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瑯琊王氏究竟有多強大?不隻出了個王羲之而已。《網路歷史》

瑯琊王司馬睿,這一天在建康登基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

他激動之餘,拉著王導的手,邀請他一起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朝拜。

這一場景實在是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王導本人也非常不好意思,連連表示拒絕。

可司馬睿卻覺得很平常,究竟是什麼,會導致司馬睿如此看重王導呢?竟然想要與其共治天下?

第一個原因:王導和司馬睿關系密切。

早在司馬睿還是瑯琊王的時候,就和王導關系很好。

八王之亂的時候,王導深為國家前程擔憂,常常和司馬睿深入交談。

兩人年紀相仿,司馬睿將王導視為知己,同時王導也經常給司馬睿出謀劃策,成為了他最重要的臂膀。

第二個原因:王氏兄弟首倡南渡計劃。

天下大亂之際,匈奴、羌族、氐族、鮮卑、羯族等五胡南下,擾亂中原。

眼看著北方即將保不住了,這個時候王曠、王導和王敦這三個堂兄弟,合夥建議司馬睿南下建立基業。

王曠,也就是王羲之他爹,他是王敦的堂弟,也是王導的堂兄,曾經擔任過丹陽太守,對南方的局勢比較清楚。

當時王導和王敦正躲在屋子裡商量著南渡的事情,王曠來了以後被人攔著不給進去。

他覺得有點兒奇怪,就找了個墻角挖了個洞偷聽到了他們的想法。

於是王曠立馬大聲呵斥道:你們打算謀反?我現在就去告官!

嚇得哥倆連忙把王曠請進去一同商議南下的事情。

在王氏兄弟的謀劃下,司馬睿南渡建立東晉王朝,要順利很多。

第三個原因:老王家在南渡以後,給予司馬睿的幫助太多了。

司馬睿是誰啊?他不過是瑯琊王司馬伷的孫子,而司馬伷隻是司馬懿眾多庶子中的一個。

壓根就不是西晉開國之君司馬炎這一脈的人。

因此司馬睿想要稱帝,其實困難重重,畢竟司馬炎有那麼多子嗣,再不濟從司馬昭的後裔中尋找也可以,憑什麼讓你司馬睿這個旁枝繼位呢?

這個時候老王家的作用可就大了去了,早年王敦就擔任了西晉的青州刺史,手握重兵,盛名在外,可他卻在眾人跟前,緊跟著司馬睿的步伐,顯然把自己當成了臣子一般。

王導等人對司馬睿也恭敬有禮,以此抬高司馬睿的地位,直接把司馬睿推向了皇帝的寶座。

有這三個原因,司馬睿對老王家的依賴就非常明顯了。

可以說,沒有王曠、王導、王敦等人的支持,司馬睿是無法在江南立足的。

一、老王家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瑯琊王氏,這在整個東晉王朝,都是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其地位完全不低於東晉皇室。

正所謂王與馬,共天下,指的就是瑯琊王氏和司馬家一同治理東晉天下。

那麼瑯琊王氏是怎麼興起的呢?

這事兒還要從臥冰求鯉的大孝子王祥身上說起,王祥是東漢、曹魏、西晉三個朝代的名人。

為了讓生病的老母親吃上一口鯉魚,他大冬天的趴在冰面上,打算用身體融化冰塊。

王祥的母親早逝,他爹立刻就娶了個繼母回來。

繼母生下的弟弟王覽以後,逐漸開始討厭王祥,不僅要責備他,還總讓他幹重活。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詢問王祥:繼母對你這麼差,你怎麼還如此盡心盡力地給她幹活呢?

王祥卻十分孝順地表示:繼母需要操勞的事情太多了,心情不好很正常,我應該多幫幫她才是。

王祥的孝順,立刻打動了鄉裡所有人,因此長大以後,王祥順利舉孝廉做了官,在他的影響下,弟弟王覽也成了一個十分孝順懂事的人。

王祥此後仕途十分順利,在西晉位列三公,活了足足85歲。

在王祥的帶領下,老王家開始走上昌盛之路。

其中王祥的弟弟王覽這一脈,出了一堆牛人。

王覽一共有6個兒子,分別是王裁、王基、王會、王正、王彥、王琛。

王裁有3個兒子,其中最牛的就是長子王導。

王導又生了6個兒子。

王基有2個兒子,其中最牛的便是王敦。

王會有1個兒子。

王正有3個兒子,其中最牛的便是王曠。

王曠後來又生下了書聖王羲之。

王彥無子。

王琛有2個兒子。

因此王覽光孫子就有11個,曾孫更是多達17人之多。

老王家可謂是枝繁葉茂,家族龐大,瞬間就成了瑯琊豪族中最牛的一個。

二、王導的地位有多重要?

提到老王家,就不得不提王導這個人。

但是我們仔細一看,王導是王敦、王曠、王導三個知名堂兄弟裡,年紀最小的一個,而且也遠比不上堂兄王敦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

可是大家必須要注意一點,王導是王覽的長房長孫,這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

王覽的長子是王裁,王裁的長子是王導,因此王導是以族長的地位,管理著王家。

就算王敦在外面混得再好,可到了家裡,他依舊要向族長堂弟王導行禮,這就是家族規矩。

除非你不想要這個家族了,可這在門閥林立的時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王導,字茂弘,光祿大夫覽之孫也。

父裁,鎮軍司馬。

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

年十四,陳留高士張公見而奇之,謂其從兄敦曰:『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晉書》

此外,王導在司馬睿集團中,始終充當著宰相的職權,甚至可以說,他有第一執政權。

司馬睿南遷以後,東晉王朝的執政策略,基本都是王導提出來的。

三、王導的執政理念是怎樣的?

既然王導是東晉王朝實際上的掌舵人,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執政的呢?實際上王導一輩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緩和矛盾。

東晉王朝剛剛建立,其實政局相當不穩,尤其是遠離建康的地區,未必就能在第一時間支持這個新建立的王朝。

為此王導的騷操作開始了。

首先,王導不斷招納北方士族到南方來,這幫人得了王導的好處,自然心甘情願和王導和睦相處,至少不會在王導反對的情況下,在南方鬧事。

其次,王導四處聯絡南方各大士族,給予他們一定的政策福利,讓他們向建康朝廷靠攏。

即使這些豪族不臣服於王導,至少也會在表面上臣服於東晉朝廷。

再者,王導努力平衡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之間的矛盾,同時團結了中下層的人士,以此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樣才能保住東晉王朝的穩定。

最後,王導提倡清靜無為地治國,簡單來說,就是對士族們的放縱,也就是說貴族犯了罪,常常因為地位高,而不被處罰。

這事兒挺不地道,但這也是王導為了維護自身家族利益和整個東晉集團的利益,所做出的無奈之舉。

由於這種大雜燴加和稀泥的管理手段,使得很多人都會在背地裡說王導是個老糊塗,其實王導也深知這一點。

但是他也明白,換個人來做這事兒,還是得這樣,否則集團就要崩盤。

四、王氏集團啥時候崩盤的?

盛極而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老王家也不例外,在王導、王敦時期,老王家幾乎達到了巔峰狀態,成為了東晉的實際掌舵人。

王敦晚年舉兵反叛,殺入建康,甚至嚇得司馬睿差點兒把皇位讓出來。

此後王敦之亂被司馬睿的兒子司馬紹平定了,老王家也就自此開始走下坡路了。

至於王導這邊,其實司馬睿早就與他心生嫌隙了。

沒有哪個皇帝天生就想做傀儡,尤其是開國之君,司馬睿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司馬睿在後期也開始搞事情:

第一,司馬睿啟用了不少江東以外的名人擔任高官。

比如說太尉荀組改任司徒,司空劉琨改任太尉。

這可都是很重要的職位。

第二,司馬睿啟用北方非王家的士族代表擔任高官。

比如說任用周顗為荊州刺史,可惜被人給趕回來的。

周顗字伯仁,後來被王敦殺害,王導感慨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第三,司馬睿開始重用江南士族。

隻可惜江南士族中,很少有武將世家。

因此沒幾個人願意跟著司馬睿對抗老王家的。

第四,司馬睿還打算重用宗室力量。

那可真的對不起了,八王之亂後,宗室成了皇族最為忌諱的一股力量,壓根就不可能成氣候。

司馬家和王家劍拔弩張,雖然司馬家處於下風,可王家不願撕破那層窗戶紙,這就間接地導致了王家後來的落敗。

司馬睿做了5年皇帝,47歲的時候,因為王敦之亂羞愧難當,含恨而終。

他的兒子司馬紹上臺以後,花了2年功夫平定了王敦之亂,誅滅了一堆老王家的子孫。

可問題是,王導是支持司馬家族的,而且他是老王家的族長,又是當朝宰輔,因此老王家被王導成功保全了下來,司馬紹也不好說什麼。

失去王敦的老王家,自此開始低調了起來,再也不像過去那麼囂張了。

27歲的司馬紹隻做了2年皇帝就去世了,他活著似乎就是為了平定王敦之亂。

此後司馬紹5歲的兒子司馬衍繼位,由於年紀太小,所以就由司馬衍的母親庾文君太後執政。

庾太後的哥哥庾亮也是個很兇猛的人,他力壓王氏一族,正式將庾氏一族帶向臺前,成為了東晉的新晉豪門。

老王家也因此逐漸衰敗下去了。

總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嗎?

老王家的盛世輝煌,伴隨著王敦、王導的逐漸去世,而落下了帷幕。

不過好在王氏一門子嗣眾多,因此並未斷絕。

在東晉中後期,王氏一門依舊活躍在朝堂一線,而且老王家在東晉出了8個皇後。

王羲之的孫女王神愛,就是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後。

老王家之所以能長盛不衰,主要是因為他們懂得一個道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籠子裡。

就現在來看,王家依舊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姓,人數大約在9千萬人左右。

參考資料:《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