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閘居住著李氏一族。
他們在乾隆丁亥年《三十二年,1767》的族譜上對姓氏源流講得異常詳盡:
按李氏出自贏姓高陽氏之後。
至皋陶,《字》廷堅,為堯大理《小編註:掌管刑獄的官》,歷虞夏商世,仍其職。
以官命族為『理』氏。
及紂之時,理徴,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小編註:中吳伯為封號》,不容於紂,得罪而死。
其子利貞,逃難伊侯墟,食木實得全,遂改『理』為『李』。
而李氏肇起,為利貞十一世,生聃《小編註:即老子》,聃後生瑤,為狄道侯。
瑤子信,封於隴西,因別為隴西郡。
其後生廣,廣之後生唐高祖淵,代隋為帝,傳至昭王,後唐祚廢昭王第三子佯,改名京,徙歙州,是為歙之始祖。
歙後子孫蔓延,分遷星散,有居浙閩者,有居姑蘇者,有居金陵潤州者,不可勝紀。
本支始祖剛公,世居姑蘇閶門,於明初遷居維揚東鄉,名其地曰北沙,遂居焉。
迄今十有餘世,族盛人繁,樸者負耒,秀者橫經,孝弟之風,申於鄉邑。
這一支李氏家族的族訓是:
孝父母,敬長上,和兄弟,訓子孫,端閨范,務本業,尊美德,擇交遊,修世系,輯祠宇,誌墳墓,謹祭祀,禁詞訟,戒飲博,恤仆禦,廣蔭德。
正是由於這一李氏家族一直遵循族訓處事為人,所以,他們聲重東鄉,名垂譜系。
族中人等或以文章道德見重於儒林,或以孝弟力田交推於鄉黨,從而歷歷相傳。
在這一支李氏家族的族譜上,還有一件值得提出的是:它在譜序中,從一個側面記載了1842年英軍侵占鎮江的罪行。
1842年7月13日,英艦25艘,運輸補給船大小51隻,作戰部隊12000餘人,挾著南海硝煙的餘威,侵入長江,到達三江營江面,向鎮江進發。
7月14日,進入圌山地段。
三江營炮臺的88名守軍與圌山炮臺,大沙炮臺成防衛之勢,對英軍的挑釁行為進行警告,打響了反擊英國侵略軍的第一炮,一艘英艦被擊中後艙,迫使英軍不得不後退停立江中。
但7月15日,英軍突然向我發起攻擊,我三炮臺孤軍苦守,頑強反擊,直至彈盡臺毀,才被迫撤離。
後清政府於8月29日被迫與其簽訂了清廷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這次抗英鬥爭雖然失敗了,但英軍也不得不承認,他們遭到了『迎頭痛擊』。
後來恩格斯在《英國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高度評價了我鎮江,三江營炮臺及軍民的抵抗行動!
李氏族譜在道光廿四年的《重修族譜序》中寫道:『道光廿二年夏,英夷入冦,擾亂江南。
六月十四日,鎮江遭難,破城之日,玉石俱焚。
斯時,兩江士女逃竄紛紛,棄女拋嬰,目不忍擊。
吾族雖有一江之隔,未始不人心惶惶。
於是,各莊團練共保一方,刀槍劍戟比戶皆然。
又兼三江賊盜,搶劫於佘家坂之南,私鹽侉匪作亂乎曹王廟之北,若非皇圖永固,國運遐昌,幾何不使吾等星流雲散,河海漂零,欲聚族而居也難矣!』記載下英軍入侵的暴行,可與正史相 印證。
《殷澤利 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