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他撿到蘭州黃河石,多年後石碎,蹦出小魚,跳了許久才死。《網路歷史》

        今天人們玩『黃河石』並不是一件稀奇事,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人玩‘黃河石’了』

     成書於宋代的《雲林石譜》中就已經有關於『蘭州石』的記載,『蘭州石』其實就是『黃河石』。

因此可以說,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代,『黃河石』就已是人們收藏的珍品了。

       

        長期研究黃河石的宋志剛介紹,成書於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的《雲林石譜》是中國第一部論石專著。

它的作者是浙江山陰人杜綰。

杜綰字季陽,號雲林居士,一生非常喜歡石頭。

《雲林石譜》中介紹了全國各地的110種石頭。

           

       

     宋志剛認為,《雲林石譜》是目前所知道最早記載『黃河石』的書籍,其中寫道:『蘭州石·蘭州黃河水中產石。

有大者,紋彩可喜。

間於群石中得真玉璞。

外粗又有如物像黑青者,極溫潤可試金者。

頃年餘獲一圓青石,大如柿。

作鎮紙,經宿連簡冊,輒溫潤。

後以器貯之,凡移時有水浸潤。

一是墜地,破而為三四段。

空有小魚一枝,才寸許,跳擲頃刻而死』可見,當時,『黃河石』就以『紋彩可喜』、『極潤滑、可試金』而被人們所傳揚。

而『石破魚跳』的故事則帶著一點傳奇色彩,就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文中的『蘭州石』,就是今天名揚全國的『黃河石』。

    

       

     如果從紹興三年《1133年》算起,蘭州『黃河石』成為收藏家的案頭玩賞之物,已經有874年的歷史了。

宋代甘肅分屬宋夏,北宋分全國為15路《後增為26路》,今甘肅屬陜西路。

後因西夏崛起,甘肅的部分地屬北宋永興軍路、秦鳳路2路,黨項族於1032年建國後,占據了河西走廊的甘《宣化府》、涼《西涼府》、肅、瓜、沙、會等6州。

南宋時,今甘肅省地大部隸屬金國。

蘭州原先是吐蕃人的牧地,後來宋將李憲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所收復。

金人崛起後,於1131年攻占蘭州。

整個兩宋時期,蘭州真正歸屬中央政府所管轄的時間非常短暫。

       

        『盡管蘭州歸屬中央政府所管轄的時間短暫,但這並不影響‘蘭州石’的傳播,可見‘蘭州石’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廣大』宋志剛說。

據介紹,在《雲林石譜》中除了關於『蘭州石』的記載之外,還記載了甘肅境內的其他石頭。

在《雲林石譜》中有一段關於『魚龍石』的記載,這種『魚龍石』產自今天的隴西。

《魚龍石》篇是這樣說的,潭州湘鄉縣《今湖南湘鄉》的山頂有一種石頭,石面上有魚的形狀,非常奇異,人們刮下一塊用火燒,真有魚腥氣。

又說隴西有個地方叫做魚龍,挖地取石,打破石頭,也大多有魚的形狀,和湘鄉所產的沒有什麼不同。

作者認為,是魚被填埋的時間長了變成了化石。

      在《雲林石譜》中杜綰還記載了甘肅產的玉石、洮河綠石、武都所產的階石《宋時為階州》、隴西所產的通遠石《宋時為通遠軍》等等。

        不僅是《雲林石譜》中有關於甘肅石頭的記載,敦煌壁畫中也有關於園林石山的描繪,從一些壁畫上我們能看到關於甘肅奇石的形象。

自宋代以後,蘭州及其周邊地區逐步形成了一種賞石藏石的風氣,明代蘭州一帶黃河奇石收藏者就不少。

       明肅王修建的金天觀、凝熙園中就擺放了奇石壘成的假山,今天的地名山字石就由此而來。

而存放於隍廟的兩塊巨石,就是明代蘭州石迷采運來的黃河觀賞奇石。

時在2005夏

俗話說,十人九胃,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脾胃都不太好,胃不好靠養,推薦吃藕粉!不僅好吃,更養人~藕能補五臟,和脾胃,益血補氣,加工成藕粉後其性也由涼變溫,溫和不刺激,常吃常養護,脾胃慢慢就舒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