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書,提出很多計謀,比如,捭闔術,反應術,內揵術、抵巇術、飛箝術等,雖然在第七篇才提出揣情術,但是鬼谷子認為揣情術是最基本的術,如果你不懂得揣情術,那麼就算你有古聖先賢的智謀,也將一無用處。
鬼谷子原文說:『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之。
此謀之大本也,說之法也』
翻譯過來就是說:所以,即便有古時候賢主的治國理政經驗方法、聖賢智士的謀略,若是沒有揣情之術,也無法揣測那些隱藏的東西、看清事實本質、無法有效實施策劃。
揣測之術,是策略的根本,也是遊說的基本法則。
鬼谷子畫像
那什麼是揣情術呢?
揣情術包含『量權』和『揣情』兩個方面;所謂『量權』,其實也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具體包括一個國家人口多少、財富有多少、地形險易,君臣親疏、天時吉兇等,以此為基礎制定計謀。
所謂『揣情』,就是揣度度、琢磨君主的心理狀況,從而決定遊說的方式。
用現在的話來說,揣情術,一方面要審查分析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的客觀情況,即客觀因素;另外一方面,還要考慮相關人員的心理訴求,即主觀因素。
鬼谷子畫像
為什麼說揣情術是謀略的根本,是遊說的法則呢?
鬼谷子說:『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
意思是說:如果對各個諸侯國的綜合實力都不熟悉,那麼就不知道諸侯國中有誰強、有誰弱,也不知道各個諸侯國內部哪些地方有優勢、哪些地方是劣勢,就不能準確判斷各諸侯國在當下形勢中的地位輕重;若對諸侯國君的心理揣測不準確,則不知道對方內心暗藏的真實想法,以及他在外界形勢變動時的內心反應。
鬼谷子畫像
隻有在充分分析和估計世界大勢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設計策略;隻有充分揣測和把握對方內心的情況,才能說動他人接受我們的意見。
『量權』和『揣情』兩者不可缺。
《荀子·正名》說到,憂心如焚的人,『耳聽鐘鼓之樂而不聞其聲』;可以看出,能否打動動人,不單純的音樂是否美妙、動聽,更重要的是受眾的心情。
同樣道理,他人是否接受我們的建議,也不完全在於我們的建議是否正確。
比如,你和領導有爭論,在公共場合下,你的主張越是正確,領導越沒有面子,領導越不會采納你的建議,或者即使采納你的建議,也是非常不高興的狀態下接受,對你一定造成不利影響。
鬼谷子就把『得情』放在第一位;他說∶在情況尚未明朗之前,就去遊說的人,一定會失敗;在未能掌握實際情況之前,就去遊說的人,必會受到批評。
隻有知道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遊說方式,自己計謀才會被人接受。
歷史上鬼谷子的兩個徒弟張儀、蘇秦也因為沒有懂得『揣情術』而吃過大虧。
張儀
張儀一開始遊說的是楚國,因為楚國的強大,有吞並周王朝的野心,張儀就入楚謀求發展。
但他不清楚楚王是一個剛愎自用,喜好武力,不重視遊說策士,因此,張儀在楚國好幾年,一直未被重用,一貧如洗,生計都不保;後來還被楚國丞相說他偷了碧玉,被鞭打數百下,還將張儀趕出了楚國。
蘇秦一開始以連橫術遊說秦惠王,蘇秦對秦國的地理位置、國情等都非常了解;他對秦惠王說:秦國處於西部邊境,北有崤山、函谷關的阻隔,南有巫山、黔嶺的屏障,退可守,進可攻;秦國境內田地肥潤饒盛,民眾殷實富足,戰車萬輛,勇士百萬,為稱霸天下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蘇秦提出的主張也很有吸引力,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蘇秦
蘇秦遊說時,秦孝公剛去世,誅殺了變法改革的商鞅,保守勢力復燃,秦惠王的第一心理訴求先是穩住秦國,蘇秦用建立帝業、稱霸天下的主張來遊說,自然得不到秦惠王的重用。
從蘇秦和張儀兩個的案例可以看出,師兄兩對『量權』和『揣情』都不夠徹底,大多偏重『量權』,而沒有『揣情』,所以失敗告終;兩人以此為戒,最後,張儀為秦國丞相,蘇秦身掛六國相印,一人怒而諸侯懼,功成名就。
所以,揣情量權是謀略的根本,是說服對方的基本法則。
如果不會揣情術,世間任何計謀,都隻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際用處!
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量權』?
用什麼方法來『揣情』?
雲夢君下期繼續和大家分享鬼谷子智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