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之戰:清軍陣亡一千餘人,十幾位將領殞命。《網路歷史》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阿瓦之戰,主帥明瑞剪斷頭發,讓仆人帶回家,然後在樹下自縊而死。

此戰,清軍總兵以上將領殞命十餘人,一千多精兵陣亡沙場。

1756年,明瑞以副都統身份遠征西北,協助兆惠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立下赫赫戰功。

帕米爾高原上的決戰,大小和卓的兵力戰優勢,雙方激戰數月,不分勝負。

明瑞則率兵攀登懸崖,從側後突襲,霍集占潰逃,中亞各國無不聞風喪膽。

平定大小和卓後,明瑞率兵駐守西域,擔任伊犁將軍,位列封疆大吏,主管西域的政務、軍務、民事,地位很高。

1764年,大小和卓的部將賴和木圖拉率兵起義,攻打天山南路、北路。

明瑞率兵討伐,以阿桂為前鋒,再次將對手擊敗,在帕米爾高原上將賴和木圖拉斬首。

明瑞能征慣戰,又是傅恒與孝純賢皇後的侄子,因而深受乾隆賞識。

誰知,因乾隆判斷失誤,盲目樂觀,導致明瑞的阿瓦之戰中殞命,著實可惜。

1762年,明瑞還在駐守伊犁,西南方向的緬甸貢榜王朝就不安分了,他們不但攻打暹羅《泰國》,還入侵西南,與清朝叫板。

緬軍北上,雲貴總督劉藻不當回事,認為他們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

緬軍從邊境撤退後,劉藻派兵追擊,活捉5人,便以大捷上奏乾隆。

劉藻的無知,很快就迎來災難,緬軍再次北上時,清軍一敗塗地。

乾隆下旨斥責劉藻,說他欺君罔上,劉藻很慚愧,自縊而死。

劉藻死後,楊應距擔任總督,第二次出兵,結果還是慘敗,楊應距被捉拿回京師處死,以儆效尤。

1767年,乾隆讓兵部尚書明瑞兼任雲貴總督,率25000兵馬南征,試圖一舉消滅貢榜王朝,然後設郡縣管理。

此次出征,八旗兵3000人,綠營兵22000人,所用民夫10萬,隨軍行動的牛羊馬總計8萬頭,作為補給之用。

1757年,乾隆閉關鎖國以來,對外界不了解,區區25000兵馬,自然是搞不定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吞並暹羅、老撾,是中南半島上的霸主。

乾隆還讓兩廣總督給暹羅國王送信,若是貢榜王朝的首領逃到暹羅,立刻將其擒拿,著實搞笑。

乾隆盲目自信,對局勢不了解,讓明瑞失去了判斷能力。

明瑞看來,緬軍就是一般的賊寇,八旗鐵騎南下,無不聞風喪膽,況且大清處在盛世,國力雄厚。

1767年,明瑞分兩路出兵,自己率17000精兵直取貢榜王朝的京師阿瓦,走木邦大道,是為南路。

大將額爾景額率8000兵馬為北路,從鐵壁關出征,攻打新街,然後與南路軍匯合,一舉奪取阿瓦,建立戰功。

出征不久,額爾景額身體不適,受不了叢林濕熱的生活,病逝軍中。

乾隆讓其弟弟額爾登額率兵,擔任北路軍主將,結果坑死了明瑞。

明瑞出兵時,緬軍主力尚在暹羅,卻也調遣部分兵馬回援阿瓦。

明瑞以八旗兵為前鋒,一路所向披靡,連克緬軍營壘;緬軍招架不住,退守蠻結,等待增援。

緬軍擅長防守,但野外決戰不是八旗的對手,故而堅守不出。

明瑞以火炮轟擊緬軍營寨,攻取第一寨,卻在第二道防線遇到阻力。

此時,貴州藤牌兵王連,看到緬軍柵欄邊有一些木塊,便從此處翻越柵欄,在緬軍中橫沖直撞,斬殺二十幾人,然後打開柵欄,迎接清軍。

史載:『有貴州兵王連,舞藤牌入陣,眾從之,縱橫擊殺,斬首二十餘,俘三十餘,賊遁走』

蠻結之戰,緬軍陣亡2千餘人,被俘虜3千。

捷報傳來,乾隆大喜,冊封明瑞為一等公爵,王連從小兵直接提拔為遊擊,成為中級將領。

明瑞乘勝追擊,直抵阿瓦郊外,卻遇上了麻煩。

清軍出征時,僅攜帶2個月的糧草,物資、彈藥、弓箭,都已消耗殆盡。

緬軍不出來作戰,采取堅壁清野戰術,清軍消耗不起。

明瑞決定撤軍,緬軍則跟蹤追擊,卻拒絕與清軍決戰,而是不斷襲擾,讓對手吃不消。

明瑞撤退途中,趁著緬軍不注意,在蠻化突然發起攻擊,斬殺一千餘人。

清軍損失不是很大,但總兵李全中槍,陣亡沙場。

清軍的勝利,卻無法挽救敗局。

此時,緬軍攻取木邦,主將珠魯訥自盡,總兵胡大猷、胡天佑戰死,明瑞從木邦退回雲南的計劃破產。

乾隆讓納額登額增援木邦,進而南下救援明瑞。

誰知,納額經額畏懼緬軍,直接退入鐵壁關,坐視明瑞孤軍奮戰。

緬軍從北路、木邦、老街調兵,又從陷落調回精兵強將,以5萬兵馬圍攻明瑞孤軍,局勢岌岌可危。

為了主力安全,明瑞親率800八旗兵斷後,讓哈國興、常青率主力先行。

800八旗死磕5萬緬軍,全部陣亡沙場。

大將拉豐阿中彈身亡,都統觀音保不願成為俘虜,用最後一支箭刺穿喉嚨。

明瑞身受十餘處傷,策馬行走20裡,在樹下自縊而亡。

臨死前,明瑞剪斷頭發交給仆人,回去向皇帝交差;明瑞死後,仆人用樹葉將其掩蓋,然後策馬逃回雲南。

明瑞自盡而亡,清軍主力則安全回到國內。

乾隆大怒,將額爾登額逮捕入京,凌遲處死;北路軍大將,雲南提督譚三格被斬首。

接著,乾隆繼續調兵,讓傅恒掛帥,雙方打得筋疲力盡,都各自罷兵。

傅恒不適應濕熱氣候,染上重病,在前線隻能臥床指揮戰鬥,回京後病逝。

參考書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