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豆——從薩拉熱窩事件到俄國和德國的革命。《網路歷史》

種瓜得豆——從薩拉熱窩事件到俄國和德國的革命

《三國演義》中有句話『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比喻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隻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

而對於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來說,已成火藥桶的歐洲,隻需要一根引爆的導火索或者說一個開戰的借口了。

▲一戰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

正所謂『瞌睡給了個枕頭』,薩拉熱窩事件的發生,對於急於挑起戰爭的一方德意志與奧匈帝國來說,確實是正中下懷。

這件突發事件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一戰前巴爾幹半島形勢圖

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屬於恐怖襲擊性質的政治事件,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無法控制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如果把一戰責任全部歸於這個刺客身上也不妥當,畢竟奧匈一方敵視與軍事挑釁在前。

▲《一戰導火索》電影海報

如果說這次刺殺事件發生後,雙方都能理性溝通冷靜處理的話,就不會成為大戰的導火索。

歷史上許多危機都險些釀成戰爭,卻被化解了。

如冷戰時期的柏林危機與古巴導彈危機,以雙方各退一步體面收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封面圖

既然雙方決意利用此事推波助瀾,那戰爭的爆發就不可避免了。

於是,1914年7月28日,也就是薩拉熱窩事件一個月後,德國慫恿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視巴爾幹地區為後院的俄羅斯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磨刀霍霍的德國也是急不可待,這樣歐洲幾個大國紛紛加入這場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形勢圖

熟悉歐洲地形的朋友們知道,德國的位置很不利,雖然有奧匈帝國這個盟友抱團取暖,但它直接面臨西側的英法和東側的俄羅斯幾個大國的兩面夾擊。

從綜合實力來說,雖然德國工業生產總值已超越英國,但並無絕對優勢。

單挑法國或許還行,可它面對的是英法俄集團。

加之海外殖民地和國內資源有限,也缺乏戰略縱深,所以它隻能速戰速決。

▲馬恩河戰役和凡爾登戰役

因為西側的英法是德國的主要對手,所以西線是大戰的決定性戰場。

開戰第一年的9月,德軍在法國巴黎附近的馬恩河一帶,與英法聯軍展開激戰。

雙方投入150多萬兵力,打了一個星期以德軍失敗告終。

德軍雖然傷亡相對略小,但戰線被迫後退,速勝計劃破產,不過實力尚存。

大戰開始之際,上至決策者、指揮官,下至唱著戰歌奔赴前線的熱血青年,都堅信很快就能結束戰爭。

然而戰爭進程卻完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到了第二年戰爭就進入了膠著狀態。

▲一戰時期意大利境內戰壕

被稱為墻頭草的意大利出於自身利益,在英法的拉攏下加入了協約國陣營,等於德奧的西南方向多了一堵墻。

德奧軍隊雖然在東線和南線有所取勝,但未擺脫兩面作戰的困擾。

▲凡爾登戰役炮彈爆炸瞬間真實鏡頭

為打破這一困局,1916年德軍集結重兵向法國要塞凡爾登猛攻。

對於法國來說,凡爾登就相當於巴黎的大門鑰匙,一旦失守通往巴黎的大門洞開,法國不攻自破。

因此法國集結重兵在此死守,與德軍展開了長達10個月之久的陣地戰。

▲德軍使用火焰噴射器

一旦陷入膠著戰,不僅僅依靠軍隊的作戰意志,也是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

凡爾登的法軍得到後方源源不斷的後援部隊與軍用物資補充,僅運輸卡車多達3900輛,而德軍卻遲遲得不到補充,也註定了這場號稱『絞肉機』的決鬥結局——自此德軍喪失了戰爭主動權。

德軍一旦陷入被動防禦,就離失敗不遠了。

▲一戰期間侵占青島的日本海軍軍艦

▲參加一戰的華工多來自山東

參加這場戰爭的國家不僅是歐洲國家,日本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年就對德宣戰。

不過它沒去攻打德國,而是趁機占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租借地。

而1917年中國北洋政府居然也參戰了,目的是為了收回山東主權。

中國派赴歐洲戰場十幾萬華工,從事各種艱苦的戰地服務工作。

▲一戰中的美軍

▲德國代表簽署停戰協定油畫

中立旁觀了3年的美國,看到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於1917年對德宣戰,使戰爭的天平大大傾斜到協約國一方。

大都熟知俄國發生的十月革命,其實德國在一年後也發生了革命。

此時協約國不斷發動反攻,所以內外交困的德國被迫宣佈投降,一戰結束,同盟國戰敗。

▲德國1918-1919年革命

有位軍事理論家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為瓜分世界而導致的,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間的掠奪戰。

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他們都沒想到這場戰爭帶來了一個『種瓜得豆』的現象——社會主義革命。

正是因為這些革命,使得戰爭無法繼續下去。

所以列寧說,『戰爭引發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戰爭』

1918-1919年的德國革命被鎮壓了,而1917年蘇維埃俄國成立後經歷了3年生死考驗,奇跡般地活了。

世界大戰打出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帝國主義列強所沒想到的。

《本文作者   胡欽海》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