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冉閔為什麼能在羯族占統治地位的後趙控制軍事大權?《網路歷史》

太寧元年《349年》,石閔《冉閔》控制了後趙的軍事大權,為其取代後趙和頒佈『殺胡令』奠定了基礎。

有意思的是,冉閔早在暴君石虎在位時期就已經是後趙大將了,而後趙是羯族占統治地位的政權。

既然如此,漢族冉閔為什麼能在羯族占統治地位的後趙控制軍事大權呢?

雖然後世將匈奴、鮮卑、羯、氐、羌並稱為『五胡』,但羯族與『五胡』的另外四個民族有很大不同。

根據史料記載和學者研究,主流觀點認為羯族來自於西域民族。

匈奴控制西域的時候,一部分西域民族被吸納入匈奴政權之內,成為匈奴族的分支部落,逐漸演變為後來的羯族。

東漢時期,南匈奴內遷中原,羯族也跟隨南匈奴一起內遷。

因為羯族在內遷之前都是匈奴的分支《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所以內遷的羯族還不是一個成形的民族。

當時的中原人也不是很清楚匈奴和羯族的區別,史料中就有將匈奴族稱為『羯』或將羯族稱為『匈奴』的記載。

南匈奴內遷後開始漢化,匈奴原有的民族形態和政權體系在漢末三國時期逐漸瓦解。

作為盟主的匈奴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作為附庸的羯族了。

羯族的部落體系和民族形態在三國時期幾乎瓦解《石勒就出身於農奴》,再加上人數較少,導致羯族很難依靠本民族建立割據政權。

正因如此,羯族在『亂華』時不得不拉攏其他民族。

比如在最早跟隨石勒起兵的『十八騎《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鷹、桃豹、逯明、郭敖、劉征、劉寶、張噎仆、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就有羯、匈奴、烏桓、鮮卑、漢族、月氏乃至天竺。

等到立國後,後趙的統治核心集團主要有四個:以石虎為代表的宗室和胡人元老、以張賓為代表的漢族士人、以李農為代表的漢族流民、以苻洪和姚弋仲為代表的氐羌部落。

後趙主要軍事力量被宗室和元老、漢族流民和氐羌部落控制,後趙的大將幾乎都是這三大集團出身。

冉閔是石虎的養孫,再加上尚未完全成型的羯族對異族血統的排斥程度不是特別高。

冉閔被視為後趙宗室旁支,而後趙宗室又是後趙軍隊的主要力量。

於是冉閔很年輕的時候就獲得了統兵打仗的機會,在昌黎之戰中一戰成名。

此後在與東晉的戰爭中,冉閔的戰功越來越多。

隨著戰功越來越多,冉閔的威望也就越來越高《威聲彌振,胡夏宿將莫不憚之》。

再加上冉閔算是後趙宗室和石虎對軍隊的控制力逐漸下降,冉閔就取代石虎而成為後趙宗室的軍方代表。

石虎死後,冉閔通過廢立皇帝獲得了『都督中外諸軍事』的權力,還與李農結成了聯盟。

通過『都督中外諸軍事』和與李農的結盟,冉閔控制了宗室元老和漢族流民兩大集團的軍事力量,以苻洪和姚弋仲為代表的氐羌部落又在石虎死後不久脫離了後趙。

於是冉閔就在石虎死後幾個月內控制了羯族占統治地位的後趙軍事大權,為其取代後趙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