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人的命運、成敗也許就是性格註定。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文死諫』的含義,它遠比『武死戰』要難。
當一個將軍在硝煙中勇敢地一沖時,他背負的代價就是一條命,以身報國,一死了之。
敢將熱血灑疆場,博得烈士英雄名。
而當一個文臣堅持說真話,為民請命時,他身上背負著更沉重的東西。
首先可能失寵,會丟掉前半生的政治積累,一世英名毀於一紙;第二,可能丟掉後半生的政治生命,許多未竟之業將成泡影;第三,可能丟掉性命。
更可悲的是,武死,死於戰場,死於敵人,舉國同悲同悼,受人尊敬;文死,死於不同意見,死於自己人,黑白不清,他將要忍受長期的屈辱、折磨,並且身後落上一個冤名。
這就加倍地考驗一個人的忠誠。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
為民不為君,憂國不惜命。
朗朗吐真言,蕩蕩無私心。
真正的忠臣,並不是『忠君』,而是忠於國家、民族、人民。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
彭德懷愛領袖更愛真理;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國家的前途。
他浴血奮戰三十年,不知幾死,經受住了『武死戰』的考驗;廬山會議三十天的爭論和其後十五年的折磨,他又不知幾死,通過了『文死諫』的測試。
他是一位為人民、為國家二死其身的忠臣。
人民永遠記住了廬山上的那場爭論,記住了彭德懷。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
元帥一怒為古樹,喝斷斧鉞放生路。
忍看四野青煙起,農夫煉鋼田禾枯。
諫書一封廬山去,煙雲渺渺人不復。
唯留正氣在人間,頂天立地重陽木。
——《帶傷的重陽木——人文古樹系列之三》
人是由物質和精神兩部分組成的,沒有起碼的衣食保證當然無法生存。
但是,如果為物所累,也就沒有了精神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精神,則隨時可以投降、變節、茍安、屈服,也就滑向了委瑣的甚至骯臟的生活。
——《清貧之碑——讀〈清貧〉》
從來振聾發聵的好文章都是鮮血寫成,然後又為歷史所檢驗。
方志敏和無數先烈身份以身無分文的清貧換來了人民的江山。
——《清貧之碑——讀〈清貧〉》
歷史再次證明,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必得天下;手握大權,心懷私利,必失天下。
讓我們記住方志敏的話:『過清貧潔白的生活』。
《清貧》是一塊人格的豐碑。
——《清貧之碑——讀〈清貧〉》
我從百年歷史的煙塵中檢出這三封革命家書,束為一札,獻給祖國,並祭先烈。
這是一束永不凋謝的歷史之花。
——《百年革命 三封家書》
《朱鎔基講話實錄》出版了,裡面一則資料很有趣。
有人要為他寫傳,他就給人家寫信說:『我必須明確表態,千萬不要這麼做。
國事艱難,輿論紛雜,飛短流長,誠惶誠恐。
如再授人以柄,樹碑立傳,罪不可逭。
千祈停止撰寫一切我的回憶或評論材料,並代我廣告親友,不勝感激之至』
——《朱鎔基不修傳》
過去帝王和貴人常在生前大修陵墓,為的是死後再延享生前的榮華尊貴。
生前立傳有如活人修墓,也是此意。
但這實在靠不住。
陶淵明詩:『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比今人還懂得唯物辯證法。
連親人也隻有短時餘悲,外人能念你幾時?
如果你沒有幹成一點大事,有何理由讓人記住?
如果你幹了大事,歷史又怎能忘記?
再說既為官就是以身許國,還要這點虛名幹什麼?
——《朱鎔基不修傳》
傳者,寫人不寫己,傳世不娛時。
——《朱鎔基不修傳》
其實老百姓對公務人員的要求就是少點私心,多點真話,這是底線,最低要求。
——《朱鎔基不修傳》
1949年初解放軍攻城的炮聲傳到了清華園,他不為食憂,不為命憂,卻為身邊的這座古城北平擔憂。
一夜有兩位神秘人物來訪,是解放軍派來的,手持一張北平城區圖,誠意相求,請他將城內的文物古跡標出,以免為炮火所傷。
從來改朝換代一把火啊,項羽燒阿房,黃巢燒長安,哪有未攻城先保城呢?
仁者之師啊,他激動的說不出話來,標圖的手在顫抖。
這是他一生最難忘的一幕。
——《梁思成落戶大同》
現在紀念館的墻上和櫥窗裡還有梁、林當年為大同所繪的古建圖,嚴格的尺寸,詳盡的數據,漂亮的線條,還有石窟中那許多婀娜靈動的飛天。
真不知道當時在蛛網如織、蝙蝠橫飛、積土盈寸的大殿裡,在昏暗的油燈下,在簡陋的旅社裡,他們是怎樣完成這是開山之作的。
這些資料不隻是為大同留下了記錄,也為研究中國建築藝術提供了依據。
——《梁思成落戶大同》
向來,知識分子的工作就不是處置現實,而是探尋規律,預示未來。
他們是先知先覺,先人之憂,先國之憂。
所以也就有了超出眾人,超出時代的孤獨,有了心憂天下而不人識的悲傷。
——《梁思成落戶大同》
我們偉大的建築學家,研究了中國古往今來所有的房子,終身以他的智慧和性命來保護整座北京城,但是他一生從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梁思成落戶大同》
今天我站在新落成的大同古城墻上,想起林徽因當年勸北京市領導人的一句話:『你們現在可以拆毀古城,將來覺悟了也可以重修古城,但真城永去,留下的隻不過是一件人造古董』我們現在就正處在這種無奈和尷尬之中。
但是重修總是比拋棄好,畢竟我們還沒有忘記歷史,在經歷了痛苦的反思之後又重續文明。
——《梁思成落戶大同》
現在的城市早已沒有城墻,有城墻的城市是古代社會的縮影,城墻上的每一塊磚都保留著那個時代的信息和文化的基因。
每一個有文化的民族都懂得愛護自己的古城猶如愛護自己身上的皮膚,我看過南京的明城墻,墻縫裡長著百年老樹,城磚上刻有當年制磚人名字,而緣磚縫生長的小樹根竟將這個我們不相識的古人拓印下來,他生命的信息融入了這顆綠樹,就這樣一直伴隨著改朝換代的風雨走到我們的面前。
——《梁思成落戶大同》
梁思成是為全人類的文化而生的,他超越民族,超越時空。
這樣想來,他的紀念館無論是在古都北京
還是在塞外大同都是一樣的,人們對他的愛、對他的紀念,也是超越地域,超越時空的。
——《梁思成落戶大同》
大同之城,世界大同。
哲人之愛,無復西東。
古城巍巍,朔風陣陣。
先生安矣!在天之魂。
——《梁思成落戶大同》
弱國無外交,但不一定沒有硬臣。
當一國之勢較弱又無法立即逆轉時,吃點虧是沒有辦法的。
但至少在外交上要伸張正義,要有人出來表現一股正氣,以存民族精神的火種。
楚雖三戶能亡秦,隻有這口氣在,國失亦可復得。
——《宋子文怒辭外長》
在民國精神中有一個亮點,就是人格精神的獨立,不合我意就辭職而去。
——《宋子文怒辭外長》
政治猛與虎,宦海難自主。
一個人,當你能自由表達意見時,你不表達,就被綁上了戰車;當你還能辭職跳車時你不跳,就被緊緊裹挾;當你連自殺的可能都沒有的時候,就隻有任人折磨了。
——《宋子文怒辭外長》
而人格精神總是超時空的,它會大大超越官職這個道具,而永留史冊,任人評說。
——《宋子文怒辭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