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後,借著平叛內亂和收服邊疆兩場戰事,把大部分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都集中在了沈,顧二人的手上,一個是他的小舅子,一個是他的心腹愛將。
手握兵權的皇帝,決心要整頓那些通過世代聯姻,勢力盤根錯節,且軍紀渙散的勛爵世家,依附逆王的一個都沒跑掉,連永昌侯府梁家也被按上一個軍中協理不力的罪名,挨了個嚴重的擦邊球,侯爺被罰俸一年,侯府還被收回了兩處以前禦賜的莊子。
好在,華蘭嫁的袁家雖然是個伯爵府,但冷清了多年,這次躲過了一劫。
皇帝連續擼了幾個勛爵世家,偏偏對寧遠侯府輕拿輕放,隻是摘了塊禦賜的牌匾。
眾人都是有眼力勁兒的,知道這是因為顧廷燁是當朝紅人的緣由。
但顧廷燁並沒有想保全寧遠侯府,也沒有想保護那些曾經欺辱他的堂哥堂弟,隻是跟相關部門討了個人清,把寧遠侯府的清算工作往後排一排,最好放在他娶妻之後,要不然怕到時候賓客來的不多,不夠熱鬧《當時他已經在織網,要娶明蘭了》。
果不其然,顧廷燁大婚後,本以為一切太平的寧遠侯府也遭殃了,顧廷燁的那些堂兄弟,一個都沒落下,還包括他同父異母的親弟弟顧廷瑋。
這些人都是給顧廷燁的造成了童年陰影的惡人,對顧廷燁來說這輩子受到的傷害,這些人至少貢獻了百分之八九十,可當這些人的罪行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後,顧廷燁並沒有站在一旁拍手稱快,而是壓制著心裡的怨氣跑到皇帝的跟前兒替他們求情。
從劇情來看,顧廷燁是為了顧家的名聲和爵位,但原著中,皇帝本有意給顧廷燁安排另一個爵位,被顧廷燁拒絕了,而顧廷燁對顧家人所謂的施以援手,也有自己的盤算和計劃。
1,
大戰得勝後,皇帝狠狠地獎勵了一下他的小跟班兒,給顧廷燁封了官兒,還賜了宅邸。
把幾個宅子拿出來給他選,他自己選了跟寧遠侯府隻隔了半片山林的澄園。
他本是襄陽侯的本家侄兒,襄陽侯隻有平寧郡主一個女兒,並無兒子可以承襲爵位,皇帝有意讓顧廷燁去承襲襄陽侯的爵位,連著幾日召見襄陽侯,可顧廷燁似乎並不想要財帛豐厚的襄陽侯府,而是一心想做寧遠侯。
他本就是寧遠侯的嫡次子,上頭隻有個病得快死了的大哥,長兄無嗣,他襲爵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待那個小秦氏繼母和長嫂,隻需要禮法上過得去,就不會有人說閑話,不需要承任何人的情,只要皇帝推一把就可以了。
但若要承襲襄陽侯的爵位,以後不論是襄陽侯老夫人,還是同宗的其他兄弟,他都必須厚待著,要不然就會被人罵『沒良心』。
而且對於顧廷燁來說,做了寧遠侯,成了顧家的當家人,本身這件事情就能很好地惡心一把那些當年看不起他的人,何況隻有掌管了顧家才能好好收拾當年那些欺辱過他的人。
顧廷燁從來都不是個以德報怨的人,他想要的是惡人全部受到懲罰,而且是嚴懲。
2,
當顧家的幾個堂兄弟被衙門帶走後,兩位叔叔就忙著托人找關系去通融,可他們本就是依附著大哥顧堰開過日子,自己沒有官職沒有本事,哪裡會有什麼人脈,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顧廷燁。
可大家都知道此時的顧廷燁今非昔比,也知道自己以前都幹過什麼對不起他的事兒,這個時候貿然去求他辦事兒,他肯定不會幫忙。
於是他們擺起了長輩的架子,以命令的方式要求顧廷燁去營救他們的兒子,他們的統一說辭就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你的堂兄弟叔伯們丟了人,你能光彩到哪裡去?
』
可是他們根本看不透顧廷燁,也猜不到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隻有那個從小跟顧廷燁一起長大,雖然身體病弱卻工於心計的大哥顧廷煜看懂了顧廷燁的心思。
『我知道你的打算。
父親就是為了侯府才娶的你生母,才生下了你,這些年在侯府的日子,你怨你恨,所以你就像眼看著寧遠侯府倒掉。
該下獄的下獄,該流放的流放,把你多年的怨憤好好出一出。
待過個十年八載,你慢慢積攢軍功,皇帝再賜你個爵位,那時候你便能光宗耀祖了!
那些虧待過你的人,不是死光了就是落魄潦倒了,你什麼仇都報了!』
『可哪怕有罪名在那壓著,皇上也不能直接奪了我的爵位給你,皇帝最重名聲,他不會這麼做,所以你就想著直接釜底抽薪,倒了寧遠侯算了,是不是?
』
『可你也不想想,即便多年之後你再封寧遠侯,重新光宗耀祖,可再得來的丹書鐵券中還會不會有開國輔運四個字,顧家前前後後送了十一條人命在戰場上才換回了這塊丹書鐵券,你不會不知道吧』
『父親當初就是為了這四個字,才舍下了我娘,娶了你的生母,而你,不隻有母,你也姓顧』
顧廷煜說了許多,還把侯府的老底兒都翻出來交給顧廷燁,告訴他以後有的是機會收拾外面那幫人。
可在顧廷燁看來,顧廷煜不隻是在勸他保全顧家,而是想給自己的妻女留下一個靠山,若是顧家真的被奪了爵位,四房五房還有大房的顧廷瑋,至少每家都還有個男人可以依靠,而他留下的妻女隻能依附著別家生活,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
可若是顧廷燁承襲了他的爵位,那必會善待侄女和寡嫂,要不然也過不了禮法那一關。
隻有寧遠侯府永遠屹立不倒,他的妻女才能頂著已故寧遠侯遺孀弱女的身份,過著受人尊重,安享富貴的好日子。
3,
雖然猜透了顧廷煜的心思,顧廷燁也真心想讓以前害過他的人不得好死,可他最終還是去求了皇帝,讓他看在自己的情面上對顧家網開一面,對顧家的子孫能從輕發落。
按照他的話說,隻有這樣才能對以後好。
皇帝以仁孝治天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字。
顧廷燁的委屈,隻有身邊的人知道,即便侯府那邊的人知道自己以前做過什麼,也不會說出來。
世代勛貴的人家自然看不起鹽商之女,更看不起鹽商的兒子,覺得他辱沒了自家高貴的門楣,而且白氏雖然死了,留著個顧廷燁在世上,白家的錢他們用著也不安心,況且自家的兒子不爭氣,怕在老侯爺面前失了臉面,需要一個頂罪的,哪有比顧廷燁更好的靶子呢?
於是顧家所有的壞事都是顧廷燁幹的,煙花柳綠場所的爛賬也是顧廷燁欠的,顧廷燁也確實賭氣鬧過,跟父親吵過,被打過,被罰過,差點送到宗人府。
可社會輿論大眾看到的隻有顧廷燁的放蕩不羈和紈絝的名聲,侯府那邊卻沒有什麼離譜的言論。
顧廷燁能對外面說當年的事情嗎?
當年白氏的事情是顧家的恥辱,為了錢娶人家,卻又不好好待人家留下的兒子,百般逼迫而離家出走。
若是把這些事情說出去,那老侯爺的名聲就不在了,侯府也會淪為笑柄,況且子不言父之過,倘若顧廷燁真的去大肆宣揚,壞了亡父的名聲,那就是不孝,沒錯也有錯了。
所以對顧廷燁而言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忍,還是要繼續奉行『孝道』。
為了這個『孝道』,他就不能跟寧遠侯府斷了聯系,就不能見死不救。
更何況顧廷燁要是對顧家的事不聞不問,倒有了六親不認的意思。
顧廷燁年紀輕輕,就因為跟著皇帝一起發家,打了幾場勝仗就身居高位,皇帝的信任和依仗是顧廷燁的立身之本,而對皇帝而言,他喜歡的絕不是一個六親不認的人。
顧廷燁不需要去給那些害過他的混蛋脫罪,他們也確實有罪,不過是請皇帝瞧在自己的面子上從輕發落。
這個求情不在於結果,而在於求情這件事的本身,顧家人能不能脫罪不要緊,重點是讓皇帝明白顧廷燁的難處和苦楚,讓他看見一個重情義,會心軟,宅心仁厚的顧廷燁。
作為管理層的皇帝,當然希望自己手下的人精明強幹,但也希望他們有困難,有苦楚,需要皇帝幫助,需要皇帝賣人情。
如果顧廷燁真的是個隻會打仗,六親不認,冷血無情的人才,皇帝也不會重用他。
4,
為了自己的前程做了違心的事情,顧廷燁心裡很憋屈,但又無處發泄,整日眉頭深鎖,屈得厲害。
明蘭安慰他『你不要氣憤,也用不著憋屈,我們一定過得比他們好,只要讓他們看著我們過得好,那所有的氣都出了』
『況且婆母的冤屈也不會就這麼過去,你可以為她請封,為她建祠,請德高望重的族老為她重新立譜,讓顧家以後的子孫都知道白氏夫人於顧氏的恩德,要知道,顧家以後的話,都由你說了算』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只要顧廷燁做了顧家的當家人,還有什麼是他不能做,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