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緊接上篇,詳情請直接點擊:《楊氏遠祖世系①》
……
六十七世,楊震:字伯起,漢昭帝丞相、安平敬侯、弘農楊氏始祖楊敞之玄孫也。
父寶,祖譚、曾祖惲,皆世名,華陰人也。
震少窮究典籍、詩禮傳家,人稱『關西孔子』。
入仕,任襄城令、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暮夜卻金,清白傳家。
後歷官太仆、太常、司徒。
漢安帝延光二年升為太尉,掌朝延軍事大權。
次年,為宦官誣陷,飲鳩,卒葬潼亭。
震為公孫軒轅黃帝第67世苗裔。
配王、邴氏,子五,牧、裡、秉、讓、奉。
六十八世,楊奉:字季叔,震少子。
東漢城門校尉、黃門侍郎。
卒葬華潼亭,有碑記。
配邴氏,生一子,敷。
六十九世,楊敷:又名敬,字康錫,奉子。
弘農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
篤志博聞,任東漢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等職。
因病早逝。
配梁氏,生二子,纂、眾。
七十世,楊纂:字茂集,敷長子。
承襲父業,為時所重,官漢《獻帝》大中大夫。
配梁氏,生一子,品。
七十世,楊眾:敷次子。
漢末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以謁者仆射隨漢獻帝西入函谷關,累遷至禦史中丞。
及獻帝東還,夜走渡河,與從兄楊彪《漢太尉》等率百官步從,跟至太陽《山西省晉城》。
世傳先業,拜侍中,官東萊《治今山東省萊州》太守。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追封為蓩亭侯。
配陳氏,生一子,?
。
七十一世,楊?
: 名諱失記,眾子。
世襲蓩亭侯。
生四子,炳、駿、珧、濟《字文通,歷任晉鎮南、征北將軍,遷太子太傅。
子一,鉉》。
七十二世,楊炳:字文宗,眾長孫。
曹魏通事郎,世襲蓩亭侯。
因病早逝,追贈車騎將軍,謚號穆。
配趙氏,生一子,超;生一女,艷。
楊艷,字瓊芝,為晉武帝《司馬炎》皇後,謚號武元皇後。
七十二世,楊駿:公元?
-291年。
字文長,眾次孫。
弘農華陰《治今陜西省華陰東南》人。
初為高陸縣令,累遷至車騎將軍,封臨晉侯。
因女《楊芷》為晉武帝皇後,受武帝寵信。
配龐氏,生子,遇春。
臨晉侯楊駿世系:楊奉→楊敷→楊眾→楊?
→楊駿→楊遇春→楊光榮→楊淋→楊綋→楊文光→楊蓁→楊天賜→楊暑→楊仲。
七十二世,楊珧:公元?
-291年。
又作瑤,字文琚,眾三孫。
歷官晉儀同三司尚書令、衛將軍。
素負眾望,因之得幸於帝,猶勝其兄《楊駿》。
自慮勢盛,固請辭位,得帝恩準,但終難避禍。
嗣子,襲。
西晉武帝《司馬炎,公元236-290年在位》時,作為皇家外戚的楊駿、楊珧、楊濟兄弟三人,一世三公、一門兩後,權傾天下,時稱『西晉三楊』。
終因勢重,為帝《晉惠帝司馬衷》猜忌,群臣憤恨,因『八王之亂』,賈後遂密旨夷滅三族,株連千餘,時人莫不磋嘆。
七十一世,楊品:字文品,纂子。
三國時曹魏中大夫。
配姚氏,生二子,國、仁《子四,治、漢、江、海》。
七十二世,楊國:字安國,品長子。
晉武帝弘農令,卒葬弘農縣。
配扛氏、何氏、郭氏,生三子,襲、寧《字仲樸,子二,先禮、先樂》、倫《字仲常,子一,奇玉》。
七十三世,楊襲:字仲素,珧嗣子,國長子。
晉武陽長吏,封威侯。
因同高祖《楊敷》從父楊珧舉家被誅而承兆。
配阮氏,生八子,世昌、萬穆、行可、浦、元伯、綜、任可、隆。
七十四世,楊隆:又作林,字允高,襲八子。
封王南公。
配劉氏,生四子,結、衍、律、宏。
七十五世,楊結:又作佶,字昌時,隆長子。
東晉十六國時,仕南燕國《慕容德》中山《今河北省定州》相,卒於任。
配於氏,生二子,珍、繼。
七十六世,楊珍:結長子。
魏太祖《拓跋掛》皇始二年《公元397年》,自中山歸魏,任上谷《治今山西省廣靈》太守,是為四知堂『上谷房楊氏』始祖。
配竇氏,生子,真。
七十七世,楊真:又作貞,字仲真,珍子。
魏河內《治今河南省武陟》、清河《治今河北省清河》兩郡太守。
配許氏,生二子,懿、德《子一,穆》。
七十八世,楊懿:真長子。
北魏延興末年《公元475年》任廣平《治今河北省雞澤》太守,有政績。
封寧遠將軍,為『上谷房楊氏』分支『河中房楊氏』始祖。
配王氏,生八子,播、椿、穎、順、津、舒、煒、阿難。
楊懿第七世孫楊綰,字公權。
聰慧敏捷,膽識過人,工於文辭。
歷官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禮部侍郎。
後為唐代宗宰相。
詳情請點擊:《唐代宗宰相楊綰世系》
楊綰第二十世孫楊士榮,號東裡。
祖籍江西行省吉安府太和縣四十三都千秋鄉東裡綠野堂。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奉旨舉家遷於今湖南益陽市安化縣羊角塘鎮湛溪村落業,是為湖南『湛溪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湖南湛溪始祖楊士榮世系》
楊懿第八世孫楊國忠為唐玄宗《李隆基》宰相,八世孫女楊玉環則被冊封為貴妃。
詳情請點擊:《唐朝宰相楊國忠及貴妃楊玉環世系》
楊珍第十一世孫楊輅於唐朝末年官居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刺史,遂與諸子居家廬陵《吉安舊稱》,是為江西『廬陵楊氏』始祖也。
後因裔孫支派繁衍,遍及南方諸省。
江西、廣東、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省的多數楊氏均尊崇楊輅為始祖,故有『江南各省楊氏始祖』之謄。
詳情請點擊:《江西廬陵始祖楊輅世系》
楊輅之五子楊聳,字雲岫。
進士及第,官至都禦史,朝議大夫,潮陽《今廣東省潮安縣》太守。
宦暇之日,覽山水之勝,築室於梅州水南裡,因家焉,是為『廣東梅州楊氏』始祖也。
其後裔遍佈華南、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各地。
詳情請點擊:《廣東梅州始祖楊聳世系》
楊聳第十二世孫楊亮節於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渡海於浯州《金門舊稱,古時屬泉州府同安縣》,埋名隱居於官澳達山之麓《今金門縣金沙鎮官澳村》。
是為『金門楊氏』開基始祖。
詳情請點擊:《金門始祖楊亮節世系》
楊輅第五世孫楊允素,名繪,字富,行十二郎。
少時隨父《楊時清》客居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雲龍鄉鐵樹觀。
宋高宗時為嶽州府《今湖北省孝感》守備、少師兵部兼華蓋殿大學士。
後歸居吉水上徑。
後從吉水上徑遷居江西泰和東門外清溪,是為『江西泰和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江西泰和始祖楊允素世系》
楊允素第十五世孫楊士奇,名寓,一作遇,以字行,號東裡。
泰和澄江人。
早孤,隨母適羅氏,已而復宗,貧甚。
力學,授徒自給。
仕至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
歷四朝,為明初『佈衣卿相』,江南顯赫一族。
詳情請點擊:《大明宰相楊士奇世系》
楊允素第十六世孫楊德華:字佩英,號萬十郎。
1449年由福建上杭知縣調任廣東河源縣正堂。
因家乳源縣大坪鄉筆山村《今樂昌市轄》開基立業。
是為廣東樂昌市梅花鎮大坪村『筆山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廣東樂昌始祖楊德華世系》
楊輅第九世孫楊邦義,又作『邦乂』,字希稷,宋時歷任騖源縣尉,蘄州、廬州、建康三郡教授,溧陽縣知縣,建康府通判等職。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抗金被俘,殉節而死,舍生取義,被譽為抗金名臣,『廬陵四忠』之一,謐號『忠襄』。
詳情請點擊:《南宋抗金名臣楊邦義世系》
楊輅第十世孫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傑出詩人。
與陸遊、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
膾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遊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遊豐湖》等著於世。
詳情請點擊:《南宋詩宗楊萬裡世系》
楊輅第十四世孫楊文清,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栗樹遷居湖廣蒲圻縣。
未幾,又偕弟文泌轉徙湖北竟陵《天門市舊稱》荷花堰落籍,是為『湖北天門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湖北天門始祖楊文清世系》
七十六世,楊繼:字衍祖,結次子。
北魏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刺史、治書侍禦史、中山相、潭州刺史。
配張氏,生一子,暉。
七十七世,楊暉:字永吉,號松波,結子。
北魏庫部給事、京兆太守。
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遷任洛州《今河南省洛陽》刺史、平南將軍、濟州《治今山東省茌平》刺史。
卒贈弘農公,謚簡。
配張氏,生二子,祐、恩。
七十八世,楊祐:暉長子。
北魏寧遠將軍、長寧男。
生子,胤。
七十八世,楊恩:又作宥,字會相,暉次子。
北魏鎮遠將軍,歷任徐州、荊州刺史。
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遷任河間《治今河北省獻縣》太守。
配溫氏,生一子,鈞。
七十九世,楊胤:祐子。
後魏持節都督華州、東荊州、南秦州諸軍事、左將軍、南秦州刺史。
卒贈使持節平東將軍、濟州刺史、長寧男。
生二子,宜成《公元483-526年》、熙仙《公元484-515年》。
七十九世,楊鈞:公元?
-527年。
字季孫,恩子。
自北魏廷尉正長水校尉、中壘將軍、洛陽令。
出任中山《治今河北省定縣》太守,入為司徒左長史。
又出為荊州刺史,還為廷尉卿。
拜恒州《治今山省西忻州》刺史,以安北將軍拜懷朔鎮《治今內蒙古五原》將。
後為撫軍將軍、七兵尚書、北道行臺。
卒贈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華州刺史。
謚越恭公,是為『越公房楊氏』始祖也。
配陳氏,生四子,暄、穆《字紹叔》、儉、寬。
八十世,楊暄:字景和,鈞長子。
弱冠奉朝請,歷官員外散騎侍郎、華州別駕、輔國將軍、諫議大夫。
卒贈華州刺史、臨貞忠公。
生三子。
敷、原《子一,實》、濟《子一,宏》。
八十一世,楊敷:字文衍,暄長子。
後周開府儀同三司、汾州刺史、大將軍、臨貞公。
配蕭代妙瑜,生七子,素《字處道,隋尚書令、司徒、楚景武公》、約《隋萬年令、脩武公》、詢、操、戾、慎《義安侯》、嶽。
八十二世,楊素:字處道,敷長子。
隋光祿大夫、司徒、尚書令、太師、太尉、楚景武公。
少而輕俠,淑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
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塚嫡,致國於傾危。
終使宗廟丘虛,市朝霜露,闔門殂戮,舉家滅族。
生七子,玄感、玄縱、玄挺、萬石、仁行、玄獎、積善。
楊素第七世孫楊發,字至之。
蘇州人。
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授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
因部將作亂而貶婺州(治今浙江省金華市》刺史,遂家於此。
後裔興旺,遍佈各地,是為浙江『金華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浙江金華始祖楊發世系》
八十二世,楊嶽:敷七子。
隋萬年《治今陜西省西安北》令、蒼山公。
生三子,弘禮、弘文《駕部郎中》、弘武《唐高宗宰相》。
八十三世,楊弘禮:嶽長子。
中書侍郎、太府少卿。
生一子,春高。
楊弘禮第八世孫楊端,於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率軍出瀘州,擊敗占據播州《治今貴州省遵義市》的南詔《公元738-902年,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建立》,其子孫遂家播州,是為貴州『播州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播州始祖楊端世系》
楊端二十二世孫楊應芳,由播州播遷遵義府桐邑婁化裡八甲後漕《今屬重慶市萬盛區關壩鎮光明村》,為『後漕楊氏』始遷祖。
詳情請點擊:《重慶萬盛始祖楊應芳世系》
八十世,楊儉:字景則,鈞三子。
容儀魁偉,有才行。
西魏儀同三司、侍中、夏陽靜侯。
贈華州刺史,謚謚曰壯。
配羅氏,生十一子,文升、文殊、文休、文褒、文異《隋邢部尚書、吳州總管、樂昌縣侯》、文勰、文舉、文胐、文雅、文若、文偉《隋安溫二州刺史、安平公》。
楊儉第七世孫楊寧,有高操,談辯可喜,以處士征入朝,優遊公卿間,擢明經,調臨渙《治今安徽省宿縣西南臨渙集》主簿。
其家子孫因居長安朱雀街第五街次南之靜恭坊西襖祠西北隅,號靜《靖》恭楊家,是為『靜恭房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靜恭房始祖楊寧世系》
靜恭二院楊虞卿《楊寧次子》之孫楊承休,仕唐,官刑部員外郎,擢戶部都給事、諫議大夫。
唐末,持冊出使吳越,適逢亂世,不得北歸,遂居浙江錢塘《杭州舊稱》,故稱浙院楊氏,是為『浙院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浙院始祖楊承休世系》
靜恭三院楊漢公《楊寧三子》第十一世孫楊時,字中立。
南劍州龍湖《今福建省將樂縣》人。
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
因號龜山,是為福建『龜山楊氏』始祖也。
其後裔遍佈內地,亦有多支播遷寶島,成為楊氏道南衍派各宗支在臺的開基始祖。
詳情請點擊:《南宋理學家楊時與臺各宗支始遷祖世系》
楊儉第十三世孫楊再思,唐朝末年割劇敘州《治今湖南省黔陽》,被尊為『飛山蠻』酋長,號十峒首領,人稱『飛山太公』,是為湖南『靖州楊氏』始祖也,親創『再政通光昌勝秀』七字楊輩譜。
詳情請點擊:《唐未靖州始祖楊再思世系》
楊再思七子楊政巖第十七世裔孫楊天應,生於湖南城步縣羅蒙寨,於大明永樂年間遷貴州天柱縣楞寨《今藍田鎮楞寨村》,旋遷湖南西溪芷榮《今新晃縣中寨鎮》,是為湖南新晃縣『中寨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湖南新晃始祖楊天應世系》
楊再思次子楊政韜第十四世孫楊洪。
生於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朱市巷栗木坪大井頭山郎界。
明正統初年,授都僉事,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封總兵,賜昌平伯爵,奉旨招撫湖南湘西八蠻洞口《今貴州省天柱縣渡馬鄉》。
詳情請點擊:《明代昌平侯楊洪世系》
八十世,楊寬:公元?
-561年。
字景仁,鈞四子。
少有大志,及長,頗解屬文,尤尚武藝。
弱冠除奉朝請,後隨父展效,乃改授將軍為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
因功拜行臺郎中,歷魏侍中、尚書左仆射、驃騎大將軍,北周大將軍小塚宰、大禦正、華州刺史、華山元公。
配李氏淑蘭,繼韋氏始華,生五子,文思、文純、文紀、文矩《子一,孝儀》、文愻。
八十一世,楊文紀:公元545-603年。
字溫范,寬三子。
北周車騎大將軍、翼州(今河北省翼縣)長史。
隋朝黃門侍郎、宗正卿、禮部尚書、荊州總管、儀同大將軍、上明恭公。
隋文帝《楊堅》仁壽三年《公元603年》五月廿二遘疾薨於荊州任所,卒謚『恭』。
配李氏,生三子,孝謨《隋膳部郎中、太仆卿。
子一,弘胄,水部郎中》、孝偡《子一,弘業,主客員外郎》、孝儼。
八十二世,楊孝儼:文紀三子。
隋行臺都禦使。
配鄭氏,生二子,弘毅、弘暕《工部員外郎》。
八十三世,楊弘毅:孝儼長子。
唐朝洺州《治今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古城》長史、岐州《治今山西省鳳翔》刺史。
配田氏,生二子,瑾、珪。
八十四世,楊瑾:弘毅長子。
生一子,冠鄉。
冠鄉,字夢錫,進士及第,出知廣州,以事罷。
才華清雋,有《客亭類稿》傳世。
子一,鱣,鱣生成器,官涪州《治今重慶市涪陵區》刺史。
八十四世,楊珪:弘毅次子。
唐辰州《治今湖南省沅陵縣》掾曹、司戶參軍,卒贈膳部員外郎。
配柳氏,生三子,冠甫、冠俗、冠青。
八十五世,楊冠俗:珪次子。
唐奉先《今陜西省蒲城》主簿、縣尉,卒贈吏部郎中。
配崔氏,生三子,太元、太初、太清。
八十六世,楊太清:冠俗三子。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進士及第,官宋州單父《治今山東省單縣》尉、濟南太尉,累贈至太保。
倦於仕宦,客居河朔(今山西北部,內蒙中西部的黃河以北地區》,天寶末年《公元755年》,死於安史之亂。
配韓氏,生二子,於陵、玄思。
八十七世,楊於陵:公元753-830年。
字達夫,太清長子。
六歲時因戰亂避居建昌《今江西省永修》。
少年就有奇志。
18歲中進士,授潤州《治今江蘇省鎮江》句容主簿。
歷官吏部郎中、中書舍人、潼關防禦、鎮國軍使《今陜西省華縣》、浙東《今浙江省紹興》觀察使,入為京兆尹,官至戶部侍郎、弘農郡公。
因居長安朱雀街次南新昌坊,是為越公房楊氏分支新昌房楊氏始祖也。
配韓氏《節度使韓滉之女》,生四子,景復《衛尉卿、同州刺史》、嗣復、紹復、師復《大理寺卿。
子二,拙、振》。
詳情請點擊:《弘農新昌房始祖楊於陵世系》
八十八世,楊嗣復:公元783-848年。
字繼之,幼字慶門,於陵次子。
建昌人。
20歲進士及第,累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擢尚書右丞,封爵弘農伯,吏部尚書。
曾在唐文宗、武宗時期(公元838-841年)任宰相,勤於政務。
卒謚孝穆。
配韓氏,生子五,損、授、技《字昭文,中書舍人》、拭《字昭玉,考功員外郎》、捴《字謙光,兵部郎中》。
八十八世,楊紹復:字紹之,於陵三子。
中書舍人。
生三子,擢、據《字道協》、揆《字知幾》、拯《字致堯》。
八十九世,楊損:字子默,嗣復長子。
建昌人。
以蔭受官,為藍田《今陜西省藍田》尉。
三遷京兆府司錄參軍,入為殿中侍禦史。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任陜虢觀察使。
唐末任青州《治今山東省益都》刺史、禦史大夫、淄青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鄆州《治今山東省東平》刺史。
未赴鄆,復留青州,卒於鎮。
生一子,溥。
八十九世,楊授:字得符,嗣復次子。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進士擢第,授鄠縣《今陜西省戶縣》尉、集賢校理。
歷任監察禦史、殿中,分務東臺,再遷司勛員外郎,洛陽令,兵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左諫議大夫,給事中,河南《府名,治今洛陽》尹,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刑部尚書、太子少保。
卒贈尚書左仆射。
配李氏,生三子,煚、然《字公隱》、景。
九十世,楊溥:字無尤,損子。
配王氏,生二子,安貞、安吉《字垂則》。
九十一世,楊安貞:字不忒,溥長子。
遷入陜北,勤於耕讀,不仕朝廷。
配羅氏,生一子,爚。
九十二世,楊爚:字培公,安貞子。
世耕隴西,勤於稼穡,家境殷實,遂為豪族。
配高氏,生二子,弘信、弘榮《子三,崇禮、崇義、宗孝》。
九十三世,楊信:公元895-954年。
本名弘信,爚長子。
因避趙匡胤《宋太祖》父趙弘殷的名諱,故改作楊信。
徙河西府麟州《治今陜西省神木西北》楊家峪,麟州土豪。
時值五代後晉,契丹常擾,為保家鄉,便組訓兵戈,結堡築城,抵禦契丹。
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與折從遠《佘太君祖父》結盟,克麟州,自為州主。
後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攻取契丹豐州《治今陜西省府谷》,授為麟州刺史。
伺後漢《劉知遠代後晉》立,襲為麟州刺史。
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郭威代後漢自立為帝,受命於周,仍為麟州刺史。
後劉崇《劉知遠弟》太原稱帝,是為北漢,偕子附之,以衛太原。
配焦氏,生二子,崇貴、崇勛。
九十四世,楊業:公元932-986年。
又名繼鄴,本名崇貴,因避北漢帝劉崇之諱,改為重貴,信長子。
麟州新秦人,居山西太原。
宋朝名將、軍事家,號金刀無敵老令公。
初仕北漢,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因功升建雄軍節度使。
北漢天會元年《公元957年》,加封侍衛親軍都虞侯。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北漢兵敗,業奉國歸宋,被任命為左領軍衛大將軍,駐守代州《今山西省代縣》。
時遼人侵犯邊境,『雁門關大捷』後,威名遠揚。
屢建功勛,所向無敵,人號楊無敵。
戰卒朔州陳家谷狼牙村《今北京市懷柔東北》。
是為山西『楊家將』始祖也。
配折氏《演義為,佘氏太君》,生七子,延昭、延玉、延甫、延訓、延環、延貴、延彬。
詳情請點擊:《北宋山西楊家將世系》
楊業第七世孫楊遷,行千十,字居敬,號松屏。
由祖籍浙江浦江縣鄭家塢遷居諸暨縣十七都南屏《今諸暨市草塔鎮楊家樓村》,是為浙江『諸暨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浙江諸暨始祖楊遷世系》
九十四世,楊崇勛:公元936-975年。
本名重勛,信次子。
繼承父業,為北漢麟州刺史。
北漢乾佑八年《公元955年》歸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置建寧軍於麟州,授為節度使。
生一子,光扆《子一,琪》。
九十五世,楊延昭:公元958-1014年。
名景,本名延朗,因避趙玄朗諱,改名延昭,業長子。
北宋戰將,屢敗遼國。
遼人克星,視其為六郎將星《遼人認為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下凡,故稱楊六郎。
並州太原人。
豐姿出類,機謀深遠,英勇果敢,隨父征戰。
官至崇儀副使,遷知定遠軍、淮南巡檢使等。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真宗巡駐大名《治今河北省平泉》時,遼軍大兵壓境圍城,延昭率兵抗擊,屢立奇功。
戍邊二十餘載,遼人憚之。
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護櫬以歸,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陪葬於永安縣《今河南省鞏義》宋英宗永厚陵。
配黃、柴氏,生四子,充廣、文廣、傳永、德正。
九十六世,楊充廣:延昭長子。
曾任莫州《治今河北省任丘》刺史,宋景佑初年《公元1035年》,奉詔出使廣西,時與播州《治今貴州省遵義市》州主楊昭敘譜,方知同為越公房楊氏之後。
昭無子,遂將其長子貴遷為之後,承嗣楊昭,襲播州主。
自是,守播者皆業《楊業》之子孫也。
楊充廣長子楊貴遷,官至武功大夫、德州《治今山東省德州》刺史,襲播州主,為播州安撫使。
承嗣楊昭《越公房楊端第五世孫》,是為貴州遵義『播州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北宋楊家將與播州楊氏世系》
九十六世,楊文廣:公元1012-1074年。
字仲容,延昭次子。
並州太原人,北宋名將。
北宋慶歷二年《公元1043年》,因功授殿直。
次年六月,參知政事范仲淹任陜西河東路宣撫使,與之語,奇之,置麾下。
以功封大將,任佐范軍事,遷供備庫副使。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廣源州《今越南諒山省》蠻族酋長濃智高叛宋,文廣統陜西蕃落兵協助狄青總軍南征。
明年正月戊午,敗叛酋於昆侖關《今廣西邕寧縣》,克邕州《治今廣西南寧市》。
領廣西鈐轄,兼邕州、宜州《治今廣西宜山縣》戍守十餘載。
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議任宿衛之將,擢成州《治今河北省義縣》團練使,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人,兼統馬、步二司精兵。
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七月,文廣以興州《治今陜西省略陽》防禦使,領秦鳳路都總管,副陜西安撫使韓琦攻戰,率兵出擊,一舉奪西夏地700裡,官封無敵大將軍、忠烈候、寧國公。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以步軍都虞侯出任定州路《治今河北省定縣》總管,總河北諸軍以備契丹。
自制陣圖,擬取幽燕,未報而卒,可惜壯志未酬,贈同州《今陜西省大荔》觀察使。
配慕容氏《山西保德州慕塔村人,雄勇善戰》,生三子,邦懷《後裔居雲貴》、邦儀、邦玉《後裔居代縣》。
九十七世,楊邦儀:公元1035-1100年。
文廣次子。
北宋通判史、議政大夫。
配閔氏,生三子,通沾、通溥、通貫。
九十八世,楊通沾:邦儀長子。
為人慷慨豁達。
早年出仕蜀地,後歸長安舊居。
卒時74歲。
配趙氏,生子,衛。
九十九世,楊衛:又名貴,通沾子。
生子,光希。
一百世,楊光希:衛子。
生子,益。
一百零一世,楊益:光希子。
南宋辰州《治今湖南省沅陵縣》通判。
配耿氏,生子,勝達。
一百零二世,楊勝達:益子。
生子,宋卿。
一百零三世,楊宋卿:勝達子。
聰慧過人,居山東泰山崔季家。
配崔氏,生子,宏眾。
一百零四世,楊宏眾:宋卿子。
南宋大學士。
生二子,辟舉、定堡。
一百零五世,楊定堡:宏眾次子《此處存疑,尚待考證》。
南宋南昌縣正堂,卸篆,遂居家於本縣東正街。
配汪氏,生子,成周。
一百零六世,楊成周:又名繼周,定堡子。
配陳氏,生四子,仲金、仲立、仲榮、仲連。
一百零七世,楊仲榮:成周三子。
南宋末年人。
居贛州府龍南縣。
職居江西吉安府阜寧縣。
生四子,順弼、順轉、順龍、順虎。
公之諸子於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分別遷居湖廣辰州府瀘溪縣、四川、貴州等地。
詳情請點擊:《南宋抗元將軍楊仲榮世系》
一百零五世,楊辟舉:字中立、或亦字仲立,宏眾長子。
存疑。
南宋諫議大夫。
後辭官歸隱,以學高聞於鄉鄰,從學者甚多,稱為定山先生。
配張氏,生子,恃。
一百零六世,楊恃:辟舉子。
配劉氏,生子,禎。
一百零七世,楊禎:字廉天,恃子。
南宋末仕提舉元,攜家往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傳學,世稱夷崖先生。
卒時94歲。
生子,載寧。
一百零八世,楊載寧:字季達,禎子。
作文奇秀,尤以詩名,少時客遊成都,有少婦見其俊俏豐采,出詞戲之。
公不為所動,正色拒之。
進士及第,元朝司理。
卒時88歲。
配李氏,生子,霆。
一百零九世,楊霆:公元1332-1381年。
字素元,又名鼎,載寧長子。
元正統末科榜眼,官典元知事,政績甚善。
卒時79歲。
配朱氏,生二子,寅、卯。
一百一十世,楊寅:或作瑩,霆長子。
生子,真。
一百一十一世,楊真:瑩子。
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人。
時運不濟,中年才得補缺,不料竟受好友牽連,誣陷被害。
子孫隻好背井離鄉,四處藏匿。
卒時僅41歲。
配薛氏,生二子,名《遷居順天府,後裔無考》、固《公元1453年,遷居雲南永昌府永平縣》。
楊真第五世孫楊果智於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由雲南永平縣奉昭入職夜郎縣平川,奏凱,因家貴州大定府鳳凰山《今大方縣天寶村》。
與副將宣尉使陸昆聯姻,建都為王,營造都堂於鳳凰山前,自作水西羅甸王。
是為貴州『鳳凰山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貴州鳳凰山始祖楊果智世系》
一百一十世,楊景聰:字卯,號印褥,霆次子《景聰祖上系存疑,今暫從楊霆,待考》。
公於元末或任山東巡撫,明初屯田於江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千丘田永興坊鵝公橋鐵爐巷居住。
始立字輩先籍:『景榮伏宣子廷楊,仲元啟秀勝高廣』詳情請點擊:
《楊氏字輩考證》
。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公及族眾應明王朝『江西填湖廣』政策,遷居於湖廣省辰州府瀘溪縣老屋場《今瀘溪縣牡羊溪鄉馬王溪村瓦屋場》,後又遷於一都陽《今永興場鄉三沖坪村》。
其裔孫及族眾又於明末,特別是清康熙年間,除留住湖南瀘溪縣外,先後遷播於湖南的辰溪、武岡縣和雲南、貴州、陜西、東北及四川之遂寧、安嶽縣等地,至今已遍佈全國,傳承近700年,逾25代人矣。
是為湖南瀘溪縣『一都陽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楊氏族譜《目錄》》
一百二十三世,楊宣泰:號爾相,景聰第十三世孫。
其父伏堂,祖榮高,曾祖秀朝。
壬辰年《公元1712年》十一月初十,生於湖廣辰州府瀘溪縣桐木沖《今永興場鄉三沖坪村一都陽》。
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與祖母楊滕氏應清王朝之『湖廣填四川』政策,遷居於大清國西蜀四川省北道潼川府安嶽縣喜井鄉廟河溝竹林屋基《今魚龍鄉高塘村9組踏水橋水庫旁》。
入川至今,已近300年,傳12代人矣,枝繁葉茂。
是為四川安嶽縣廟河溝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楊氏簡譜》
*附:《楊氏遠祖簡明世系》
伏羲女媧氏→…→祝融氏→…→少典氏→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節→赫胡→封胥→依盧→啟昆→黃帝《1世》→玄囂→蟜極→帝嚳→後稷《5世》→楘璽→叔望→不窋→姬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陯→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亞圉→雲都→太公→祖紺→諸盩→姬類→姬亶→季歷→姬昌《27世》→姬發→叔虞→燮父→寧族→服人→姬福→宜臼→司徒→姬籍→費王→成師→姬鱓→姬稱→伯僑《41世》→姬遜→姬突→羊舌職→楊肸《45世》→楊石→楊道《47世》→楊忠→楊業→楊贊→楊祺→楊羨→楊惠→楊元→楊溫→楊志→楊章《57世》→楊款→楊碩→楊熹→楊敷→楊胤→楊敞《63世》→楊惲→楊譚→楊寶→楊震《67世》→楊奉→楊敷→楊纂→楊品→楊國→楊襲→楊隆→楊結《75世》→楊繼→楊暉→楊恩→楊鈞→楊寬→楊文紀→楊孝儼→楊弘毅→楊珪→楊冠俗→楊太清→楊於陵→楊嗣復《88世》→楊損→楊溥→楊安貞→楊爚→楊信→楊業《94世》→楊延昭→楊文廣→楊邦儀→楊通沾→楊衛→楊光希→楊益→楊勝達→楊宋卿→楊宏眾→楊仲立《105世》→楊恃→楊禎→楊載寧→楊霆→楊景聰《110世》→楊榮祥→楊伏一→楊宣二→楊子榮→楊廷鳳→楊忠→楊仲相→楊元臣→楊啟棟→楊秀朝→楊榮高→楊伏堂→楊宣泰《123世》。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父系先祖世系,詳情請點擊:《華夏始祖炎帝世系》
——————————————————————————–
*附:尋找楊景聰
《中華姓氏源流》
《楊氏源流》
《湖南零陵梅溪始祖楊智通世系》
湖廣填四川與安嶽姓氏源流
《楊氏族譜《目錄》》
如需查找您的完整字輩,請點擊參閱:全國楊氏家譜字輩字派排行《卷1》
如需與您相同或者相近字輩同宗聯系的,請點擊查找聯系方式,詳見:全國楊氏尋根聯系方式大全《卷1》
·司馬九一《simajiuyi》-本文為楊氏春秋整理編修,轉載、引用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