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建立的晉朝,為何在歷史上的評價如此低?也不看他做了什麼。《網路歷史》

東晉時期,晉明帝司馬紹問溫嶠與王導,晉朝是如何統一天下的?王導就把當年司馬奪權的事跡說了一遍,說到司馬懿如何隱忍,如何從高平陵政變中奪取,如何誅滅曹爽及其親信三族五千多人,還說了司馬昭是如何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

晉明帝司馬紹聽了之後,用手蒙著臉伏坐在床上說道:如果真如您說得那樣,晉朝的天下又怎麼能長久呢?

從司馬紹的話來看,他認為晉朝奪取天下的手段太過狠毒,會導致晉朝的國祚不會長久,當時的東晉已經偏安長江以南,隻能算半壁江山了,作為後世子孫,司馬紹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是不孝的,但是沒有祖宗的作為,哪來的晉朝呢?

司馬紹與王導

從國家的長治久安來說,很明顯就連司馬氏的後世子孫也認為他們的祖先做的有點過,作為歷史上的大一統朝代,晉朝在所有大一統朝代中評價算是最低的,因為晉朝給百姓和民族帶來兩個重大災難:

1、丟掉了華夏一直統治的核心地區-中原

自從華夏有歷史以南,其統治核心地區一直在中原地區,也就是長江-秦嶺以北,大漠以南,東海以西,隴右以東的廣大地區,從黃帝開始,經堯、舜、禹、夏、商、周,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再經兩漢到三國,幾乎所有統治集團的核心都是在中原地區。

但是晉朝這個大一統朝代居然把中原地區給弄丟了,其統治集團隻能衣冠南渡到長江以南地區建立偏安一隅的政權,時間長達數百年,直到隋朝,華夏民族才再次收復中原,晉朝是第一個丟掉中原的政權,也是第一個偏安長江以南的漢人正統政權。

五胡入華

這一事件的意義非常重大,以華夏的文化來看,占據中原才算正統,從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開始,就把打擊蠻夷作為華夏頭等重要的大事,即使在戰國最混亂黑暗的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仍然把蠻夷擋在了華夏之外。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不僅僅是開疆拓土,更是驅逐蠻夷,穩定華夏的壯舉,漢擊匈奴,用上百年的國力阻擊外敵,即使是三國鼎立的時期,外族依然難以進入中原一步,被魏、蜀、吳三家擋在中原之外。

而作為大一統的晉朝,居然丟了中原,讓華夏為之痛惜。

2、造成歷史上難以彌補的漢人被屠殺事件

西晉時期,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族殺進了中原,不僅僅滅亡了西晉,給整個北方帶來了一片腥風血雨,永嘉之亂,都城洛陽被攻破,晉懷帝司馬熾被俘虜,晉軍主力被滅,漢趙軍隊攻入洛陽,大肆燒殺搶掠,晉朝大臣、皇族、百姓、軍隊被殺數十萬人,整個西晉境內被一番搶掠,無數漢人被殺。

晉朝把中原丟了

幾年以後,長安城也被攻破,西晉末代晉愍帝司馬鄴被俘虜,一年以後司馬鄴也被毒殺,漢趙政權控制了大半個中原,掀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在長達百年的亂世中,北方漢人因為戰爭、饑餓、瘟疫等各種原因死亡人數高達一千多萬,幾近滅族,這是整個華夏族的災難,這是中原第一次被胡人攻破並殺戮,這是一種巨大的恥辱,華夏千餘年形成的各種優勢瞬間被擊破,也難怪晉朝作為大一統朝代在歷史上的評價最低了。

再來看看司馬氏在奪權及建立政權前後的各種作為,看看司馬氏做了哪些事,也能明白為何晉朝的評價如此之低了。

一、司馬懿大搞肉體消滅,惡化政治生態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上臺,擊敗了曹爽,取得了魏朝的軍政大權,雖然說政治鬥爭是殘酷的,但是司馬懿基本的信用也不講,答應給曹爽富貴卻沒給,這也沒什麼,但是司馬懿卻為了消除競爭對手大搞肉體消滅,惡化了華夏的政治生態。

北方漢人慘遭殺害

司馬懿把曹爽及其親信三族合計五千多人全部誅殺,從夏朝到晉朝以來,這次的殺戮行為是政治鬥爭中殺人最多的一次了,自漢武帝一朝確定了獨尊儒術以來,在政治鬥爭中打擊對手就沒有這麼殘酷的行為。

隻需要殺掉帶頭的幾個人,把其家族主要成員流放就行了,其他人也形不成威脅,何必趕盡殺絕,但司馬懿的做法就是殺,把所有人全殺了,作為家傳幾百年的世家大族,司馬懿的做法是震驚的,他開了一個錯誤的頭,大搞肉體消滅,所以在晉朝滅亡之際,他的子孫也被其他人以同樣的方法對待,無論是西晉還是東晉,其皇族成員也是被後來漢趙和劉宋政權殺的差不多了,這可能是因果報應。

司馬懿政變奪取,殘殺政敵

二、司馬昭弒君

在封建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是精神支柱,也是天下共主,哪怕是傀儡皇帝,也是不能輕易殺的,會引發天下人的唾棄,作為權臣,可以取代傀儡皇帝,也可以迫使傀儡皇帝禪讓帝位,但是弒君就會留下惡名,而且長時間難以消除。

從秦朝到晉朝,除了趙高弒君以及亂世之中自立的皇帝被殺之外,正常的朝代更替一般是不會殺君主的,比如曹魏代漢,善待了漢獻帝,形成了正常的朝代交替,如果殺了皇帝,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反對,包括前朝舊臣及百姓的反對,甚至對於朝代更替還會產生副作用。

但是司馬昭在位期間,卻指使手下人殺死了曹魏皇帝曹髦,甚至還有一句名言流傳千古,這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話成為了後世歷朝歷代權臣篡位的象征,成為一個典故,這當然是一個負面的評語,也讓司馬氏在歷史上的形象黑化,更讓晉朝成為歷史上大一統朝代中評價最差的。

司馬昭弒君

三、司馬炎執行了錯誤的民族政策與政治制度

司馬炎在所有開國皇帝之中,能力是倒數的,至少犯了三個錯誤:

1、錯誤的民族政策

西晉時期,胡人不斷內遷,同時在邊境地區,不斷有胡人起兵反叛西晉王朝,比如河西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在涼州地區引發的叛亂,西晉用了十年才徹底剿滅,在這種情況下,早就有人看出危險,並指出會對西晉王朝形成巨大的威脅,大臣郭欽就此事曾向朝廷上書,提出不解決胡人內遷問題,會引發巨大的危險,但是晉武帝司馬炎並沒有解決辦法。

不僅沒有解決辦法,而且西晉對胡人實行的是壓迫的民族政策,各地官吏、世家大族欺壓胡人,把他們視為奴仆,產生了嚴重的民族矛盾,以至於後來胡人產生了嚴重的報復心理,等到八王之亂後,胡人開始攻打西晉,直到滅亡了西晉,這個隱患就是從司馬炎時代就留下來的,作為開國之君,司馬炎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司馬炎面對五胡內遷沒有任何辦法

2、錯誤的政治制度

司馬炎在位時雖然滅亡了東吳,統一了天下,但多半是順勢而為,他雖然表現出節儉的樣子,在朝堂之上當眾燒毀了大臣送給他的奇裝異服,以示節儉,但這不過是做秀而已,作為開國之君,司馬炎的後宮中有上萬嬪妃,而且允許手下大臣鬥富,西晉有名的石崇與王愷爭豪,就是在司馬炎眼皮底下發生的事,司馬炎還在其中支持自己的母舅王愷,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說的就是西晉了。

然而司馬炎最錯誤的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本來在漢朝就用推恩令徹底解決了,但是司馬炎又把分封制用起來了,而且是大肆分封,分封了57個王和500多個侯,要知道西漢開國之初隻封了7個異姓王和143個列侯,西晉的分封數量是西漢的數倍,分封這麼多王侯,對於國家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這種爵位是世襲的,國家需要額外拿出大量的財富來養著這些王侯。

司馬炎搞分封制禍國殃民

如果僅僅是花錢也就算了,西晉分封的諸侯王還有兵權,司馬炎分封司馬氏皇族為王,並讓他們掌控部分兵權,每個諸侯王手中的兵權從1500~5000人不等,最為奇怪的是,西晉的州郡縣反而是沒有兵權,一般的州郡縣由於沒有兵權,連個治安也維持不了,百姓更加依靠世家大族來存活,整個社會資源無限傾向於世家大族。

這種分封制就是動亂的根源,夏商周及西漢的經驗和教訓都不能讓司馬炎明白,他還做出如此錯誤的分封制,也是引發八王之亂的根源,其中主要的責任人就是司馬炎

3、錯誤的接班人

司馬炎在臨死前立司馬衷為繼承人,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沒有能力的皇帝,如果僅僅是皇帝昏庸,那也罷了,司馬衷壓根就不是正常人,沒有理政能力,這樣的人都能被扶上帝位,一定會導致皇權流失,引發了無數的野心家來窺視最高權力,包括楊駿、賈南風以及司馬諸王們,他們為了權力,進行了長達16年的混戰,把西晉王朝的實力全部消耗完,然後胡人就入侵了。

司馬炎找了個非正常人的兒子當接班人

這都是司馬炎種的因結出的果,責任人就是司馬炎,如此錯誤的繼承人選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四、司馬氏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司馬諸王勾結朝廷權貴進行的一場爭奪最高權力的混戰,這場混戰的起因是賈南風因為野心而參政,然後勾結外地的司馬諸王,因為西晉除了朝廷的軍隊,就隻有司馬諸王有兵權了,在朝廷癱瘓之時,司馬諸王你方唱罷,我方登臺,如走馬觀花一般一個接替一個進入政治中心,然後又一個接一個被後來者所滅亡。

八王之亂

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鬥爭,長達16年的內亂中,消耗了司馬諸王的實力,同時也消耗整個西晉王朝的實力,戰爭也把胡人引入其中,建立漢趙政權的劉淵曾是成都王司馬穎的手下,後來自立為單於,他的政權滅亡了西晉,而八王之亂就是導火索,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西晉的內亂,包括政治制度的錯誤、繼承人的錯誤、野心家的篡權等諸多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的災難,直接造成了朝代的滅亡,也難怪晉朝的評價會如此之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