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迷人眼』!北宋東京城到底有多繁華?《網路歷史》

近日,北宋州橋重見天日,河道兩側巨幅石雕祥瑞壁畫完美印證了《東京夢華錄》中『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雲之狀』的記載。

州橋石壁見證了北宋石雕藝術的輝煌燦爛,遺跡與文字千年後的重逢更是古今之間的浪漫奇遇。

由小見大,州橋石壁還是北宋東京城發達的水系交通和運河經濟的代表。

運河州橋為何成為東京的經濟命脈?

古代人也有豐富的夜市生活嗎?

澎湃問吧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申,聊聊宋代繁華經濟與運作機制。

點擊圖片進行提問

北宋東京城有多繁華

@Magic Waltz:

請問考古專家現在能推斷出北宋東京汴梁的人口和面積嗎?

王申:

學界對於宋代開封城的考古清理工作較為成熟,取得了大量成果。

北宋開封城共有宮城、內城和外城三重城墻。

實測外城墻東墻約7.66千米,西墻約7.59千米,南墻約6.99千米,北墻約6.94千米,總面積約為53平方公裡。

至於人口則無法有如此精確的計算。

目前研究者多隻能以宋人留下來的戶數數據、禁軍編制數據和其他描述性記載為基礎推斷。

其中最重要的數據即天禧五年《1021》開封城內外居民戶數,幸運地被保留了下來。

由於當時城市發展、人口眾多,一些開封城市居民從城墻內『溢出』而居住在城墻之外,學者們一般把這些人也看作為城居者。

北宋開封的人口數超過100萬,北宋末年約為120萬。

當然各個學者的估算結果有一定差異。

@Frajka:

汴京、汴梁、東京都是指同一個地方嗎?

為什麼當時對都城有這麼多不同的稱謂呢?

王申:

是的,都是指同一個地方。

北宋都城的『東京』稱謂是從五代沿襲下來的,與西京洛陽相對。

北宋有四個行政地位高於其他城市的『京』,除了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外,還有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

其中應天府是趙匡胤任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所領之宋州,可謂龍興之地。

汴京的用法和東京類似。

開封曾被稱為汴州,簡稱汴。

王朝定都於此,人們便時常稱其為汴京或汴都。

汴梁則是開封不同稱呼的結合品。

戰國時,魏惠王將國都遷到開封,定名『大梁』。

汴梁一詞,恐怕是從大梁、汴州、汴京等名稱中各取一字形成的。

開封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擁有不少歷史名稱很正常。

人們在日常的溝通交流中,使用傳統古雅、『高大上』的名稱比較常見。

與此類似,古人還很喜歡用古名詞來指代官名。

這就造成了宋人用多種名稱來指代都城的歷史現象。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北宋版《清明上河圖》《局部》

運河為何成為經濟命脈

@薄荷蛋殼:

可否聊聊開封市州橋及汴河遺址考古成果?

出土的石雕壁畫到底有多特別,上面主要描繪了什麼圖案?

王申:

本次考古工作發現的石雕壁畫,位於州橋東側汴河河道兩岸,總長約30米,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北宋時期體量最大的石刻。

據相關新聞報道整理稱,石壁雕刻有海馬、仙鶴、祥雲等圖案,一匹海馬、兩隻仙鶴為一組,目前兩岸各發現三組。

石雕壁畫的出土印證了《東京夢華錄》中關於州橋『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雲之狀』的記載。

換言之,這是一次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的互證,且藝術價值頗高。

另外,考古工作者還清理了宋代至明代的州橋與河堤石壁,為我們研究州橋一帶城市佈局和建築的歷史演變提供了重要資料。

開封州橋發現的北宋石雕壁畫

@sangenhaomao:

可否聊一下宋朝和運河的關系?

王申:

這個問題可以從南北兩宋分別看。

北宋利用運河吸納東南地區的財政資源供給國都開封使用。

東南地區每年運送給開封的漕糧數量高達600萬石,其餘的物資還有不少。

這些資源大多供皇室和駐紮在開封的軍隊消費。

還有一些則以開封為轉運節點,輸送到『吃物資』的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以供軍事開銷。

可以說,北宋國家的財政命脈就是運河。

此外有學者估算了東南地區至開封的運河運力,發現運河在財政供應之外,已沒有太多剩餘運力供民間貿易運輸航行。

至於南宋,由於大半國土丟失,大運河的北部都屬於金朝,宋廷主要依靠的是大運河自杭州往北到淮河方向的那一部分和浙東運河。

尤其是後期,宋廷在蘇州等地設置了不少倉庫儲存糧食供應行都開銷。

相對來說,我認為南宋對運河的依賴性小於北宋。

@thismoment:

北宋運河有護城河的功能嗎?

王申:

一般來說,運河的主要功能在於交通、運輸而非防禦。

以都城開封為例,運河水網四通八達,但都不作為護城河。

北宋開封的護城河叫護龍河,環繞外城四周,河道闊十餘丈。

臺北故宮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

@澎湃網友YRzyUz:

北宋內河航運與外海航運之間的聯系如何?

主要是和哪些國家貿易往來?

王申:

漕運一般是指官府將征收的財政物資經水路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

由於歷代修建大運河,北宋的河網可謂四通八達。

從沿海地區經內河水運,或以水運、陸運交替的形式運輸海外貨物,在當時是很常見的事,不過漕運一般不走海路。

由於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被西北方向的其他政權控制,在與陸上鄰國《如遼、夏、金》的貿易之外,宋朝的對外貿易大多經由海洋展開。

日本、朝鮮半島是主要的貿易對象;宋商與南洋各國,或在南洋同來自阿拉伯等地的商人貿易也是主要渠道。

當然,因為阿拉伯商人常常扮演『中介』『中間商』的角色,歐洲乃至非洲也與宋朝有間接的貿易往來,隻是宋商一般不會直接到達那些地方。

北宋豐富的市民生活

@六九零一:

宋朝有哪些夜生活呢?

他們沒有宵禁嗎?

王申:

通常我們談論有沒有宵禁,指的是城市的情況。

宋朝還是存在城市宵禁制度的。

以北宋開封為例,宵禁時間一般為三更至五更。

所以我們經常在文獻中讀到商販做生意做到三更關門,歇息一會兒待五更時又開門的記載。

不過,官員執行宵禁的尺度則似乎比起前代有所放松。

到了南宋中期,臨安城的宵禁制度則更為松弛。

詩人陸遊就提到當時的年輕人讀到唐代詩文中說唐人敲街鼓搞宵禁,多半已經不能理解了。

至於宋人的夜生活則無外乎吃、喝、玩、樂。

《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獻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

今人對於宋代城市生活的印象,也主要來自於這兩部書。

本次考古取得重大發現的州橋遺址,在北宋就是大型夜市——州橋夜市的所在地。

@神田川:

日本的和果子是否有借鑒北宋的果子?

兩者有何差別嗎?

王申:

二者似乎沒有特別大的關系。

唐朝時一些中式點心傳入日本,被稱為『唐菓子』。

日本人改造了其中的某些點心,使得後期點心已大為不同。

比如唐宋時期的羊羹真的帶羊肉,而和果子裡的羊羹則是素食。

後來日本人和歐洲人交流多後,又出現所謂『南蠻菓子』。

三者其實是體系完全不同的點心,當然手藝人在長期的制作過程中會相互借鑒和創新。

@藍色降落傘:

請問像《夢華錄》中女性開茶館的可能性大嗎?

當時女性地位高不高?

王申:

宋代女性經商很常見,開茶館的可能性較大。

跟現在比,當時女性的地位肯定較低。

隻不過在許多人腦海中進一步限制婦女的理學,是直到南宋後期才漸成氣候。

因此宋代大部分時期的女性地位,會比這部分人想象的略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