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禮物的孔林楷木《黃連木》
黎雲昆/文
孔林楷木可以制杖,可以制笏板、筆者已另文描述。
孔林楷木也可以制棋枰,敲之聲甚響而不裂,故宜棋也;可以制枕,孔子是聖人,聖人無夢,故以孔林楷木制枕,可以高枕無憂;其木多癭瘤,可以制高檔工藝品。
孔林楷木還可以生菌,其嫩芽可以代茶,曬幹後可以做菜;孔林楷木所結之種子又可以榨油,可點燈、可食用。
正因為孔林楷木有那麼多的用途,所以地方官吏及孔氏族人伐木制器以贈他人,地方百姓則對孔林楷木各取所需。
孔林中楷木資源日漸匱乏。
不過,清朝時便有明白人在考慮孔林楷木的種植問題了。
清初曾任太子太保、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職的魏裔介在其所著《兼濟堂文集》中收錄了他的一文《與孔聖裔書》,文中寫道:『恭惟老先生臺臺洙泗,淵源古今文獻。
某潛心篤志,仰止有年。
何日不東望瞻依,思一覩宮墻之為快乎?
詞林霽庵,家學甚深,克纘箕裘。
樗朽偶於暗中摸索得之。
豈敢言九方臯之識,而令族孫自是青雲偉器也。
承恵楷木,此聖林嘉樹,海內楷模,某之求此,非但為樹也,亦庶幾覩樹思林,因林思聖,而衍聖教於一脈耳。
魯趙六百裡,儼若同堂也,可勝感謝。
至於喜髙躁而忌卑濕,與梧桐同其性情,又賜真種子一包,從茲軿山槐水之間,莫非嘉防之所,廣被流傳後世,足為美談,種植之法並求園叟口傳,秋冬之交,尚容耑役往領,若杖履登堂則俟之他年耳』
魏裔介以朝廷大員的身份舉薦孔府族人孔霽庵入翰林院。
其後,當時的衍聖公為報答他的舉薦,將孔林楷木樹苗並贈種子一包送給他。
此文系魏裔介收到禮物後致衍聖公的答謝信。
魏裔介舉薦孔霽庵事發生在康熙九年《1670年》。
轉年,也就是康熙十年《1671年》,魏裔介致仕還鄉務農。
他『家居十六年,躬課稼穡,循行阡陌,人不知其為故相也』《《清史稿》》。
看得出來,衍聖公所送的樹苗和種子,是魏裔介主動要的。
為了在家鄉能夠種植孔林的楷木,魏裔介還專門向園丁仔細了解了楷木的習性,他帶回去的樹苗和種子肯定會派上用場。
魏裔介是直隸柏鄉《今邢臺市柏鄉縣》人,他的家鄉屬趙地,曲阜屬魯國,他認為『魯趙六百裡,儼若同堂也』既然曲阜孔林能長楷木,他的家鄉也一定能長。
魏裔介將孔林楷木引種至家鄉的目的是為了『覩樹思林,因林思聖』。
魏裔介入仕在清初,身為朝廷重臣,內贊政典,外籌軍務,皆中機要。
其在國計、民生、吏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舉薦的孔霽庵,名興釪,後官至禦史、陜西潼南道。
據《陜西通志》載:『孔興釪,曲阜人,康熙庚戌進士。
十九年,任潼商道。
甫下車即赴畧陽,督造運艘運糧陽平關,調度得宜,不勞民而事集。
歲大饑,興釪罄囊糴粟,計口散賑,全活甚夥。
潼民多叢奸健訟,興釪廉得之,立寘於法,葺學宮,建義學註釋』
由此看來,魏裔介沒有推薦錯人。
自魏裔介舉薦孔霽庵之後,有清一代,孔子後裔才學卓著者,得以直接入翰林院。
隻是不知道,今日的柏鄉是否還保有當年魏裔介種植的孔林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