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建雲
#
對自己狠一點,對他人好一點
到了初高中階段,不少孩子情緒出現問題,逆反、暴躁、易怒、焦慮、抑鬱、甚至自殘。
之所以如此傷害自己,是因為方向感不明確。
什麼是方向感?
我一定要去的地方。
無論風霜雨雪、萬水千山,即便饑寒交迫、露宿風餐,也要達到的地方。
有了明確的方向感,才會有堅強的意志和不敗的決心。
有些被老師批評幾句就跳樓的孩子無非是方向感模糊,不知道為誰學習罷了。
還以為學習是給老師面子,你說我,我就跳樓給你看。
如同你請我來給你們家免費幹活,你卻態度不好,對不起,我不幹了!
我一直覺得奇怪,現在孩子有膽量傷害自己身體,卻沒膽量日夜苦讀,活出個英雄模樣給你看!
說到歸其,還是方向感不強。
不知道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達到那個美好、神聖和光榮的境界,而大多數,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考個大學混口飯吃。
所以覺得老師的批評是生命裡最不能容忍的事兒。
這一下子就完了。
如同一隻狗的理想就是多吃幾塊骨頭,當他發現自己的那一份骨頭被另一隻狗給吃了,便咬牙切齒、打滾撒潑、氣急敗壞,最後決定,我死去!
而老虎、獅子的目標是統治整個山林,哪裡還去計較三隻兔子、一隻黃羊的得失。
受不得苦,受不得批評,受不得冤枉,受不得羞辱都是方向感不強,事業心不大。
解決的方法就是給他方向感,給他事業心。
方向感和事業心要從小培養,每個孩子都會活成父母嘮叨的樣子。
但父母的嘮叨本身就不高級,不明確。
大多是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娶個好媳婦,嫁個好人家,混個好臉面。
家長的教育任務沒有別的,就是給孩子一個遠行的理由和上路的決心。
歷史以來,除了顏回,沒聽說誰被學習累死,隻是大多人累死也不學習。
自然就沒志氣,沒方向,沒目標。
志氣、方向、目標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只要在人的身上一開啟,就會有無限的勇氣和戰勝險阻的信心。
這就是《大學》所講的『止於至善』。
至善,就是最高級別,最高境界的善。
這個『善』相當於一個人最純粹的理想高度,用畢生的精力、甚至不惜生命去實現它。
止,可以理解為停止,或者居住。
就是一生都想居住在那個崇高、美好的房子裡,那房子的名字叫:至善。
譬如西漢大臣蘇武。
出使匈奴後被扣押,要求其背叛漢朝,臣服單於。
最初,單於派往來於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大臣衛律向蘇武遊說,許以豐厚的奉祿和高官,遭蘇武嚴辭拒絕。
匈奴見勸說沒有用,決定用酷刑。
當時正值嚴冬,天上下著鵝毛大雪。
單於命人把蘇武關進一個露天的大地穴,斷絕提供食品和水,希望這樣可以改變蘇武的信念。
蘇武在地窖裡受盡了折磨。
渴了吃一把雪,餓了嚼身上穿的羊皮襖,冷了就縮在角裡與皮襖取暖。
一段時間,單於見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隻好把蘇武放出來了。
單於知道無論軟的還是硬的,勸說蘇武投降都沒有希望,但越發敬重蘇武的氣節,不忍心殺他,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於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
臨行前,單於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放羊,什麼時候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你的大漢去。
蘇武被流放到了貝加爾湖邊,發現這些羊全是公羊。
在這裡,單憑個人的能力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
十幾年來,當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於已去世了,漢武帝也死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繼任皇位。
公元前85年,匈奴起了內亂,單於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要求和好。
漢昭帝派出使者來到匈奴,要求放回蘇武。
匈奴騙使者說蘇武已經死了。
第二次,漢朝又派使者到匈奴去。
與蘇武一起的使臣常惠買通了單於的手下人,私底下跟使者見面。
使者明白了底細,就嚴厲地責備單於說,我們皇上在上林園射下了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拴著一條綢子,是蘇武親筆寫的一封信。
他說他在北海放羊,您怎麼可以騙人呢?
單於聽了嚇了一大跳,說,蘇武的忠義感動飛鳥了!
自此,蘇武回國。
出使時剛四十歲,在匈奴受難十九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終於回到京城長安,百姓出門迎接、列隊歡迎,為這個民族英雄喝彩!
蘇武為什麼有如此堅定的意志?
就一個理由:方向從未迷失,目標極為明確。
這樣的故事應該多給孩子講,幫助孩子樹立『至善』的志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才可以堅定不移、站穩腳跟,不被手機遊戲帶得迷失,這就叫『知止而後有定』。
有了堅定和穩定,心才能靜下來。
心不靜的人永遠不會有成績。
慌張、忙碌、馬虎都是心不在焉的表現。
所以要動機純正,心不妄動,這就叫『定而後能靜』。
如此一來,就會身心安詳,從容有度,收放自如,動靜相宜。
此乃『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這一系列過程如同在春天種下種子,歷經春夏,澆水、施肥、除草後,才達到秋天的收獲果實。
這就是『慮而後能得』。
得到什麼了?
至善的境界。
那是心中之美好,一生之所願,奮鬥旅程裡的一束光。
照亮心靈,生命,照亮家人,照亮世界!
原文選自《傳習錄·卷上·陸澄錄72節》:
問: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則不為向時之紛然外求而志定矣。
定則不擾擾而靜,靜而不妄動則安,安則一心一意隻在此處。
千思萬想,務求必得此至善,是能慮而得矣。
如此說是否?
先生曰:大略亦是。
作者簡介
張建雲作家、學者、全國婦聯家庭建設專家智庫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版權聲明:除原創文字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