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五大名相為何無一人善終?
要說起來,秦國在統一六國、建立強大秦朝的前後過程中,前線擁有眾多猛將,後方則依靠五大良相:衛鞅、張儀、范睢、呂不韋、李斯。
但是,與眾多前線猛將相比,秦國的五大名相無一人善終,這是什麼原因呢?
若論五大名相中誰死得最慘?
非商鞅、李斯莫屬。
商鞅在秦孝公執政時入秦,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後實行變法,富國強兵,奠定了秦國統一東方六國的基礎。
但是,因為變法侵害了舊制度蔭護裡的舊勢力,而商鞅本性過於嚴酷,刻薄寡恩,不得人心,埋下了日後慘遭車裂的種子。
李斯之死則純屬『自作孽不可活』。
在關鍵時刻,他貪圖榮華富貴,在趙高的蠱惑下,偽造秦始皇遺言,矯詔殺死扶蘇並且扶胡亥上位,最終家破人亡、被夷三族。
范雎和呂不韋之死更多的是源於私德太差:前者利用秦昭王對自己的信任,讓親信參與重要軍事行動,結果親信都投敵而去;他還為了自己的私利,進讒言逼死白起。
最終范雎被秦王疏遠,辭歸封地後在鬱悶中病死。
後者更是以秦王政仲父的身份,先是安排太後私通嫪毐,太後與嫪毐還生下兩個兒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嫪毐還起兵造反。
最終,呂不韋被免去相國的職位,在封地喝下毒酒而死。
張儀在五大名相中,下場稍微不同。
他兩度在秦國任相,兩度離去,最終在魏國窮困潦倒中死去。
秦國五大名相無一人善終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得到前朝君王的信任後,用力過猛,為了做出成績不惜得罪滿朝文武。
而新君繼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必然要清算前朝舊事。
二是貪戀權位。
設想五大名相如果能在前朝君王死去後,及時地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戒除私欲,就不會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