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中王廟:一位英雄的遺跡。《網路歷史》

郭進拴|秋遊中王廟

郭進拴|秋遊中王廟

【郭進拴原創】秋遊中王廟

金秋時節,正是憑吊先賢遊覽攬名勝、發思古之幽情的日子。

2017年9月29日下午,我與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平頂山分會副秘書長孔自傑先生慕名來到了汝州市紙坊鎮東五裡的中王廟遊覽。

遠遠望去,中王廟巍巍壯觀。

據說周圍的村莊也以『中王』而稱。

據趙俊傑先生在《箕山小吏》一書中介紹:

在馬樓村的北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名叫『中王廟』。

這座中王廟卻是紀念一位英雄的遺跡,宣傳的是一種入世文化。

傳說很早很早的時候,箕山中有兩條雌雄黑蟒蛇,這兩條蛇的歲數都在千年之上,成了精怪。

它們能騰雲駕霧,能化作人形。

它們吃光了箕山中的狼蟲虎豹,狐兔飛鳥,又跑到箕山下的村莊裡禍害百姓,先是吃老百姓家中的雞鴨牛羊豬,後來竟吃起人來。

這時,人們聽說箕山中有個小夥子,人長得虎背熊腰,力大無窮,武藝高超,常年住在山中一個深洞裡。

百姓們紛紛跑到大山中,找到那個小夥子,請他出山鏟除那兩條蟒蛇,為民除害。

小夥子聽了鄉親們的講述,憤怒異常,對村民們說:『俺早聽說有兩條黑蟒蛇作惡,沒想到它們竟敢到山下吃人。

我一定下山,和鄉親們一道殺了兩條蛇精。

隻是憑我一人的力量還無法殺死這兩條兇蛇,必須組織起一支五百人以上的隊伍,打造五百把鋒利的刀,大夥兒都聽我指揮,這樣才能殺死這兩條毒蛇』

村民們都說:『只要英雄肯下山除惡,我們都聽你的』

小夥子當天便隨眾百姓來到箕山下。

他先讓附近一百多個村子的百姓,每個村莊築起五座火爐,每座火爐鍛造一把長六尺,寬二尺的大刀。

之後,他自己帶領一百多個棒小夥子,巡查在箕山的山水之間,尋覓那兩條蟒蛇的常行之道。

經過三九二十七天的尋覓,小夥子將兩條蟒蛇的行走之道摸得一清二楚。

他命令百姓們將五百把刀擺放在這些道上,每一條山道安五把,每一把刀間隔十丈遠。

然後,小夥子率領兩千多個年輕人,每人肩扛鍘刀糞叉,又拿了銅鑼,來到箕山深處,兩千多人又是吶喊又是敲鑼,將整個箕山都驚動了。

兩條黑蟒蛇果然也被驚動了,突然騰空而起,往山下奔逃。

那條雄蟒蛇剛一下山,便被固定在地上的刀割破了肚皮,疼得它一躍而起,竄了三丈多高,等它再落下地時,又碰到了其它刀。

鋒利的刀一下子將它的肚皮從頭到尾割破了,雄蟒蛇癱軟在野地裡死了。

那條雌蛇卻很狡猾。

當頭一把刀割了它的肚皮後,它騰空而起,再也不肯往地上落,忍痛朝南方飛去,一直飛到汝水上空,才落身藏進了滔滔的汝水裡。

小夥子見五百多把刀隻殺死了雄蛇,雌蛇卻帶傷逃進了汝水,帶人追到汝水岸邊。

小夥子對隨行的百姓們說:『這條雌蛇已經受了重傷,我要趁機將它除掉』

鄉親們見汝水大浪翻卷,怕小夥子被水淹死,又怕那條雌蛇傷害他,勸說道:『汝水浪大水深,隻怕害了你的性命,還是另想辦法吧』小夥子說:『如不趁機除掉這條雌蛇,隻怕它傷好後,又來禍害大家,到那時再想除它,就更不容易了』說罷,小夥子不顧鄉親們勸阻,手持鋼叉,縱身跳進了汝水。

那條雌蛇見小夥子跳進了汝水,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咬住了小夥子手中的鋼叉。

小夥子趁勢用力一頂,長長的鋼叉一下子戳進了蟒蛇的肚子裡。

不料用力過猛,小夥子整個身子也隨著那把鋼叉進了蛇口。

雌蟒蛇疼得在水裡來回翻騰,汝水湧起幾丈高的大浪。

最終,雌蟒蛇疼死了,屍身被汝水沖往了下遊。

小夥子和黑蟒蛇同歸於盡了。

鄉親們悲痛萬分,順著河水往下遊尋找,最後尋到了死蛇,將小夥子的屍骨從蟒蛇嘴裡取出來,隆重地葬埋在箕山腳下,並且在小夥子的墓前蓋了廟寺,一年四季祭拜他。

箕山和嵩山相連,嵩山又名中嶽,後來人們便將那座廟宇叫做『中王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廟宇的房子越蓋越多,後來竟成了一座占地四十多畝大的廟宇了。

隻見中王廟修葺一新,原大殿屋頂翻建 ,新建兩層五間後殿,山門巍然矗立,圍墻完整如初。

每逢初一、十五香客盈門,香煙繚繞;每年農歷十月十日廟會,十裡八鄉、《大峪》山北《汝》河南的善男信女雲集而至,念經唱曲、敲鑼打鼓、秧歌旱船,熱鬧非凡,祈福還願、抱娃求嗣、焚香祭祀,人來人往,與此同時生活用品、農用工具以及兒童玩具銷售火旺。

紙坊中王廟和登封中嶽廟《人稱老爺廟》的信徒們一致認為,紙坊中王廟始建年代早於登封中嶽廟。

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

自古以來,此地流傳一種說法,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朝廷要在此地建立梁縣城,首先建設的是城隍廟。

當城隍廟竣工時,有大臣提出此地距郟縣城太近《60裡》,不宜另設縣城。

漢高祖接受建議,決定撤銷原來規劃,而將梁縣城設置在今汝河南岸的王古城,把此地改為梁瞿鄉,把城隍廟改作『中王廟』,請來中王爺,供官員和百姓朝拜祭祀。

『中王廟』與『城隍廟』恰好諧音,人們就習以為常了。

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在附近《現康街村》駐紮軍隊,建立『行宮《住宿)』和『雲臺《處理公務》』,經常到中王廟拜祭,中王廟名聲遠揚。

登封的中嶽廟建於何時?

中嶽廟的前身為太室祠,北魏時《約公元420年》祠址經過三次遷移後,易名為嵩嶽廟,後定名為中嶽廟。

按此說,紙坊中王廟至少比登封中嶽廟早建600年。

據汝州市地域文化研究專家高萬須介紹:

歷史上,漢武帝、北魏孝文帝、女皇武則天、清乾隆皇帝都曾在嵩山祭祀封禪。

尤其是女皇武則天在垂拱四年《688年》晉封中嶽嵩山為『神嶽』,封中嶽神為『天中王』。

公元696年,武則天又封嵩嶽山神為『神嶽天中皇帝』,並將天靈妃封為天中皇後。

宋代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宋太宗趙光義贈五封號號,名中嶽之神為『中天崇聖帝』,帝後《中王奶奶》號『正明』。

中嶽神由山神而成天中王,由天中王而登上了天中皇帝之尊,受到了萬民的敬仰崇拜。

帝王的祭祀大大提高了嵩山聖山的地位,普通百姓也不斷提升對中王爺的崇拜程度。

在此形勢下,汝州紙坊的『中王廟』也名聲大噪,到『中王廟』朝拜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人們又把中王廟稱為『中嶽行宮』,即供奉中王爺《中嶽之神》之別廟。

紙坊中王廟特有一種『抱娃娃送娃娃』的風俗,也就是人們到廟中進行的求育求嗣活動。

廟會期間,久婚不孕的婦女,大多都會到廟中『抱娃娃』,以求中嶽奶奶賜予子女。

『娃娃』是用黃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曬幹後畫上鼻子眼睛,塗上色彩。

人們認為,隻有從廟裡道人手中抱回的娃娃最為靈驗。

抱娃的地點在大殿周圍或寢殿裡。

求子求育的人在中王爺和中王奶奶塑像前燃香叩頭,把紅頭繩遞給道人,想要男孩女孩,先向道人說明,道人會根據所請把紅繩系到娃娃身上,給娃娃起個名字。

如果想要雙胞胎,道人會把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背靠背地拴在一起。

婦女們接過娃娃後,將娃娃揣在懷裡。

在回家的路上,他們一邊走一邊喊著娃娃的名字。

回到家中,她們把娃娃放在床頭上或被褥下珍藏。

據說此法非常靈驗。

如果如願以償,生下孩子後,她們還要在孩子周歲時,到中王廟裡『還娃娃』,向中王奶奶還願。

當初抱回一個娃娃,還願時一般都要送還幾個。

她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報答中王爺、中王奶奶的施子之恩。

乾隆二十年《1755年》《金粧中嶽行宮》碑文寫道:『中州嵩山,乃名區聖地為宗,聖帝托跡之所。

每逢聖神朔望之時,四方人民咸朝山而禮拜焉。

嵩山因覽名山之景,況殿宇之勝,而同社之人各捐資財,共核厥事,遴就文武事,並行宮一座拜之。

嵩嶽之形,雖有大小而無異,同建斯宮也』乾隆癸亥年《1753年》《中嶽廟重修正殿碑記》載:『神之宜設廟宇,而四序享祭者惟上,而有補於皇圖者下,而有關於民意者之為最也。

如今之中嶽老爺神,居中天,列山川之長,職受大帝,推五嶽之尊,誠朝廷祀典之所不廢,黎庶祈禱之所利賴者也。

設廟享祀,詎可少乎哉?

今廟宇多歷年,所上覆者,已破壞矣。

不再為不朽,何□妥其神而祀典乎?

中王廟大院正中有棵大榕樹,軀幹虯曲,枯似焦炭,一塊塊皺裂的樹皮就像是氧化了的黑鐵鎧甲。

整棵樹就像是一個佝僂著身軀的老人,曾經年輕挺拔過的軀體已目趨萎縮和暗淡,然而他還在風雨中站立著,站立在生命和死亡之間,成為一道風景。

已經沒有了闊大渾實的樹冠,隻有幾根枯枝橫斜交匯著,但它還是在其中的一段枝條上冒出了幾片新芽——展露給世人以新的希望和生機。

初次見到它的人都會為它捏上一把汗:那根枝條也就手臂粗細,實在是孤單、孱弱,仿佛隨時都會被死亡的手指掐斷。

可是,一年,又一年,多少人步履匆匆地走掉了,它依然堅挺如故。

於是,它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一種象征,成了人們共有的行為

我默默地為它祈禱。

這裡的一位老人說:這棵樹啊,是樹中的神!

廟裡有一口老井——人稱玉泉。

關於玉泉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古時候,有一位老和尚在這一帶修行。

到了他141歲的那年,他己得道成神,即將離開這裡了。

他想在臨別前最後了解一下世人的心腸和才能,於是裝作打水途中跌倒於地、氣息奄奄的樣子。

一位善良的農民發現他以後,立刻丟下自己手中的活,把老和尚背回了家中,像對待自己的爺爺一樣精心地照料他。

鄉親們這家送香菇和木耳,那家贈粉絲與面條。

老僧終於被調養好了,他非常感激鄉親們,於是他就對大家說:『老今年己141歲了,哪位能為我寫副貼心的對聯,他要求辦什麼事,我就幫助他辦』許多人挖空心思,想來想去也沒有構思出來,最後,有一位號稱『張才子』的隱居賢士這樣寫道:

花甲重周尚餘三七歲月,

古稀再度又加一載春秋。

『花甲』是60歲,60歲『重周』為120歲,『三七歲月』為21年,加起來是141歲。

『古稀』為70歲,70歲『再度』是140歲,『加一載春秋』即為141歲。

老和尚一見,大喜過望。

心中暗想:此地的老百姓不但心地極其純潔善良,而且富有聰明才智。

便對『張才子』說:『那麼,你希望得到什麼呢?

那位隱居賢士鄭重其事地回答道:『本地歷年幹旱,百姓困苦不堪!我個人別無所求,惟願一泓甘泉,味如雞湯,滋潤土地,灌溉莊稼,供鄉親們飲用

話音未落,老和尚己騰空而起,隻見他把一顆霞光萬道的寶珠朝遠處投去。

頃刻之間,石頭間湧出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有碗口那麼大,泉水晶亮,水質純凈。

從此以後,不管是何等大旱之年,它一年四季都流出晶瑩分鐘的甘露,從來沒有一分鈡的停息。

夏天,鄉親們在此痛飲甘泉;冬天,鄉親們盛水煮湯,品嘗牛、羊、雞肉湯的鮮美;春秋時節,鄉親們用它泡飯充饑。

久而久之,大家的許多病都被治好了,精神也健旺了。

而那位老和尚卻得道升天了,人們都說他就是『中王神』,為了紀念他,就在村裡修建了中王廟,塑了中王神像。

據這裡的一位老人回憶,原來的中王廟占地有四十畝大,有三間大殿,木卷棚,磚柱子,鐘樓,大殿後有山門,門前有碑,東墻畫有24孝圖,長有24棵大柏樹,24棵大桑樹,廟裡有池,池裡有魚。

遊完中王廟回來的路上,我不禁思緒萬千,隨口吟道:

金秋醉遊中王廟,

動人傳說真奇妙。

觀景品泉情難盡,

古剎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