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壓制北宋的契丹人,如今是哪個民族?或許你難以置信。《網路歷史》

中國史上的北方遊牧民族雖然打起仗來非常強悍,但存在的時間都並不長,所謂『胡虜無百年之運』,沒有哪個遊牧民族可以存在上百年。

這不僅是因為遊牧民族惡劣的生存環境,更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敵人是強大的中原王朝。

但在漫長的歷史中,卻有一個朝代打破了這種現象,它就是北宋時期的遼國。

遼國由契丹人建立,但存在感卻很低,因為北宋王朝的存在,遼國並不是正統的朝代。

可是它和宋朝相比究竟差了多少?

又或者說,其實並沒有太多差距,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遼國的地位是不是和中原王朝能夠平起平坐呢?

北宋每年向遼國輸送三十萬兩歲幣才換來百年和平,足以見得契丹人對於中原漢人的強大壓迫感。

契丹人是怎麼做到讓自己建立的遼國能夠維持上百年,而當年的契丹族,現如今又身在何處?

契丹族發源於東北遼河平原,這裡不僅水草肥美,是遊牧民族的天堂,更重要的是,遼河平原還能耕種和漁獵。

以往的遊牧民族之所以生存環境惡劣,是因為無法耕種,但現在既能耕地又能漁獵,生存空間大大提高。

在保證日常溫飽的同時,才有餘力發展經濟和軍事,恰好契丹人的出現,又趕在中原王朝的衰落期,在漢人對東北地區的掌控逐漸乏力時,契丹族就像是生長在縫隙的野草一般,逐漸壯大。

但在當時,東北地區就是窮鄉僻壤,想要在此建立一個朝代實屬不易,僅憑這些遊牧民族恐怕難成氣候,耶律阿保機也深知,想要建立遼國,就必須借助中原漢人的力量。

由於中原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東北,耶律阿保機趁機收納了許多有識之士,在遼河平原建立了第一座城市,龍城,這是契丹人實現王朝的第一步。

耶律阿保機死後,繼位後的耶律德光並沒有懈怠,他利用中原的禍亂,從石敬瑭手中獲取了燕雲十六州。

得到燕雲十六州後的契丹人可謂如虎添翼,不僅能夠大力發展農耕,還能吸納更多的中原人才。

比起以往的北方遊牧民族,在有了燕雲十六州這塊地後,生命力則變得更強,經濟、社會都更加穩定,只要不出現禍國殃民的昏君,其實力一定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抗衡。

在契丹人消化燕雲十六州這塊寶地時,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也在逐漸完成中原的統一,而燕雲十六州則是宋朝必奪之地。

宋太祖趙匡胤死後,他的弟弟宋太宗繼位,宋朝在初期,無論是國力還是經濟,其實力並不比遼國差,更何況宋朝的軍隊都是從五代十國的戰亂中脫穎而出的精銳部隊,身經百戰。

但遼國似乎對死守燕雲十六州並沒有多大興趣,對於有著大半遊牧民族血統的契丹人來說,退居草原才是首選,所以僅派出3萬騎兵,而宋朝派出了30萬精銳步兵。

一邊是靈活性更強的草原霸主,另一邊則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部隊,雖然在數量上有懸殊,但一定是一場難分勝負的對決。

宋太宗趙光義禦駕親征,不僅可以振奮士氣,更重要的是,如果打贏了這一場仗,還能名留青史。

可這個皇帝顯然是低估了戰爭的復雜性,就在決戰的關鍵時刻,遼國的騎兵打亂了宋軍的節奏。

雖說勝負未分,但作為一國之君,又豈敢冒這種風險。

趁著一片混亂之中,趙光義先行逃了出來,就因為這一逃,軍心大亂,遼國的騎兵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後率軍南征,在遼國和宋朝的邊境上,和宋朝的軍隊打得難解難分。

隨著持久性的消耗不斷增加,終究會造成兩敗俱傷,這才有了後來的《澶淵之盟》,宋朝每年用三十萬兩歲幣換來了百年和平。

《澶淵之盟》後,由於不再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北宋開始逐漸發展國力,經濟日益增強,而每年領著三十萬『紅包』的遼國也開始趨向於安逸的生活。

雖然和平是美好的,但在契丹族和中原漢人對峙的環境下,遼國為宋朝抵擋了更多的遊牧民族,這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但在兩國和平往來的情況下,不僅僅是北宋,連遼國也逐漸喪失了強大的軍事能力。

北宋的滅亡所謂是醜態百出,和宋徽宗相比,遼國的末代之君天祚帝更是如此,或許是危機來得太突然,女真族的崛起讓契丹人瞬間手足無措,就連北宋亦是如此。

在天祚帝的『英明指導』下,大遼江山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遼國亡了,那些茍活的契丹人又去了哪裡呢?

當時有一個宗親名叫耶律大石,他帶著僅剩的契丹人逃往了如今的新疆地區,並在此建立了西遼,維持了80多年。

再後來,隨著蒙古帝國的崛起,蒙古軍消滅了西遼,大部分的契丹人都死在了戰火中,隻有一小部分契丹人融入了漢人中,無論是語言、文字,甚至是風俗習慣,都開始逐漸漢化,比如蒙古的第一任宰相耶律楚雖然是契丹人,卻從小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元朝雖然滅亡了,但是蒙古族至今仍在,很多人有疑問,歷史上來自東北的少數民族中,很少會有契丹族和女真族,難道是因為這些遊牧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消失了嗎?

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僅沒有消失,而是融入了漢人,也就是所謂的民族融合。

在契丹人控制著燕雲十六州期間,很多契丹人便在此生活、傳宗接代,他們在和漢人相互融合的同時,其後代也在此繁衍生息。

契丹族是如此,蒙古族亦是如此,幾百年來,這些少數民族逐漸漢化,成為中國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