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藝文志·兵書略》把兵法書分成四個門類,分別是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這四個門類,格局層次由高到低,由全局到局部,由戰略到戰術。
『兵技巧』的內容一目了然,包括武器使用和身體訓練。
這部分著錄的篇目有《李將軍射法》,《手搏》,《蹴鞠》等。
這些內容都是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作戰者身上的。
『兵陰陽』,用現在的眼光看,不妨粗略地歸結為自然科學的軍事應用,包括地理、氣象因素對作戰的影響,等等。
『兵形勢』就更高級些了。
『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這樣的描述是不是令人想起項羽的用兵?
確實,這部分著錄的篇目中包括掛在項羽名下的《項王》一篇,還包括掛在信陵君魏無忌名下的《魏公子》二十一篇。
《史記·黥佈列傳》中說,黥佈的排兵佈陣讓劉邦回憶起項羽的恐怖,『心惡之』——這是對黥佈業務水平的肯定。
確實,黥佈剛起兵叛漢時,還是頗打了幾個勝仗的,比如對楚作戰:
楚發兵與戰徐、僮間,為三軍,欲以相救為奇。
或說楚將曰:『佈善用兵,民素畏之。
且兵法,諸侯戰其地為散地。
今別為三,彼敗吾一軍,馀皆走,安能相救!』不聽。
佈果破其一軍,其二軍散走。
這裡的關鍵詞是『散地』。
『諸侯戰其地為散地』這樣的說法《孫子兵法·九地篇》中是有的,原文是『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意思是說,在自家領土作戰,回頭就是退路,所以遇到挫折就容易潰散,難以指望他們堅守到底。
上文中『說楚將』的那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黥佈彪悍,我們這邊的人本來就害怕他;現在你還分兵三路,指望互相救援呼應,怎麼能夠呢?
只要有一路敗了,其他兩路肯定就逃散了。
結果如他所料,黥佈勝了。
由此可以看出,這裡的重點在於如何凝聚人心、高效率地運用『人力資源』。
所以,『兵形勢』包括現代的『組織學』。
像破釜沉舟、背水列陣這種激發士兵作戰潛力的方法是可以歸入組織學的。
項羽用兵迅速,『後發先至、變化無常』,這就是優秀的組織、調度能力。
《孫子兵法》屬於兵法書中的頂層,即『兵權謀』,而其中也包含了『兵形勢』,正所謂『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上層的東西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
『兵權謀』中除了《孫子兵法》以外,還包括《韓信》三篇,等等。
這就是目錄學體現出的歧視鏈:《韓信》比《項王》高一個層次。
那麼,怎樣的操作夠得上『兵權謀』呢?
我們把時間線往前推。
黥佈剛起兵造反的時候,劉邦因為老部下的推薦,就黥佈的事請教了一位高人——故楚令尹『薛公』。
薛公侃侃而談:
『佈反不足怪也。
使佈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
上曰:『何謂上計?
』
令尹對曰:『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何謂中計?
』
『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
『何謂下計?
』
『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
上曰:『是計將安出?
』
令尹對曰:『出下計』
上曰:『何謂廢上中計而出下計?
』
令尹曰:『佈故驪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為身,不顧後為百姓萬世慮者也,故曰出下計』
上曰:『善』
這裡『上中下』三計的區別,就在於『戰略佈局』的大小。
『上計』將大半個中國都拖入戰局,而『下計』僅僅追求茍安一隅。
薛公認為,黥佈是暴發戶,眼界小,考慮的時間線短,所以隻會『出下計』,構不成實質威脅。
這裡提一句,黥佈當初起家時就是從長沙一帶,並且娶了當時『長沙王』的女兒。
可見『下計』中的長沙屬於黥佈的『基本盤』。
『全局聯動』黥佈駕馭不了,與其說是眼界問題,不如說是資源所限。
薛公說黥佈『不顧後為百姓萬世慮者也』,當然是委婉地吹捧劉邦。
可見,如果『兵形勢』還隻是講局部作戰,那麼『兵權謀』就一定要考慮『全局聯動』,起碼得包含『國際關系學』。
比如,劉邦趁項羽平定齊亂的時間節點出兵三秦、直搗彭城,這就是全局眼光。
齊國的田氏兄弟未必是劉邦集團佈下的棋子,但是齊地的動向一定早就在劉邦集團的關注范圍內。
《史記·留侯世家》提了這樣一筆:
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
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張良一方面讓項羽不要擔心劉邦這邊,一方面把齊國的亂子舉報給項羽。
從這裡看,貌似張良是在『下一盤大棋』,推進了『全局聯動』。
無論這是不是實情,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對於劉邦集團來說,戰爭早就已經開始,國際關系是戰爭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局部戰場中遇到的『兩難困境』,往往是受全局形勢支配的;當你的眼界提高,原先的『兩難』自然會顯示出不同面貌,或許選擇會變得不再困難。
圍棋中的『試應手』,就是主動從全局尋求線索,以解決局部的選擇問題。
不過對於『寵辱皆驚』的黥佈來說,這確實是比較大的挑戰了。
P.S.
《漢書·藝文志》中兵法的四個層次,可以直接投射到當今世界。
那就是一位我尊敬的老師,闡述過的賺錢學問:
信息差的賺錢效率,十倍於技術差。
認知差的賺錢效率,十倍於信息差。
資源差的賺錢效率,十倍於認知差。
學習古典,認知當下。
計劃中的下一個系列,是關於古龍的《絕代雙驕》。
何時開更,未知。
開更下一個系列之前,本號將不定期地經常更新一些雜文,可能和古龍相關,也可能和古龍不相關。
【小李飛刀讀古龍】作者:李探花,哲學博士。
專業讀書,愛好圍棋。
古龍是我的哲學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