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下至庶民百姓,上至達官顯貴,大家皆贊同『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究其根本,學而優則仕,一旦金榜題名後,便可人前顯貴、從此平步青雲。
尤其在封建時期,又以考中狀元為大多數學子的人生目標,於是流傳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民間俗話。
古人皆認為考中狀元後就能當大官、光宗耀祖。
翻看相關歷史典籍,若學子真的金榜題名,考中狀元後,就能躋身官宦,甚至獲得某些『特權』嗎?
封建時期,統治者們想要選拔出優秀人才,無外乎三種途徑。
首當其沖就是源於先秦時期的舉薦制;戰國末年的察舉制,其次就是興盛於隋唐時期的科舉制。
舉薦制和察舉制,單從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
春秋與戰國時期,不少有學問的俊才四處毛遂自薦,比如孔老夫子就帶著一幫弟子們周遊列國,宣傳儒家文化。
察舉制,類似於如今的『內推』。
科舉制就是大家熟悉的科舉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程序較為繁瑣,每三年,各地會舉行一次鄉試,又被稱為『秋闈』。
鄉試之前,各州縣會舉辦『院試』,挑選一批精通筆墨、品行端正的學子參加鄉試。
每個地區的錄取率都不同,經濟基礎較為繁榮,文風盛行的大省錄取率自然就高一些。
西北、西南等經濟凋敝的地區錄取率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通過鄉試考核後,學子們要去參加『會試』,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俗稱準進士。
由於會試一般是在鄉試過後的來年春天舉行,又被稱之為『春闈』。
通過會試考核後,學子們自動成為貢士,可以參加殿試了。
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考核,一甲三等分為狀元、榜眼、探花,還有二甲賜進士及第,三甲同進士……
那古代科舉的錄取率到底有多低呢?
據統計,自唐朝初年開設科舉,至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近1300年的歷史中,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
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隻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
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大概為777人。
清朝國祚267年,共舉行112次會試,進士人數約27,000人,平均每年隻錄取100多人。
一級甲等,二等、三等錄取人數更低,每科絕不會超過30人。
如此令人發指的低錄取率,難怪范進中舉後那瘋癲的樣子了。
高風險,高回報。
既然古代科舉錄取率這麼低,冠絕這些知識分子之首的狀元,想來待遇必定惹人艷羨。
古裝劇裡經常有『榜下捉婿』的橋段,考中了狀元無異於成為人生贏家。
一手握金錢,一手抱美人。
殿試結束後的不管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都可入朝做官。
三甲《同進士》大多直接進入翰林院成為後備人才,等著遞補做官。
二甲進士自由選擇是否留在京城翰林院,還是選擇去地方做官。
一甲三人則另有安排,狀元任翰林院修撰。
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編修,官階相當於6~7品。
翰林院主要職責為朝廷選拔人才,培養優秀官員、起草文書,離天子很近。
一甲三人其地位、待遇和今後發展前景,與二甲、三甲的進士們不可同日而語。
《清史稿·選舉三》:『一甲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進士授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有差』
咱們暫且不討論二甲、三甲,單單就論狀元郎是不是一輩子隻能擔任翰林院修撰?
更通俗點來說,翰林院是個『清水衙門』,就算離皇帝比較近,可沒有那些『肥缺』來得更加實在。
大家要清楚這一點,修撰雖為閑職,卻是朝廷重點培養的儲備幹部。
舉個不恰當例子,狀元、榜眼與如今的軍校畢業生一樣,一旦下連隊是有正式官職與軍銜的。
翰林院的『實習期』滿後《一般為5~6年》,或留在朝中歷經侍讀、侍講等升遷分發六部《兵部、禮部等等》、進入內閣;又或者外放地方,歷經知縣、知府、總督,有朝一日升遷成為一方大佬,繼而獨當一面。
或許有人會說了:三甲的同進士一樣可以外派做官,好不容易得到皇帝賞識成為狀元,難道還和三甲的待遇一樣嗎?
大家應該聽過這麼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與之類推,古代狀元雖然與三甲進士看上去待遇一樣,但都是等著遞補當官。
好比現如今不少知名大公司招聘新員工的最低門檻都是985或者211畢業,若求職者有其他特長肯定會額外加分。
再說得更簡單點,清華、北大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們,往往在求職的過程中,學歷會比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更具有優勢。
狀元乃皇上欽點,起步標準就與三甲進士差之千裡。
一個狀元與一個進士同時外派做官,在各自不出現重大失誤的前提下,狀元的升遷速度肯定會比進士更快。
這就好比我們是HR的話,肯定會優先錄取好學校、學歷高、履歷豐富的畢業生。
升遷速度快、被別人高看一眼,這就是中狀元後最大的『特權』。
再用兩個具體的例子來給大家介紹下狀元與進士的升遷速度。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江蘇金壇人於敏中考中『一甲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於敏中升為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讀。
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五年,於敏中任提督學政。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升為正二品兵部侍郎。
同樣是在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慶人周煌以二甲第四十六名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任散館授編修;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擔任山東鄉試副考官。
乾隆七年至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周煌輾轉各地擔任監考官;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任雲南按察使司副使,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遷升右春坊右中允。
注意,至乾隆十九年時,於敏中已經升任正二品的兵部侍郎,而周煌還隻是小小的正六品右春坊右中允。
這還不算完,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周煌奉乾隆之命,前往琉球國冊封,出海考察兩年有餘。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周煌升侍講學士。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任福建鄉試正考官。
兜兜轉轉至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周煌才任兵部侍郎。
大家看到了吧,兩位同一年得中功名的舉人,於敏中耗時17年當上兵部侍郎,而周煌卻花了30年的時間才勉強趕上狀元於敏中。
另外,周煌未擔任兵部侍郎之前,不僅輾轉各地擔任監考官,還要出海考察數年有餘。
與於敏中一路順風順水相比,周煌完全能用『歷經波折』來形容自己的仕途。
周煌跟於敏中二人的升遷速度,特別真實地反映了狀元與進士擁有的『特權』。
進士是剛剛摸到了做官的門檻,若今後想出人頭地,凡事都得親力親為,千萬出不得差錯。
狀元隻需老老實實做學問,外派當官,十幾年後高低混個正二品的大官,然後舒舒服服告老還鄉。
也就是說,古代學生考上狀元之後,馬上就能擔任正六品的翰林院修撰,這是進士需要努力數年才能達到的品級。
縱觀歷史,既有於敏中這種叱吒宦海的佼佼者,也有苦盡甘來的周煌,更有鬱鬱不得志的狀元。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的狀元馬世俊,至死就當了個翰林院侍讀》
至於狀元有什麼『特權』,大家看看於敏中和周煌的例子就會一目了然。
『特權』正如每年的高考一樣,考試成績的好壞隻能代表以前的努力和付出。
能不能有所成就、能不能出人頭地,皆取決你以後的表現。
參考文獻:《清朝狀元列表》《清史稿·選舉三》《清史稿·於敏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