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處世智慧:別人詆毀你,不用辯解,王陽明有妙招。《網路歷史》

別人詆毀你,怎麼回應?

不用急著辯解,王陽明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答案。

1519年,寧王朱宸濠叛亂,明武宗朱厚照出征,太監張忠和威武副將軍朱泰作為先頭部隊,急匆匆地奔赴南昌,卻沒想到,王陽明早已經把寧王給搞定了。

要說張忠和朱泰這倆貨,絕對不是為了皇帝平叛,而是像惡狗見了骨頭一樣,沖上去搶功的,寧王這個超級大富豪就是那塊肉骨頭。

但是,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王陽明僅僅用了46天,就平息了寧王的叛亂。

肉骨頭沒了?

這倆貨心裡那個氣啊!

一般來說,君子生氣了,最多罵幾句,大多數情況都是自己生悶氣,小人生氣了可不是這樣,得報復回來。

這不,漁翁之利收不到了,張忠和朱泰對王陽明記恨在心。

這倆貨毫無顧忌地散佈謠言,反正這個東西傳播快、成本低、效果好,王陽明就這麼被小人給惦記了,他們誹謗王陽明早就跟寧王眉來眼去,這不是給英雄抹黑嘛!

這還不夠,他們還煽風點火,說王陽明搶了大家的功勞,導致駕軍士心裡有氣,千裡迢迢趕過來,發現沒自己什麼事了,所以,有些隨駕到軍士肆意辱罵王陽明,有人甚至故意找茬,沖撞王陽明的行仗,想挑事。

這倆貨的小動作,王陽明是心知肚明,卻沒有惱怒,他的應對非常得當,一方面對這張忠、朱泰這倆貨,還有隨駕到軍士,王陽明盡量和和氣氣的,另一方面,他派遣手下的官吏通告居民,讓他們暫時去鄉下住一段時間,家中留下看門的人就行了,省得這幫軍士禍害百姓,增加軍民之間的各種摩擦。

張忠、朱泰這倆貨碰到王陽明的軟釘子,有點失望,又鼓動和威脅將士、強行命令軍中將士,不能跟王陽明的有交往。

王守仁知道這件事後,便有了應對他們挑撥離間的方法,他讓手下的官吏去勸說百姓,一起犒勞這些遠道而來幫助他們打叛軍的軍隊。

遇到戰死的士兵,王陽明還親自前去慰問,並且拿出來一些資金,盡可能地支持喪葬。

轉眼到了冬至時節,王陽明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召集城中軍民一切為戰死的將士們做祭奠儀式。

在這場戰亂中死去了很多人,所以,參加祭奠的人很多,整個城中四處都是哭聲,王陽明也在人群中,跟大家一起把傷心的淚水,灑在這篇戰後的土地上。

遠道而來的隨駕大軍,看到這一幕觸景生情,很多士兵也不由地落下了眼淚。

王陽明的這種仁厚之氣,讓很多人看在眼裡,軍士和百姓們這才發現,他們對這個評定寧王叛亂的書生,認識不夠徹底,原來很多人都被威脅和謠言左右了,王陽明卻沒有做出任何辯解,而是一直在努力做好戰後的安置工作,他們對王陽明更加敬服了。

《菜根譚》中說,『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意思是說只要我們的心中充滿光明,哪怕是身處黑暗之中,我們依然就像在晴朗的天空下一樣;如果一個人的心中邪念叢生,哪怕他在青天白日下,也會像惡鬼一樣。

王陽明為什麼不怕謠言和誤解?

因為他心體光明,心中沒有暗昧的念頭,所以他們可以從容面對沒有事實根據的謠言和不明真相的誤解,他用忍辱負重、以誠感人的方式,讓那些誤解和謠言都煙消雲散。

王陽明可以說,為我們完美演繹了《菜根譚》中的這句『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

對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樣,『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在被人誤解,被謠言困擾,被小人中傷,諸如此類的人際紛擾中,我們不妨學一學王陽明的為人處世之道。

堅守本心,你就不會迷失自我;只要心中有陽光,你就能照亮周圍的世界。

為什麼有人被誤解、被小人中傷,被人傳謠言,會急於辯解、急著澄清呢?

因為我們很多人總是希望從別人那裡獲得,比如說,獲得領導的賞識、認可、提拔,獲得朋友的贊美,師長的表揚,親人的關愛……當我們學會反省自己,做好自己,保持光明的心境時,我們就會發現,一切都將水到渠成,向內求,才是人間正道。

只要你向內求,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光明,這就是『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身外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