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該讀點歷史,經常讀歷史的人做事擁有多大局觀,能明辨大是大非,考慮問題時站得位置更高,更理智進步愛國,對社會發展自然有益處。
從個人角度出發,除了增加歷史知識外,還有在歷史中感受到朝代更換的破碎局面,以及失去江山的無力感,這種社會變遷引起的變化和個人瑣事比較起來,會覺得不值一提。
讀到英雄豪傑為國捐軀,文人不顧生死勇於進諫,無不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止止是權力和金錢。
說起讀歷史,《資治通鑒》必不可少。
但有些年齡小或者不喜歡看文言文的朋友,讀起來會感到吃力,因此一直拖著。
熊逸版本的《資治通鑒》非常好讀,書中不僅有史料的描述和記載,還有作者別出心裁的觀點,讀起來頗為有趣。
再進行這項大工程之前,熊逸以嚴謹的態度進行寫作。
首先,他會追本溯源,評估各項信息來源的真實性,若是遇到有待考證的地方,他會深究清楚是何原因。
其次,他搜集了能找到的所有素材,去掉最不可能的,剩下的素材確定在一個范圍內,等待新材料出現後,以後繼續做研究。
最重要的是,他動筆時在古代和現在來回穿梭,寫歷史時以古代人的背景和思維去考慮,輸出觀點以現代人的方式研究古代的經濟、制度、文化。
在秦太後和呂不韋的內容裡,呂不韋擔心嬴政知道他整日和秦太後混在一起,於是送上嫪毐討秦太後歡心,他好全身而退。
沒想到嫪毐深得秦太後的喜歡,甚至還為其生下了兩個兒子。
歷史上都批評秦太後荒唐,一個不喜權力的女人,每天在後宮逍遙,最後還坑了兒子一把。
在古代,女子無條件寫書,男人都是從我角度和理解來描述女人,因此作者從秦太後角度出發,假如給秦太後一個申辯的機會,她到底是如何想的呢?
一個不用爭寵,不喜歡權力鬥爭的女人,待在無聊的後宮,隻有初戀情人陪她解解悶,可是有一天心愛之人突然變心,還呈現了另外一個男人送給她。
她鬱悶生氣,深愛之人為了保命拋下了多年的感情,她故意接下嫪毐隻為試探和賭氣。
如此解釋,一個無辜可憐的戀愛腦躍然紙上。
除了加入自己的觀點外,作者也不局限於《資治通鑒》本身,比如呂不韋是如何倒臺的,在《資治通鑒》中提及嫪毐的事殃及到呂不韋,但不曾提到呂不韋在秦國積攢的文化事業,即使沒有秦太後和嫪毐的荒唐事,嬴政也不會放過呂不韋。
呂不韋在秦國花重金招賢納士,聚集三千多位名客,還出臺了治國的基本綱領。
如此發展下去,日後怕是會架空嬴政。
且倆人觀點多次不同,嬴政除掉呂不韋,是遲早的事。
作者非常大膽,敢於指出經典巨著不合適的地方,比如《資治通鑒》寫到張儀,史料信息有存疑地方。
作者猜測,司馬光本身是一位政治家,寫歷史時自然政治家的身份壓倒了歷史家。
為何張儀背信棄義卻混得風生水起?
書中經典解釋:把罪責推到社會身上,不是道德失效了,而是社會變壞了。
每個年輕人都夢想改變世界,到了中年開始學會去適應世界。
如王小波所說: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
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而身處漂泊不定的亂世當中,想要贏得一番事業難上加難,順應社會的變化往往吃得更香。
儼然在當時分為了兩派:要麼改變自己,方法是社會怎麼壞,自己就怎麼壞,只要適應壞世界的規則,就能如魚得水;要麼改變社會,把當下社會改造成古老的好社會。
很明顯,蘇秦和張儀選擇適應社會,遊走在各國之間遊刃有餘。
但如果所有人都如蘇秦和張儀這般,那世界就會壞下去。
假如隻有這樣才能站穩假根的話,不少人會紛紛效仿,由此社會變得岌岌可危。
君子不管在何時,都嚴於律己,小人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君子則堅守道德準則。
正因為君子居安思危、善言善行,給後代的我們起到正衣冠的作用。
不少學者都建議要多讀歷史,以史觀成敗、鑒得失、明是非、知興替。
可把《資治通鑒》作為沈邊書,熊逸版本的《資治通鑒》讀起來不費勁,講述歷史客觀理性,運用現在學科的知識分析歷史事件,非常有趣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