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蔚回憶:『挺縱』北渡前後與整編,葉飛縱隊陶勇縱隊的形成。《網路歷史》

『挺縱』北渡前後與整編

為了發展華中抗日戰爭的大好形勢,完成黨中央關於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偉大戰略任務,新四軍第一、第二兩個支隊的領導機關由於形勢發展的需要,遵照軍部的決定加以合並,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七日,在漂陽水西村成立了新四軍江南指揮部。

陳毅為指揮,粟裕為副指揮。

當時在蘇南的新四軍二團、四團、新三團、新六團、挺進縱隊、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及地方武裝,還有已經渡江北進的我『挺縱』一部和稍後過江組建的蘇皖支隊等,均歸江南指揮部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指揮。

江南指揮部成立時,我因部隊駐在揚中,敵情緊張,未能前往參加成立大會。

大約在十一月八、九日,我接到陳毅、粟裕發來的電報,說四團團長張道庸、政委盧勝將率四團一個營,護送二李的彈藥經揚中去江北,然後轉至六合、儀征地區,相機開辟蘇皖邊地區根據地,要『挺縱』部隊給予配合。

幾天後,四團三營營長范連輝帶了一部分戰士挑著子彈箱來到揚中,接著張道庸、盧勝也渡過夾江到達揚中我『挺縱』司令部。

他們帶的部隊是四團團部、第二營和民運工作隊。

張道庸、盧勝告訴我說,江南指揮部執行黨中央關於開辟蘇皖邊的指示,決定以新四軍二支隊四團二營為骨幹組建蘇皖支隊。

陳、粟首長命令他們趁替二李運送彈藥的機會去蘇北,然後就留在那邊,相機向天(長)、六(合)、儀(征)廣大地區發展,與不久前在安徽抗日前線由原新四軍四支隊八團擴編的五支隊羅炳輝部取得聯系。

他們從漂水以北的諸塘出發,在天王寺越過寧杭公路,經延陵、胡家橋、訪仙橋過來,趁雨夜穿過寧滬鐵路日軍的封鎖線,一路沒有發生大的問題。

我們立即組織船隻運送他們渡江,登岸地點定在三江營,並通知嘶馬、大橋一帶的我『挺縱』部隊予以接應。

張道庸、盧勝率部在三江營上岸後,順利到達吳家橋。

隔日由二李派人到吳家橋驗收彈藥。

張道庸、盧勝的部隊在吳家橋稍事休整後,即遵照陳、粟的命令,夜渡邵伯湖,經方港、鐵牌等地到陳集,十一月底進入儀征的謝家集,月塘集。

這時張道庸改名陶勇,打起了『蘇皖支隊』的旗號,積極開展抗日活動。

奇襲天揚公路重鎮大儀集的偽警察局,粉碎儀征、六合日偽軍的『掃蕩』,連戰皆捷。

一九四0年初與新四軍五支隊的八團會合,協同轉戰於蘇皖邊區廣大地區。

十一月下旬,葉飛奉命率江抗二路主力(老六團)西撤到揚中休整。

當初周恩來代表中央到皖南軍部與項英、陳毅、袁國平、周子昆等負責人商定『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十二字方針後,陳毅將向東的任務主要交給葉飛;把向北的任務主要交給我。

半年來,葉飛(化名聶揚)與吳餛、何克希、喬信明、劉飛等,以『江抗』的名義轉戰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蘇(蘇州)、常(常州)、太(太倉)廣大地區,在日軍嚴密控制的重要腹地英勇奮戰,取得了如夜襲滸墅關等一系列勝利,一直進逼到淞滬邊境。

英、美出日本的洋相,通過上海租界上出版的《大美晚報》等,大量刊載新四軍東進,已打到上海外圍的消息。

葉飛東進,打擊了敵偽的氣焰,鼓舞了蘇南東路人民的鬥志,還解決了缺人、缺槍、缺款的大問題。

由於蘇南東路乃是敵人的心腹要地,不但有大量的日偽軍,而且國民黨的特務武裝忠義救國軍也已經發展起來,不斷配合日偽向江抗挑釁。

江抗被迫自衛反擊,經過嚴家橋、顧山鎮等戰鬥,消滅頑軍大部。

葉飛等在當地抗日力量的配合下,隻用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就開辟了東到淞滬邊境,西到常州,南到太湖,北到長江,這樣一塊抗日遊擊區。

蔣介石允許新四軍到茅山地區敵後作戰,是有他的打算的。

蔣在廬山訓練團上講,讓新四軍到那裡去,是為了讓日本人消滅它。

因此,國民黨三戰區對新四軍嚴格劃定地區,不準超出這狹小的范圍,而且規定不準建立政權,不準擴軍,不準收稅等等。

如今,見新四軍不但沒有被消滅,而且發展壯大了,就決定進一步壓迫我軍。

顧祝同一方面給項英施加壓力,一方面集中其『忠救軍』等圍攻我軍。

因此,陳毅命葉飛等部留下小部武裝堅持原地鬥爭,將主力西撤到揚中休整。

『江抗』二路在揚中進行休整補充後,江南指揮部為了加強北進的力量,決定『挺縱』和『江抗』二路合編,番號仍用新四軍挺進縱隊的名稱《『挺縱』未與葉飛部合並前,對外稱『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編後改稱『江北人民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

我們在八字橋開了整編大會。

陳毅親自主持了大會,並作了重要講話。

他說: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正在發生急驟的變化。

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改變了侵華的策略。

他們由抗戰初期的重點對付國民黨轉變為重點對付共產黨,因之,他們把主要兵力已從正面戰場移到敵後戰場,企圖集中力量來消滅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則加緊政治誘降活動。

英、美為了在西歐應付德、意法西斯蒂的進攻,正在策劃『東方慕尼黑』,企圖以犧牲中國來換取與日本的妥協。

國民黨方面,汪精衛已投降日本帝國主義,正緊鑼密鼓,準備粉墨登場,組織偽中央政權;蔣介石在日本誘降和英、美勸降下,也加緊了他的妥協投降和反共活動。

蔣介石想投降,就必然要反共,這是一條規律!陳毅歷數了近幾個月來所發生的山東博山慘案、河北深縣慘案、湖南平江慘案、河南確山慘案等情況。

他說,這股反共的逆流已經發展到我們這裡。

一個多月前,在國民黨江南行署冷欣的支持下,鎮江縣長梅芳等制造了『馬峰事件』,殺害了我新四軍老二團特務營營長馬峰等八位同志,並解除了特務營的武裝。

可以預見,一次新的反共高潮正在很快地向我們壓過來!這是非常嚴重的考驗啊!大家必須提高警惕!黨中央最近提出的口號是: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

這是我們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為了完成這一新的任務,我們必須統一指揮,加強部隊的戰鬥力。

江南指揮部決定,『江抗』二路和挺進縱隊合編。

這是革命任務的需要。

『江抗』的老幹部多些,『挺縱』的老幹部少些,部隊合編以後,可以調整一下,統一配備。

新老幹部、地方幹部和外來幹部必須很好團結,團結就是力量。

要防止外來幹部看不起地方幹部、地方幹部看不起外來幹部的現象。

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同時也要防止敵人的挑撥離間。

這樣,我們相信任務一定能夠順利地完成!

劉炎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上宣佈了新四軍軍部對『江抗』二路與挺進縱隊合編後主要負責幹部的任命:由管文蔚擔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葉飛任副司令員,張開荊任參謀長,陳時夫、吉洛(姬鵬飛)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

部隊下轄四個團:一團團長兼政委喬信明,參謀長廖政國,政治處主任李一平(呂平);二團團長徐緒奎,政委何克希,參謀長廖昌金,政治處主任楊浩廬;三團團長梅嘉生,參謀長張福前(張震東),政治處主任劉文學;四團團長韋永義,參謀長焦勇,政治處主任鮑志椿。

當時徐緒奎的二團還在蘇南,梅嘉生的三團已在江北。

會後,陳毅又找我們幾個主要負責人簡單地談了一下,要我們抓緊時間將部隊合編好,並再一次強調在我們負責同志之間要加強內部團結。

陳毅說:『團結是黨內的一個重要原則,凡是注意團結的,不論敵人如何強大,都是可以戰勝的。

反之,不論你部隊如何堅強,也是容易被敵人打敗的。

歷史的教訓太多了,就是三年遊擊戰爭,也有不少這樣的教訓。

你們必須十分注意這個問題』

這時,打入鎮江敵軍內部的同志獲悉:國民黨特務已將葉飛率『江抗』主力向西到揚中的消息,通過偽軍透露給了日軍。

日軍已在京(寧)滬線上集結部隊,準備大規模『掃蕩』揚中及江北沿江地區。

所以我們兩個部隊宣佈合編後,即先後渡江北移,以跳出敵軍『掃蕩』圈子。

對這次大『掃蕩』的到來,我們是有準備的。

兩個多月前日機飛來揚中偵察,在老郎街西南的大竹園旁,被我『挺縱』五支隊張經秀部下的一連某戰士用步槍擊中要害,飛機掉在三茅鎮附近的江邊。

張經秀命令一連連長彭壽生、指導員肖治平率全連趕去處理這架敵機。

他們擊斃開機槍反抗的敵機駕駛員兩名,繳獲飛機上機槍一挺及不少儀器用品,並炸毀了這架敵機。

敵艦兩艘、敵機八架趕來救援,又被彭壽生部擊退,且使兩架敵機側翼中彈。

次日,敵艦又來,敵人登岸後拖走了兩具駕駛員屍體,並縱火焚燒安棣、港東棣等村民房。

我部隊趕到,敵倉惶逃遁。

事後,我命彭連長派一個排將戰利品送過夾江,交一支隊司令部。

陳毅發來賀電,嘉獎作戰部隊。

由於揚中地處大江之中,又是我主要根據地,敵知我主力大部在這裡,非動用海空軍配合不行。

因此,估計其來勢必猛,亟待對付。

其時,我們部隊雖已宣佈合並,大調整的方案也初步研究就緒,但面臨敵人的大規模進攻,具體整編已經來不及了。

於是決定留下『挺縱』參謀長張開荊、四團參謀長焦勇和他的一個營與揚中李培根、朱永山、施光前等率領的地方武裝一起,堅持原地鬥爭,其餘部隊立即北渡。

『挺縱』參謀長另由張藩接替。

徐緒奎的二團來不及過來,仍留蘇南活動。

我『挺縱』主力離開揚中後,敵人的大『掃蕩』就開始了。

海、陸、空軍二三千人,實行對揚中的封鎖、包圍。

江面上戰艦、汽艇,天空中五六架飛機,輪番進攻,來勢十分兇猛。

張開荊、焦勇等率部經過連續一月左右的殊死戰鬥,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太大,而揚中地方狹窄,回旋餘地太小,不得不突出敵人的封鎖,包圍,撤往丹北。

在蘇南的原『挺縱』六支隊也歸張開荊指揮,在蘇南開展遊擊戰爭。

揚中的老郎街、八字橋為敵攻占,揚中縣城淪陷。

但是李培根、朱永山、施光前等仍堅持在揚中,廣大鄉間還在我地方遊擊隊的控制之下。

我軍南北往來,則改為以新老洲作跳板。

十二月,我『挺縱』主力隨司令部移至江都縣境內之吳家橋一帶,開始整編部隊。

正式將部隊的原建制打亂,重新整編,連以上幹部統一作了調整。

整編後,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一步,成為新四軍的主力之一。

我因為過去長期搞白區地下工作,雖然讀了一點軍事書籍,但是戰鬥實踐經驗很少,軍事指揮上主要靠葉飛和張藩。

這方面他倆都比我強。

他倆都是經過長期戰爭鍛煉的、經驗豐富的戰將。

政治工作主要靠陳時夫、姬鵬飛等同志。

部隊整編完成後,就在昊家橋、大橋、嘶馬、網子橋一帶進行軍政訓練,並開展對敵遊擊戰爭。

陶勇、盧勝率領他們的部隊(主要是朱傳寶的一個營)進入儀征以北月塘集一帶後,積極向日偽軍發起進攻。

兵力雖然不多,但仗打得很好,在蘇皖邊區站住了腳跟。

這段時間,中原局反復研究華中的發展方向等問題,認為華中新四軍面對日偽背靠頑固派的軍隊,向西發展必受國民黨的限制;而向東發展蘇北,則可以背靠山東八路軍,依托江湖河海。

廣泛開展遊擊戰爭,擴大華中抗日根據地,最有希望的地區是蘇北。

這是新四軍戰略突擊方向,應集中力量,加快步伐,大發展。

黨中央為了加強黨在華中地區的領導,已派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化名胡服來到皖東。

張雲逸等領導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也跟劉少奇一起到了安徽省定遠縣的藕塘集。

劉少奇一路傳達黨中央關於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和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的指示。

他把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思想講得非常深入淺出。

他說:『打鬼子不但要有槍,而且要有家。

這個家就是根據地。

要建立民主政權』這一思想對於華中抗日鬥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九四0年二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為了加強蘇皖支隊的力量,以爭取和中原局取得更多的直接聯系,陳毅、粟裕命令我『挺縱』第三團的一、三兩營由梅嘉生、張震東率領西進天長、六合、儀征地區。

接到命令後,梅、張即帶三團團部及兩個營,經葛家大莊進入湖西地區,很快在儀征、六合兩縣交界處與陶、盧部隊會合,正式加入蘇皖支隊的序列。

兩支部隊會師合編後,蘇皖支隊的領導機關也作了充實、調整:陶勇任司令員,盧勝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梅嘉生任副司令員,張震東任參謀長,吳載文任政治部副主任。

蘇皖支隊下轄三個營和一個特務大隊。

原新四軍二支隊四團二營為一營,營長黃才勝,教導員薑茂生;原挺進縱隊三團一營為二營,營長朱傳寶;原挺進縱隊三團三營為三營,營長郭明生。

他們與淮南津浦路東的新四軍五支隊密切配合,在蘇皖邊境地區打開了新的局面。

三月初,施光前帶了三十多人從揚中四墩子過江,經姚家橋、於大港偷渡來到大橋。

施光前向我匯報揚中的鬥爭情況說,張(開荊)參謀長離開揚中不久,江南指揮部派老四團一營教導員陳桂生和該營三連連長王祥帶了一個連到揚中打遊擊。

揚中的情況又開始好轉。

原揚中工委已正式改為縣委,李中任書記。

同時,還成立了揚中縣人民抗敵委員會,李培根任主任,朱永山任副主任。

地方武裝搞了四個別動隊。

縣委派他籌建揚中縣警衛隊,因缺少槍支彈藥,李培根命他來找我,請求解決一部分武器。

施光前等帶了部分槍支彈藥回到揚中,組織了幾十人的縣警衛隊,逐步在鬥爭中發展壯大,到抗戰勝利時已達千人,成立了揚中縣獨立團。

揚中是我軍南北聯系的跳板,在地理位置上有特殊的作用。

這塊地方之所以能堅持下來,當地的許多同志是作出了貢獻的。

李培根原名李榮明,是當地人,一九三八年參加我新四軍挺進縱隊,同年入黨。

次年春,擔任『挺縱』戰地服務團團長。

『挺縱』第一次打揚中時,他就帶領戰地服務團到揚中宣傳抗日,播下革命的種子。

『挺縱』退出揚中後,由他聯系領導揚中的抗日群眾。

二次打下揚中後,他就留在揚中做黨、政、群眾工作,成績卓著。

後來擔任過揚中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等職。

一九四一年初以身殉國。

這是永遠值得懷念的一個好同志。

三月十九日,韓德勤趁羅炳輝率新四軍五支隊主力去津浦路西作戰的機會,以八個團的兵力進犯我淮南半塔集。

半塔集系我路東新四軍五支隊領導機關駐地。

劉順元、郭述申、周駿鳴、張勁夫、方毅等均先後集中於此。

那次,隻有少數部隊固守待援,情況危急。

劉少奇從定遠給我『挺縱』發來急電,要我們派部隊去支援。

當即由葉飛率兩個團星夜西馳。

葉飛從漢澗一路打過去,在馬家集殲滅頑軍獨立旅一個營。

半塔集守衛部隊頑強戰鬥,激戰多日,仍巋然不動。

這時,羅炳輝率主力東援,葉飛帶的『挺縱』主力,陶勇帶的蘇皖支隊也相繼趕到,終於打垮了韓德勤部翁達獨立六旅的猖狂進攻,合殲頑軍千餘人,殘敵倉惶逃遁。

在葉飛率『挺縱』主力西援半塔集的同時,我們抓緊開展地方工作。

抗戰開始以後,直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日軍由於兵力不足,隻注意正面戰場,在江北的敵後地區,隻占領少數沿江的大、中城鎮,駐軍不多。

偽軍數量也很少。

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則驚慌失措,先從鎮江逃到淮陰,以後又從淮陰逃到興化。

從京(寧)滬沿線潰退到江北的散兵遊勇,散處各地,一套便衣就可以換一條槍。

蘇北沿江地區又是土地革命時期紅十四軍活動的地區,黨的影響還在。

抗戰開始以後,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情緒高漲,許多愛國青年和從國民黨監獄中出來的共產黨員到處尋找黨的組織,卻總是很難找到。

如果當時黨能夠派遣大批幹部到這一帶恢復並發展黨的組織,建立群眾抗日武裝,進行遊擊戰爭,肯定情況會大不相同。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喪失了時機。

一九三八年八月,在上海的江蘇省委陸續派少數同志,如唐守愚、陳偉達、吳佐成等到南通一帶組成江北特委。

後來又派來趙毓傳、鐘民、洪澤、周一峰等同志到那一帶開展黨的工作。

這些同志在復雜的環境中艱苦奮鬥,作出了貢獻。

一九三九年初,陳毅指示要『挺縱』負責開辟江都、泰縣、泰興、靖江一帶的地方黨的工作。

因此,『挺縱』一到達吳家橋地區,即由『挺縱』三支隊政治處主任惠浴宇負責重建地方黨的組織。

惠浴宇很快在江都、泰興、泰縣發展了黨員,建立了這幾個縣的工作委員會,分別由陳揚、·金求真、俞銘磺等負責。

五月,陳毅到蘇北視察,決定成立蘇北工委,指定惠浴宇為書記。

不久,工委改為蘇北臨時特委,幾個縣的工委改為縣委。

蘇北工委還先後在大橋、昊家橋、網子橋等處,舉辦了長江軍政學校、黨員訓練班,並先後在陳文、陳玉生、顏秀五等部隊建立了黨的秘密組織。

秋天,曾山送韋一平到『挺縱』,蘇北工委又正式改為蘇北特委,韋任書記,惠任副書記。

這時,江北特委領導下的南通、如皋、海門、啟東等地的黨組織,也陸續與我『挺縱』黨委建立了聯系。

這些同志一年多來的艱苦努力,為我『挺縱』進一步開辟和發展蘇北沿江地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打下了初步基礎。

然而,『挺縱』剛到吳家橋時間還不長,徐緒奎的二團在蘇南,梅嘉生的三團兩個營已到蘇皖支隊,另兩個團又西開增援半塔集,基本上抽空了,留在吳家橋的隻剩下縱隊機關、教導隊和一個營左右的部隊,共不足一個團兵力。

我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地開展工作,主要是因為對二李的工作做得好。

如果不是爭取了二李的諒解和合作,葉飛西援就不能沒有後顧之憂,我們留下工作也必會碰到極大的困難。

三月底,中央軍委指示:蔣介石的反共『磨擦中心將移至華中』,『華中之皖東、淮北、蘇北』將『成為頑方必爭之地』。

毛澤東也明確指示:整個蘇北、皖東、淮北為我必爭之地,華中是我重要的生命線。

此時,東南局書記項英擔心發展蘇北會破壞統一戰線,堅持『先求解決江南問題』;同時,他在與顧祝同談判中迫於對方壓力,一再要求將葉飛、陶勇兩個團調回江南。

劉少奇、陳毅堅決反對,據理力爭,中央明確表態否定了項英的意見,通知項英停止與顧祝同談判,並命陳毅迅速啟用電臺直接與延安通報。

過了一個月左右,我們又迭次接到情報:日軍進攻揚中,未能找到我『挺縱』主力決戰,原定要消滅我軍的目的沒有達到,因此受到上級的申斥。

現正再次集結部隊,準備從三江營、口岸、揚州、仙女廟分路合圍,『掃蕩』以吳家橋為重點地區,企圖消滅我『挺縱』部隊於通揚運河以南、泰興縣的口岸以西、仙女廟以東范圍內。

情報一次比一次緊急,部隊不在身邊,又不能以『空城計』退敵。

我一面向陳毅、粟裕報告,一面和葉飛聯系,請他率部速回。

五月中旬,葉飛率『挺縱』主力回到了吳家橋。

部隊未能休息,立即進行緊張的戰鬥準備。

十七日,敵人分幾路開始大『掃蕩』。

先是飛機數架盤旋偵察,接著就是猛烈的炮火轟擊。

我們估計敵進攻部隊的兵力共有千餘人,其中日、偽軍各半。

我『挺縱』部隊,先由喬信明、劉先勝等率領其部抗擊敵寇,後張藩也帶了一部分部隊趕到,投入戰鬥。

激戰竟日,殺傷敵人頗多,我軍也有傷亡。

是日,我伏擊部隊還消滅了日軍一支軸重隊,繳獲各種武器近百件和大批彈藥、軍用物資。

為了防止敵人分進合擊,當晚我『挺縱』留下少數地方武裝堅持,主力跳到外線。

在敵人『掃蕩』前夕,我們曾與二李聯系,二李同意和我『挺縱』配合作戰,共同粉碎日偽這次『掃蕩』。

但是,在我『挺縱』與日、偽軍接火後,李長江卻一槍未放,就把部隊撤走了。

我考慮其中可能有問題。

部隊跳出包圍後,移到通揚運河以北的楊家橋、朱景營、野田莊一帶休整,這裡是二李防地。

『掃蕩』結束後,我帶了一個警衛排,夜渡運河南去了解情況。

日偽軍在大橋、吳家橋周圍地區『掃蕩』了三四天,挨村挨戶搜索,抓了一些人,燒了一些房屋,但始終沒有侵入二李防區,也沒有和二李的部隊發生任何沖突。

看來日偽和國民黨軍隊之間是有默契的,即使是中間勢力,也不例外。

敵人封鎖了長江,『掃蕩』了幾天後,即各自撤回他們的據點。

大橋、吳家橋、嘶馬一帶,均未設置據點。

凡被敵寇蹂廂過的地方,村莊都是死一般寂靜。

群眾受到摧殘後,情緒低落。

拂曉前,我返回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