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的郵驛景象。《網路歷史》

主播丨李嶽傑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中原地區非常混亂。

史書上記載此時的情景說:『道路壅塞,命不得通』這裡的『命』是指帝王和政府的文書命令,這些文書命令因為戰亂不能通暢下達了可見郵遞十分困難。

 

直到曹操統一北方後,通信狀況才逐漸改變。

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郵驛令》的制定與實施。

『郵』與『驛』二字並用,著為法令,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門的郵驛法。

它是魏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時由大臣陳群等人制定的。

《晉書·刑法志》中提到,『秦世舊有廄置、乘傳、副車、食廚,漢初承秦不改,後以費廣稍省,故後漢但設騎置而無車馬,則律猶著其文,則為虛設,故除《廄律》,取其可用合科者,以為《郵驛令》。

其告反逮驗,別入《告劾律》。

上言變事,以為《變事令》,以驚事告急,與《興律》烽燧及科令者,以為《驚事律》』。

《郵驛令》內容包括軍事佈陣中的聲光通信、『遣使於四方』的傳舍規定以及禁止與五侯交通的政治禁令等。

可惜的是,這部郵驛法原文已經失傳,隻是有些內容可以在《初學記》《太平禦覽》等一些後人的輯文中看到。

比如《太平禦覽》提到了緊急文『插羽』,即插上羽毛,類似後來的雞毛信。

 

魏晉南北朝時期,郵驛有一個顯著的發展趨向,即『傳』和『亭』逐漸統一為驛站制度,即郵與驛基本上合並為驛。

就是說,中央和地方的一般公文,一概由驛單獨承擔,重要文書則由發文部門派出專人送遞,但途中替換的車馬和食宿,也全由驛來供應。

驛同時擔負起交通線上迎送過往官員、專使和賓客的任務。

此外,新興的私人旅店和寺院來承擔非官方的客商及私人旅客的食宿。

這樣『亭』『傳』逐漸廢除,城市的傳舍則逐漸演變為館。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

郵驛通信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興盛起來,如在今天的甘肅省一帶尤為明顯。

1972年,甘肅嘉峪關市魏晉墓出土了一塊驛使畫像磚,畫中是一位驛使身穿寬袍,足著簡靴,騎在飛馳的紅鬃馬上,一手持韁,一手執書,在驛路上縱馬馳騁,急行傳遞。

驛使沒有嘴,據說反映了驛使保守機密的情形。

驛使畫像磚第一次給人們描繪出古代通信人員的生動形象,也展現出當時驛傳的狀況。

 

這種快馬加鞭飛奔向前和安全可靠的美好寓意與中國郵政的服務理念不謀而合。

同時,為紀念發現此圖的重大意義,1982年郵電部以《驛使圖》為原型,發行了一枚面值1元的小型張紀念郵票,郵政儲匯局又於1994年起發行郵政儲蓄綠卡,《驛使圖》悄然成為中國郵政的形象標識,從此家喻戶曉。

來源 | 中國郵政報

作者 | 謝成章

編輯 |劉炳如

校對 |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