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平谷
有態度 有溫度 全區都關注
本期編輯:飲冰子
平谷老村大姓起源品讀
姓氏是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標志和符號,中華姓氏文化博大精深。
平谷絕大部分大姓家族是明代和清代移民而來。
平谷區檔案館優選區內千餘份田房契約資料和家譜資料征集進館,並由收藏家李潤波先生初步探究整理,以田房地產契約裡的姓名為線索,解讀部分老村大姓的繁衍脈絡,旨在通過深入挖掘史料,傳承弘揚平谷姓氏文化,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設,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創建。
《故紙留聲》欄目選擇挖掘記錄的平谷大姓家族姓氏起源進行線上展示,請大家在線品讀,並希望讀者提供家譜新線索,以便對平谷民生史料進行深入研究。
夏各莊鎮安固村
大姓家族姓氏起源
安固村熊姓始遷祖為熊思,順治元年《1644》由廣東開平遷來,落戶安固。
二世祖熊坤、三世祖熊大有,四世祖熊兆雲、熊兆祥,五世祖熊建,字望山,號文傑。
熊建有四子:長子熊朝幹、次子朝禎《少亡》、三子朝佐《家譜註為嘉慶丙子科進士,查老縣志為道光乙酉年歲貢》,四子朝甫《無子》。
七世以下人口日繁,此不詳述。
熊家在安固有東熊西熊之稱,東熊居住在村街心的東部,1988年統計有80多戶,西熊在村西部,有百餘戶。
緣由是200多年前的熊兆雲、熊兆祥那一支將其父熊大有屍骨遷移到西墳立為『明堂』,故後輩稱西熊。
先祖立遺囑各輩取名按照七字詩順序,共三首,第一首:思坤大兆建朝龍,顯英剛《開或自》萬世宗。
第二首:忠厚傳家承衍慶,昭明廣繼永登庸。
第三首:金木水火陽光土,宇宙天地日月星。
根據三首取名詩句內容判斷,應該是近代形成的。
因為民國地契中有『熊寶路、熊滿賀』名字,沒按譜走。
道光元年地契有『熊朝斌』名字,也沒在朝字輩譜中。
老縣志有『熊輔周,字渭濱,安固莊人,光緒年間投入直隸統軍充弁,隨冠帶尹德盛赴朝陽攻剿,保升哨官,後改編熱河巡防軍,歷升管帶官』也沒按譜排字。
可見熊家家譜上邊還有很多缺失。
安固陳姓是清代乾隆年間因收租而從張各莊分過去一支,從老地契中可以看到光緒以後的三輩,即單字的:陳坤、勛、秀、喜;雲字輩陳志雲、作雲、力雲、廣雲、永雲、彩雲;崇字輩有陳崇理。
安固張家有兩支,其中以中部即原第八生產隊張姓為大宗。
因有家譜可尋,得知其準確來源。
始遷祖張瑾,坊三甲民人,順治年間由楊各莊遷到安固,因家族較為富庶,且有文化,乾隆元年《1736年》始立家譜。
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在安固莊南立墓。
祖墳的始祖為張瑾。
二世張朝鳳、張岐鳳。
張岐鳳曾於乾隆年間被授『鄉飲老賓』。
所謂『鄉飲老賓』也稱『鄉飲耆賓』,是清代一種尊老制度,每歲由各州縣遴訪年高、有聲望的士紳聚餐,首為賓,次為介,又次為眾賓,詳報督撫,於中秋節舉行鄉飲酒禮。
清代200多年間,平谷縣被州府舉薦為『鄉飲耆賓』殊榮的,僅知有二人,一是賈名伸父親賈國傑,再一個就是安固張岐鳳,被恩賞壽杖、銀牌等。
張岐鳳之下是張侖、張巖。
張侖無後代。
張巖下名士、名皕、名才、名顯、名卓等共五位。
張名顯以下長門下傳依次為張維鵬、張好平、張有先、張廷樞、張夢清、張奎、張勝華。
四世張名士之下德鵬、起鵬、成鵬。
起鵬過繼給名卓,到六世好謨無子而終。
德鵬下好學、好勤、好爵、好生。
好學子三:榮先、進先、永先。
永先後三子:廷桂、廷槐、廷樞。
廷樞三子,夢清、夢蘭、夢英。
張夢英下為張任,張任次子殿華《68歲》。
安固張家先祖尋跡:平谷城內的張家為土著,金代張格後人。
明永樂年間被編為坊郭社第三甲,還有一支遷到楊各莊。
順治年間楊各莊張家又分出一支到安固置地落戶,另一支遷到夏各莊,也是乾隆元年《1735年》在村南設立祖墳。
城關的土著張姓與金代轉運使張格有關。
張格,金章宗初期的京畿轉運使,三品,在中都《北京》任職,專門負責漕運事宜《食邑萬戶》。
明初,張格後人張仲文曾在西瀝津北《原平谷磚瓦廠為核心地帶》購置土地數頃,自家出人管理。
明代負郭屯張溥即張仲文孫,張格八世孫,正統進士,曾任工部主事,管呂梁洪閘,後升任工部郎中、重慶府同知。
安固、楊各莊張姓即張溥後人。
供稿:平谷區檔案館
梁景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