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同志一家和南通!小叔曾到過啟東工作。《網路歷史》

1926年,江同志生於江蘇揚州田家巷一個書香滿室的人家。

5個子女中他排行第三,其名『澤民』取孔子『惠澤蒼生』之意。

江同志的家雖祖籍揚州,後居揚州東關街田家巷,但其祖父、父親、嗣父、小叔均在南通任職、做事或學習、工作過。

江同志的祖父江石溪,原名紹嶽,字江漢,1870年生,世居江都仙女鎮仙女廟河南,自幼聰穎好學,精通醫術,對詩詞很有研究,是位多才多藝的文人。

民國4年《1915年》,江家從仙女鎮遷至揚州東關街田家巷。

同年,他受聘於南通大達內河輪船公司當協理,他到南通後,對張謇發展農業生產的計劃非常欣賞,曾參與一系列墾牧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老先生對南通的交通和農業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石溪先生1933年病逝於揚州。

江同志的父親叫江世俊,字冠千,排行老大,1895年生,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在揚州中學讀書時,同學稱他為『革新家』,因他喜歡對學校文告、刊物評頭論足。

後來他到南通通明電氣公司任職,也曾在大達輪船公司做事。

世俊有五個子女,江同志排行老三。

後世俊的六弟上青無子,僅有兩個女兒,因而江同志承嗣江上青,世俊於1973年去世。

江同志曾經在《中國電機工業發展史——百年回顧與展望》作序時寫到:『我1947年從上海交大電機工程系畢業。

我念電機系,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受到家父的影響。

我父親曾多年任職於張謇創辦的南通通明電氣工程公司,是一位電機工程師。

我小的時候,家裡電器壞了,從電燈開關到電風扇,都是父親自己動手修,而且往往手到病除……』

江同志的六叔江上青即他嗣父,名江世侯,擅長詩文。

石溪先生對他寄予厚望,改名江上青。

上青到南通中學就讀,和同班同學顧民元很要好。

當時顧民元是南通城共產主義青年團負責人、共產黨員。

1927年7月,上青讀高中時,顧民元介紹他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後考入上海藝術大學中文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後轉戰皖東北,開辟革命根據地。

1939年犧牲時年僅28歲。

江同志的小叔江世伯,又名樹峰,字達臣,通英、俄、法多國文字,長期從事教育工作。

1940年冬新四軍東進後,顧民元擔任啟東縣縣長,樹峰隨其到啟東工作

後民元被頑軍俘虜,樹峰去掘港,任《東南晨報》經理《主編為南通的徐銘廷》。

1941年冬末,樹峰又調蘇中四專署任文教科長,並和西亭人李俊民等成立了文化協會。

1942年春,樹峰又任海啟行署文教科長

1943年日偽開始『清鄉』,樹峰轉入海復鎮的通師僑校擔任語文教師一年餘

他稱顧民元的父親怡生為怡生伯。

樹峰在南通抗日根據地工作了五年左右,對南通的文教事業作過很大貢獻。

1950年,他隨蘇北區黨委湯池等來南通宣傳抗美援朝。

樹峰於1993年病逝於北京,終年80歲。

江同志本人對南通也很關心。

1989年中共南通市委黨史工委和啟東市黨史辦合編一本顧民元文集,書名稱《天光常照浪之花》。

同年6月,江同志專門為該書題了詩。

詩曰:『春翁講述曾親近,俊老詩篇我讀之,今日元公遺著印,緬懷寫讀出刊時』江同志把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先後由於在春《即春翁》、李俊民《即俊老》、顧民元《即元公》等人編輯出版的《寫作與閱讀》雜志的人物都提上了,唯獨謙虛的沒有提及參與雜志編輯的江上青和江樹峰。

當時《寫作與閱讀》月刊在全國語文界有很好的影響,江同志也緬懷著。

江同志幼年與親人在南通市柳家巷15號居住過

據張謇嫡孫張緒武先生回憶,江同志曾多次談到江家與張家的往事,高度肯定張謇在歷史上的重要貢獻。

在一次中央邀請民主黨派領導和民主人士共賀春節的宴會上,向與會者談起張謇的有關情況時曾說:『張謇是前清狀元,後轉向共和,任孫中山臨時政府實業部長,了不起,他辦了許多工廠、學校,為後人留下很多有益事業』

2003年春,南通紀念張謇誕生150周年,江同志為張緒武先生主編的畫冊《張謇》題名,並題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還通過張緒武先生向張謇紀念館轉贈江石溪的照片。

2011年初,張緒武先生寫信給江同志,懇請他為『張謇紀念館』題寫館名。

江同志極為重視,不僅欣然答應,還親自給張緒武先生寫了回信。

信中說:『我們整個家庭與南通十分有緣,祖父石溪翁曾受張謇老派遣擔任大達內河輪船公司襄理。

1927年為逃避孫傳芳兵反,舉家逃到南通,五叔、六叔、七叔及大哥搬到南通後,全部住在父母家。

我每次來南通,都曾去舊居探望。

』表明了他的一家與南通、與張謇先生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根據《南通縣文史資料》第十二輯《江總書記和南通》《作者陸伯生》等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