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讀先秦歷史的時候,可能都產生過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戰國七雄當中的南方大國楚國,很少出名將呢?
相比之下,除了楚國之外,其他六國,好像都有幾位讓後世耳熟能詳的將領。
秦國有司馬錯、白起、王翦,齊國有田忌、孫臏、田單,燕國有樂毅,趙國有廉頗和李牧,魏國有吳起和龐涓。
就連最弱小的韓國,都出了一個申不害。
雖然申不害的身份,更側重於改革家和思想家,但這位大佬打仗的能力其實也挺強的。
如果不是因為韓國的國力太弱,讓他發揮不出全部的實力,說不定他也能躋身名將層次。
反倒是楚國,提到楚國名將,大家會想到誰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項羽的爺爺,項燕。
但同時,項燕的名將身份,其實也是存疑了。
第一,他被王翦打敗了。
第二,他之所以能擊敗李信,是因為當時秦國內部發生了一些叛亂,讓李信的後路被切斷了,所以李信才會戰敗。
除此之外,我們在正史上,也找不到除了這兩場戰爭之外,項燕還指揮過什麼戰爭。
就好像是項燕之前並不是太過重要,隻是當時楚國快要滅亡了,他臨時被大家推舉出來了而已。
這樣的項燕,我們暫且可以算他做半個名將。
而除了項燕之外,楚國好像就很少再出名將了。
哪怕加上春秋時代的楚國,也是如此!
這當然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之所以說是必然,是因為楚國的制度,確實不太適合出名將。
在國力方面,楚國或許真的毫不遜色於其他強國。
但是在制度方面,楚國至少有三個制度,極大地束縛了楚國名將的出現。
第一個制度,叫做國君親征。
和其他國家不一樣,楚國的國君,特別喜歡親自上戰場。
楚國的這個特點,確實是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
其他國家都是國君坐鎮中央,然後派一個大將,在前線替自己領兵。
而楚國這邊,就是國君自己帶著軍隊往前沖。
這事其實也和楚國的歷史文化有關。
戰國七雄當中,其他幾大強國,基本上都是周王室的親戚或者大臣,經過周王室的冊封之後,建立的國家。
唯有楚國不一樣,楚國原來就是一個南方的小部落,後來靠著不斷兼並周圍的部落和國家,逐漸發展成一個大國。
所以,楚國的出現,其實並不是周王室冊封出來的。
而且,楚國地處南方,楚國的文化,和當時的中原各國,其實也不太一樣。
尤其是在西周和春秋時代,當時的楚國,經常被其他中原國家視作蠻夷。
因為起家的時候比較弱,所以早期的楚國,打仗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部落族長帶頭往前沖。
後來楚國雖然建立了國家,但是依然保持了這個傳統。
直到戰國時期,楚國逐漸接受中原文化,這才逐漸改掉了國君親征的習慣。
因為國君親征,所以前線的戰事,都是楚國國君說了算。
那些將領最多也就隻能帶頭沖鋒,自然也就沒機會展現他們的謀略,更不可能有機會成為名將了。
第二個制度,叫做貴族責任制。
楚國是一個歷史很長的國家。
早在春秋時代,楚國就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
整個春秋中期,基本上大部分歷史都是圍繞著晉楚爭霸來進行的。
當時諸侯國雖然很多,但真正的巨無霸其實就隻有晉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
哪怕是秦國和齊國,都要稍弱一些。
這種漫長的歷史,導致楚國內部的大家族,特別強大,而且根深蒂固。
這事其實不難理解。
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還處於分封制的時代。
大臣立下功勞,或者國君的子嗣長大了,都需要給一塊封地。
時間長了之後,國家能夠直接控制的土地自然就越來越少,反倒是那些大臣的家族,能夠實控的土地越來越多。
春秋時期強大的晉國,就是因為分出去的土地太多,最後形成了幾個超強的家族,最後他們聯手把晉國瓜分了。
而當時除了晉國之外,其他很多國家,其實也都存在這種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國家,其實都無法解決。
因為無法解決,所以大部分國家後來越來越弱,最後被其他強國吞並了。
而幾大強國當中,齊國和晉國,其實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最後,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齊國被內部的田氏家族篡位。
勉強能夠避免這個問題的大國,其實隻有三個,就是燕國、秦國和楚國。
燕國能避免這個問題,是因為燕國保留了周王室的‘宗室議政’制度,沒有士大夫家族掌權的土壤。
秦國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有殉葬的傳統。
老國君死後,優秀的大臣得跟著殉葬,所以很難形成強大的士大夫家族。
至於楚國,楚國本來是無法避免這個問題的。
但是在楚國歷史上,發生過兩場對楚國貴族的浩劫。
一是在春秋後期,伍子胥對楚國復仇,帶著兵聖蘇武和吳國大軍,差點把楚國給滅了。
後來楚國雖然在秦國和越國的幫助下復國,但自身也是損失慘重。
而國內原本強大的貴族家族,也遭到了重創。
二是後來戰國初期的吳起的變法。
吳起變法從權力上削弱了楚國貴族,而且後來,支持吳起變法的老國君去世後,楚國貴族襲殺吳起,吳起趁機躲到了老國君的屍身後面,最後被這些貴族亂箭射死。
而接下來,新上位的國君,則是借著這件事,大肆清理國內的貴族,據說當時一口氣殺了七十多家!
這兩件事的發生,避免了楚國重蹈三家分晉的覆轍。
但同時,楚國內部,卻依然還有貴族家族生存的土壤。
這就導致到了戰國中後期,楚國的王室和貴族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貴族家族不太可能會想著篡權,但同時,楚國內部的屈、景、昭三大家族,也拿到了不少實權。
這些實權當中,就包括戰場指揮權。
在戰國中後期,大部分軍中職位,都是這三家的囊中之物。
就連楚國的統帥,也經常是這三家的人。
而且這三家非常排外,就算楚國內部,出現了一些有能力的將領,他們也會聯手排斥。
就算楚王有心重用,他們也會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排擠。
比如說,前方要打仗,國君需要籌措糧草,三家就以各種理由不給。
隻有當國君換上了他們各自的人做統帥,他們才願意給錢給兵給糧。
如果沒有這三家的支持,就算是楚王也很難調集足夠的力量去打仗。
在這種局面下,楚國統帥的位置,長期被高層貴族把持,軍中職位也長期被幾大家族壟斷,一般人根本就插不上手。
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也無法執掌楚國軍隊。
反倒是出身高層貴族的一些庸才,可以長時間領兵。
這樣一來,楚國自然就更難出名將了。
第三個制度,則是叫做失敗的變法。
很多人都知道,戰國初期,楚國重用名將吳起,對楚國進行了一場重要的改革。
經過這場改革之後,楚國迅速強大了起來。
但問題是,吳起進行的這場變法,其實並不是太完整。
簡單來說,春秋初期的時候,魏國首先進行變法,然後吳起去魏國做官,並且幫魏國訓練出強大的軍隊。
但是後來,吳起因為戰功太大,被魏國國君猜疑,所以才去了楚國。
而到了楚國之後,吳起深知楚國的舊勢力根深蒂固,所以就在照搬魏國制度的時候,先是從他最擅長的軍事改革入手,盡量不去出動楚國那些舊貴族的利益。
經過吳起的改革之後,楚國的軍隊確實迅速強大了起來。
但接下來,就在吳起入楚七年之後,還沒等到他來得及進行其他方面的改革,老楚王就死了。
而老楚王死了之後,那些舊貴族就直接襲殺了吳起。
這就導致楚國的變法,不太完整。
而吳起去世之後,因為吳起給那些舊貴族帶來的記憶太深刻,導致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敢再在楚國提變法。
直到幾十年之後,楚國才有人敢再次提出來,這個再次主張變法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
但也正是因為主張變法,所以屈原一生鬱鬱不得志,而且最後也沒實現自己的目標。
要知道,屈原本身是出自三大家族之一的屈家。
雖然隻是出身屈家的一個旁系沒落家庭,但依然還是屈家的人。
連三大家族自己家的人,提出變法,都會受到這麼大的阻力。
那當初楚國內部的變法阻力有多大,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種不完全的變法,導致楚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
比如說補給方面,楚國需要和其他大家族商量,才能籌措到足夠的經費和糧草。
和秦國的耕戰體系相比,楚國這種體系的效率,實在是太落後。
而在這種體系之下,楚國的統帥想要打仗,不光需要考慮怎麼打仗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身後各大家族利益的問題。
最關鍵的是,這位統帥下面的士兵,有可能並不聽從他的指揮,而是聽從各自身後大家族的命令。
當一個統帥,連自己麾下的軍隊,都無法隨意指揮的時候。
這樣的將軍想要打硬仗,想要成為一代名將,幾乎就不可能了。
正是這三條制度的存在,徹底制約了楚國將軍的發揮。
在楚國漫長的歷史上,也有很多將軍非常優秀,打了很多漂亮仗。
如果把他們換在其他國家,他們其實完全有機會成為真正的頂級名將。
但在楚國,因為那些條件的制約,他們確實很難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才華。
等到楚國的國君不親政了,三大家族也能暫時一致對外,不追求軍中統帥的位置了,幾大家族也願意把統帥權,真正交給楚國的統帥了,這個時候的楚國,已經到了被秦國滅國的邊緣了。
也正是因為在楚國滅亡之前,這三個制約都消失了,所以項燕才會突然冒出來,成為所謂的‘半個名將’。
但問題是,項燕戰勝李信之後,沒過多久,楚國三大家族又開始內鬥。
他們認為秦國也不過如此,就算自己內鬥,項燕也擋得住秦國,所以就開始再次瘋狂內鬥。
所以接下來,當項燕面對王翦的時候,項燕隻堅持了一年之後,就徹底敗給了王翦。
說到底,楚國難出名將,純粹是自己自作自受。
楚國國力雖然很強,但是卻沒有名將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