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於江湖
1932年2月底,抗日救國軍接連攻克敦化、額穆和蛟河。
抗日救國軍連戰連捷,不僅讓吉林中東部的城市守軍心驚膽戰,也讓關東軍大為震動。
面對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的抗日救國軍,日軍出動天野少將誒旅團長的第15旅團前往『討伐』。
面對日軍的重兵壓境,抗日救國軍內部卻出現嚴重的分歧:
抗日救國軍副總司令孔憲榮主張避戰保存實力,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如果硬杠無異於拿著雞蛋去碰石頭;參謀長李延祿和參議長孟涇清則堅決主張打,即便打不過也要讓國人看到救國軍的鬥志。
抗日救國軍總司令王德林左右為難,一時拿不定主意。
抗日救國軍的成立,離不開王德林和李延祿的努力。
王德林是山東沂水人,22歲隻身闖關東,當過伐木工、窯工和築路工。
因為不堪忍受沙俄監工的毒打,聯絡100餘人當了山大王。
他們打擊沙俄、懲治貪官、清除漢奸,所到之處秋毫無犯,被老百姓稱為『義盜紅胡子老王林』。
俄國十月革命後,44歲的王德林被吉林督軍孟恩遠收編,任營長。
王德林
1931年11月,一支日軍測繪隊闖入老3營駐地甕聲砬子,班長史忠恒帶人襲擊測繪隊,打死隊長和一名隊員。
日本駐龍井領事館向13旅旅長兼延吉警備司令吉興要人,吉興責令王德林交出肇事者。
吉興還和大漢奸熙恰商議,準備把13旅7團3營調往敦化。
王德林趁機帶領3營500人起義,成立了抗日救國軍。
王德林受傷有了500多支槍,一下子成了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香餑餑。
吉林省黨部派了蓋文華等人做說客,許諾王德林『自衛軍第1路軍總指揮』頭銜,東北自衛軍總司令李杜也派代表到了抗日救國軍,不僅讓王德林當團長,還帶來真金白銀一萬元現大洋支票。
此時,綏寧中心縣委得知消息,也派來一個代表、王德林故交李延祿。
李延祿比王德林小22歲,兩人早年在東北軍成了『忘年交』,後來李延祿參加革命,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王德林成立抗日救國軍,『忘年交』李延祿及時趕到,兩人徹夜長談。
李延祿拿嶽飛和秦檜為例,讓王德林下定決心跟著組織走。
李延祿還指點王德林,利用李杜的一萬大洋給東北自衛軍另外組建一個補充團。
這樣,王德林既保留了老3營還不會得罪李杜。
李杜
1932年3月初,王德林在棺材臉子村召開作戰會議。
在李延祿和孟涇清的力爭下,王德林終於同意讓李延祿帶領補充團打關東軍一個伏擊,同時讓抗日救國軍的戴鳳齡一個營配合。
王德林還表示,抗日救國軍的彈藥庫對李延祿敞開,可以隨時去拿。
逢強智取,要對付關東軍最好的方式就是伏擊,可是戰場設在哪裡?
李延祿把設伏地點,放在了鏡泊湖南端的『墻縫』。
這是一段長達5裡的丘陵大道,兩邊矗立著形狀各異的巨石,巨石之間距離遠的不過三五米,近的則隻能露出人的一張臉,是天然的設伏戰場。
初春的鏡泊湖冰雪初融,這條光禿禿的山道是敦化通往寧安的必經之路。
選好了伏擊點,可是武器彈藥還是一個大問題,補充團700餘人平均每人隻有子彈30發,更沒有機槍和大炮等重武器,要想近距離三下五除二解決日軍,隻有用好抗日救國軍彈藥庫的手榴彈。
李延祿找了20輛大車來回拉了好幾趟,才把手榴彈都搬到了補充團。
按照戰前部署,李延祿率領補充團700人在『墻縫』底部兜頭攔截,戴鳳齡一個營負責在埋伏圈的入口系住『口袋』。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李延祿和戴鳳齡帶領各自人馬悄悄進入伏擊陣地。
戴鳳齡
這一天後半夜,李延祿就被闖進『墻縫』的一老一少驚醒了。
此時,李延祿和補充團在這裡已經等了3天。
可是,應該到達的天野大隊一點影子也沒有。
大家正在焦急等待,哨兵把附近的農民史振德父女倆帶到李延祿面前,一問原來是來給他們報信的。
白天,史振德帶著閨女到瓦房店村趕大集,剛好碰見獵戶陳文起身上搭著幾隻兔子和狐貍皮在集上叫賣,被找不到路的鬼子兵抓住讓他領路。
史振德父女沒顧得上回家,就直接到『墻縫』來了。
李延祿問:『鬼子兵多不多,有沒有漢奸隊?
』
史振德搖搖頭,又點點頭:『有沒有漢奸隊拿不準,可是鬼子兵老鼻子了』
李延祿算了一下,如果這些鬼子就是天野第15旅團的大隊人馬,天亮一動身很快就進入『墻縫』。
再看看不長時間天就放亮,李延祿讓史振德趕緊帶閨女回家。
然後,再三叮囑補充團做好準備。
天剛亮,天野旅團的先頭部隊就浩浩蕩蕩開進了『墻縫』。
天野旅團7000餘人號稱『萬人大隊』,先頭部隊快到『墻縫』底部,大隊人馬剛剛才進來一小部分。
時不我待,隨著李延祿一響槍聲,山間大道兩側的巨石後面,憤怒的手榴彈像雨點一樣傾斜而下。
墻縫遺址
一向驕橫跋扈、目中無人的關東軍,瞬間變成了無頭蒼蠅。
經歷了開始階段的慌亂以後,日軍開始組織反撲,企圖撕開一個缺口沖出去。
李延祿對此早有準備,集中神槍手和投彈好手拼死守住『墻縫』出口。
聽到爆炸聲裡傳來日軍淒厲的慘叫,投彈的戰士們越戰越勇,很多人幹脆脫掉棉衣棉帽,穿著短褂往外扔手榴彈。
長達5裡的『墻縫』並不寬闊的山道,剎那間成了天野旅團的葬身之地。
但是,日軍畢竟訓練有素,很快就地組織反擊。
但是,『墻縫』兩側的巨石距離狹窄,成人根本無法穿過,即便是少有的三五米寬的豁口,也被補充團的集束手榴彈炸成了凹凸不平的大坑。
從上午打到下午,日軍先後組織4次沖鋒都被補充團堵了回去。
太陽西下時,陷入包圍圈的日軍終於回過味來,掉過頭來往回沖。
在外邊的大隊人馬接應下,戴鳳齡的一個營招架不住,隻好邊打邊退撤出了戰鬥。
李延祿忽然發現,一隊日軍正在迂回,很快補充團就會陷入日軍合圍,為避免腹背受敵,李延祿下令撤退。
遭受滅頂之災的天野旅團,將無勇氣兵無戰心,也趕在天黑之前倉皇逃竄。
李延祿、馮仲雲和周保中
幾天後,王德林、李延祿派人查看戰場,『墻縫』到處是焦煳味道。
聽附近的老鄉說,那都是日軍戰死的三大垛屍體火化的結果,焚燒日軍屍體的大火一直燒了幾天幾夜。
而在長達5裡的『墻縫』戰場,日軍丟下了2000支三八大蓋,還有1500個沒有燒完的槍管。
這場難以置信的伏擊戰,李延祿補充團殲敵無算,自身僅犧牲7個人。
但是,報信的史振德在回家途中被日軍槍殺,給日軍帶路的獵人陳文起也被殘殺。
日軍圍攻抗日救國軍
抗日救國軍的總司令王德林將軍,1938年12月病逝,享年65歲,延安《解放》周刊稱之為『民族老英雄』。
參議長孟涇清,1936年2月被抗聯第4軍政治部主任羅英出賣而犧牲,年僅31歲。
抗日救國軍參謀長兼補充團團長李延祿,後任抗聯4軍軍長,他和5軍軍長周保中是唯二看到新中國誕生的東北抗聯軍長,也都因為轉入地方工作而沒有參加授銜。
1985年6月病逝,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