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第二任管學大臣許景澄因庚子國變被斬殺。《網路歷史》

自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創立以來,這座百年學府先後迎來過32位『掌門人』,雖然每個人的成就各不相同,但校長的身份還是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榮耀。

然而,並非每一位校長都能得以善終,其中結局最慘者,莫過於第二任校長許景澄,最後落得被砍頭的下場。

那麼,許景澄究竟犯了何罪,以至於受此極刑?

許景澄,原名許癸身,字竹筠,浙江嘉興人,生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據史書記載,許景澄自幼聰慧、好學不倦,跟隨嘉興名儒趙銘學習詞章、駢文、詩畫,尤重研習經世之學,很早便在當地小有名氣。

同治七年《1868年》,許景澄考取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職務,由此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

許景澄入仕之初,正值『洋務運動』勃興之際,受『師夷長技以自強』思想的影響,他的觀念開始發生巨變,並加速向『洋務派』靠攏。

而『洋務派』首領文祥因為欣賞許景澄的才華和志向,便將他引入到總理衙門辦事,並多次派遣他辦理洋務或出使外國。

在文祥的大力提攜下,許景澄歷任清朝駐法、德、意、荷、奧、比、俄、荷等國公使。

在長期辦理洋務的過程中,許景澄在不遺餘力地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對西方列強的國情有著深刻的了解。

許景澄強烈地意識到,中國要想擺脫落後、挨打的面貌,必須要學會如何與各國友好相處,而非盲目地排外與抵制。

但是,許景澄的主張遭到朝中頑固派的責難、圍攻,也很不受慈禧太後的歡迎,並為他最終的悲劇埋下伏筆。

許景澄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許景澄因病離職回國,但在嘉興修養沒幾天,便被召入朝中做官,先後擔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兼管學大臣等職務。

京師大學堂即今日的北京大學,首任校長《管學大臣》雖然是孫家鼐,但真正擔負起建設、管理職責的卻是許景澄。

因此,很多資料將許景澄視作北大首任校長,也不是沒有原因。

國難方殷之際,許景澄為了建設京師大學堂,克服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各種困難,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然而,就在許景澄為建設大學堂積極奔走之際,殺身之禍卻悄然襲來。

原來,就在許景澄返京任職的次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並且很快蔓延到直隸、北京等地。

此時,受奸佞毓賢、載漪、載勛、剛毅等人蠱惑,因西方各國阻撓無法完成廢黜光緒帝、獨攬朝政目標的慈禧太後,打算利用義和團盲目排外的傾向,達到報復洋人的目的。

為此,慈禧太後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17日頒佈詔書,宣佈向美、英、法、德、俄、日等11國宣戰。

詔書曰:『我朝二百數年,深仁厚澤,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

迨道光、咸豐年間,俯準彼等互市,並乞在中國傳教;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初亦就我范圍,遵我約束。

詎三十年來,恃中國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梟張,欺臨中國家,侵占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

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

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

中國赤子,仇怨鬱結,人人欲得而甘心。

此義勇焚毀教堂、屠殺教民所由來也。

朝廷仍不肯開釁,如前保護者,恐傷吾人民耳。

故一再降旨申禁,保衛使館,加恤教民。

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諭,原為民教,解釋夙嫌。

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挾。

昨日公然有社士蘭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臺,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

危詞恫嚇,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輔。

平日交鄰之道,我未嘗失禮於彼,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肆兵監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

朕臨禦將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戴朕如天帝。

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浹髓淪肌,祖宗憑依,神祇感格。

人人忠憤,曠代無所。

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抗慨以示師徒,與其茍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韃伐,一決雌雄。

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同。

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

下至五尺童子,亦能執幹戈以衛社稷。

彼仗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

無論中國忠信甲胄,禮義幹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減比兇焰,張中國威。

其有同仇敵愾,陷陣沖鋒,抑或仗義捐資,助益儴項,朝廷不惜破格懋賞,獎勵忠勛。

茍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奸,朕即刻嚴誅,絕無寬貸。

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泄神人之憤,朕實有厚望焉!』

詔書下達後清廷也有一個照會:『為照會事:現據直隸總督奏報,稱本月二十一日,法國總領事杜士蘭照會內稱,各國水師提督統領,限至明日早兩點鐘,將大沽口各炮臺交給伊等收管,逾此時刻,即當以力占據,等語。

聞之殊為駭異。

中國與各國向來和好,乃各水師提督遽有占據炮臺之說,顯系各國有意失和,首先開釁。

京城拳會紛起,人情浮動,貴使臣及眷屬人等在此使館情形危險,中國實有保護難周之勢,應請於二十四點鐘之內,帶同護館弁兵等,妥為約束,速即起行前赴天津,以免疏虞。

除派撥隊伍沿途保護並知會地方官放行外,相應照會貴大臣查照可也』

慈禧太後在向列強宣戰的同時,還命令清軍聯合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並放任拳民殺戮洋人和教徒。

憂心如焚的許景澄出於國家安危的考慮,與太常寺卿袁昶一起上書,強烈反對依靠義和團反洋,並以『春秋之義,不殺行人』為由,要求朝廷放棄圍攻使館區,並保障洋人和教徒的安全。

許景澄、袁昶的諫言激怒慈禧太後,很快便遭到捕殺。

當許景澄得知自己即將被捕殺時,他並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冷靜地向家人交代後事。

隨即,許景澄又趕往俄國銀行,將存在這裡的40萬兩白銀折子取出,然後歸還給國庫。

原來,這筆錢是京師大學堂的辦學經費,許景澄擔心自己死後俄國人會賴賬,所以才將取出。

許景澄對北京大學始終傾註滿腔心血,由此可見一斑。

許景澄

同年7月28日,許景澄因『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等罪名,被押赴菜市口斬首,終年才56歲。

根據史料記載,許景澄受刑時,前來圍觀的拳民、市民極多,他們在狂熱情緒的驅使下,不停地咒罵許景澄是『漢奸』、『賣國賊』。

由於劊子手在行刑前向許景澄索賄不成,惱羞成怒之餘,便在行刑時故意將刀砍在他的脊椎上,導致其頸椎雖然斷裂,但氣管猶存。

因此,許景澄是在受盡痛苦之後才閉上眼睛的。

清朝聯手義和團圍攻使館、肆意捕殺洋人及教民的行動,引發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最終導致清朝一敗塗地,並簽署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

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後大變臉,在下詔懲罰主戰派、剿滅義和團的同時,還為許景澄等人平反、褒贈,並為他們舉行隆重的葬禮。

此時,距離許景澄等人遇害,僅僅半年時間而已。

據史料記載,當許景澄的靈柩被官兵護送南下時,沿途各地均出現萬眾瞻仰的動人局面。

等到達江蘇、上海時,『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識與不識,皆往助執紼。

祭奠成市,哀挽盈途,所謂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者』,可謂備極榮哀。

此情此景,再聯想到許景澄受刑時狂熱的群眾圍觀叫好的場面,不能不讓人心生無限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