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之鄭和:他是歷史上名聲最大的太監?《網路歷史》

作者:甘棠

《鄭和的影視形象》

提起鄭和,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太監,而是他七次下西洋的壯舉,是他大明第一航海家的聲名。

《一》靖難之役,立下戰功

鄭和第一次出名,是因為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準備奪取侄子朱允炆的地位,所以才會爆發靖難之役。

為了盡快奪取,燕王府內的所有人傾巢而出,都拿起兵器上戰場,其中就有鄭和。

而且鄭和還在這一戰中獲得戰功。

鄭和最初進入燕王府侍奉朱棣,因為聰明所以受到了朱棣的看重,所以在靖難之役後,是朱棣賜姓鄭,改名鄭和。

鄭和並非是本姓,而是立功之後的賞賜。

朱棣登基後,鄭和被朱棣派去照顧朱棣的乳母。

如果不是信任鄭和,不會讓他做這個工作。

直到朱棣決定派遣一位能臣幹將下西洋,此時有人像朱棣舉薦鄭和。

鄭和本身經歷過戰爭,有一定的軍事能力,同時人也聰明,最重要的是朱棣信任他,同時鄭和對朱棣忠誠。

而朱棣想要下西洋,無非是因為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朱棣懷疑大侄子朱允炆逃去了海外,不知道哪一天就會回來奪取自己的皇位,朱棣不放心。

第二件事,要告訴周圍的邊遠小國,大明朝有多麼的強大。

《二》下西洋

就這樣,朱棣籌備了三年,終於鄭和開始下西洋。

鄭和當時帶著最先進的技術,和朱棣身為皇帝的威名,開始了第一次遠航。

隻一次遠航,鄭和去了兩年多,回來的時候,帶來了各國前來覲見的使者。

朱棣見狀非常開心,大加賞賜。

隻是回到京中不久,鄭和再一次下西洋。

這一次的路線和第一次相同,時間不過一年之久。

一年後,鄭和帶著兩萬七千多人,和48艘大船,第三次遠航。

兩年後,鄭和返航。

朱棣感念他多年奔波,還追封了鄭和的父母。

一年後,鄭和第四次遠航。

這一次鄭和去到了非洲,那個時候的非洲貧困,所以鄭和留下了農耕的方法。

並且沒有占山為王,給了他們最大的尊重。

鄭和這樣的行為,讓後來的航海家望塵莫及。

在回程的路上,鄭和遇到了蘇門答臘國王,在他的請求下,鄭和幫助國王平定了叛亂。

這一次航海時間是兩年,回去的時候,鄭和給朱棣帶回了麒麟,其實就是現在的長頸鹿。

一年後,鄭和第五次遠航。

三年後返航,朱棣大加犒賞出海的將士們。

兩年後,鄭和第六次遠航。

一年後返航,由此可見。

此時明朝的航海技術開始發展,所以才回加速進程。

此時的鄭和,已經是五十知天命的年紀,而數十年的時光,鄭和都在船上航海度過。

那個陪著朱棣征戰的少年,也成了老年。

《三》死在異鄉

隻是朱棣駕崩,而鄭和下西洋耗費眾多,為了縮減用度,所以登基的朱高熾暫停了下西洋這一行為。

鄭和不用下西洋,可是朱高熾一樣重用鄭和,讓鄭和擔任守備太監。

可是朱高熾也駕崩了,朱瞻基登基,是否下西洋成了眾位大臣討論之事。

朱瞻基認為父親朱高熾的想法是對的,遠航太費錢了,沒有必要。

五年後,朱瞻基看著前來朝貢的外國使者少之又少,決定再一次下西洋。

朱瞻基召來鄭和,問他是否還能再次出海?

鄭和表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0歲的鄭和,再一次披掛上陣,開始了一生之中第七次遠航。

可是60歲的鄭和,已經是一個老人,這一次下西洋,鄭和永遠的留在了陪他半生的船上。

那一年的鄭和,62歲。

在遠洋,遙望故土,死在異鄉。

歸來英魂的鄭和,被朱瞻基下葬與南京,並且讓宦官年年祭拜鄭和。

當鄭和以殘缺之身,遊走了半個地球的時候,他的形象,遠比常人高大。

而他的貢獻,遠比臣子更多。

因為鄭和的存在,讓世人仰望大明。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