勢洶洶率領大軍南下,結果是東晉上下團結一心將其擊敗。
至於帝系傳承,東晉和南宋也很完整和平穩,最起碼保證了中央朝廷的唯一性,南明四帝的傳遞雖然勉強可以接上,但說白了這四帝就是被不同的勢力在不同的時間段擁立的,根本不具有唯一性。
所以綜合來說,南明時間短、疆域不穩定、都城不固定、帝系傳遞不完整,更多像是多個政權的合稱,所以自然不能算入明朝歷史之中。
要是南明爭氣一些,如同東晉和南宋一般,好歹守住了半壁江山,有著穩定疆域和都城,並且也過了百年,那麼自然可以算入明朝之中。
不過可惜的是南明並不爭氣,內部鬥爭太嚴重了,沒有多少王朝新興氣象不說,明朝末期的弊端倒是繼承了不少,像黨爭什麼的臭毛病直至南明滅亡才消失。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