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眼中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十九
拓跋鮮卑先祖『石室』
嘎仙洞遺址
拓跋鮮卑發源於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遊牧民族,經過三次遷徙,逐漸發展壯大,並最終進入中原地區,建立北魏政權,統一中國北方,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
北魏政權對北方民族大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
從嘎仙洞的重大考古發現到呼倫貝爾草原上多處鮮卑墓葬的發掘,這些考古工作都為研究古拓跋鮮卑起源、發展、遷徙、交往和融合奠定了基礎。
嘎仙洞遠景圖
拓跋鮮卑起初生活在大興安嶺。
公元2世紀時,遷徙到陰山河套地區,占據『匈奴故地』,建立代國、定都於盛樂。
後經多次征戰建立了魏國,史稱為『北魏』,從此鮮卑族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公元443年,烏洛侯國遣使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回先祖故土之祭祖,他們經四個月的奔波,從中原來到拓跋鮮卑先祖『石室』,把皇帝的祝文刻在石洞內的石壁上。
這一重大史實記錄在《魏書》中,但隨著歷史煙雲的生生息息,這一祝文早已淹沒而成為鮮卑歷史的未解之謎。
發現《石刻祝文》時合影
關於拓跋鮮卑舊墟石室究竟在何處?
原來史學界的中外學者屢有考證,諸說紛紜,爭論不休。
原呼倫貝爾盟文物站站長米文平等學者多次實地考查與研究,1980年7月30日在鄂倫春自治旗嘎仙洞內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祝文』刻辭。
與《魏書》記載烏洛侯國遣使『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基本相符。
這證明嘎仙洞就是拓跋鮮卑的『舊墟石室』,大興安嶺北段是拓跋鮮卑發源之地。
米文平向學者介紹嘎仙洞《石刻祝文》
嘎仙洞本為天然花崗巖山洞,洞口略呈三角形,高12米、寬20米,方向朝南偏西30°。
洞內寬闊宏大,幽暗深遂,南北長120米,東西寬27米,穹頂最高處達20多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依次可分為前廳、大廳、高廳、後廳四部分。
前廳西側距洞口15米的石壁上,刻有太平真君四年『祝文』刻辭。
石刻高度距地面約1.5米,通高0.7米,寬1.2米。
刻辭為豎行,共19行,全文共201字。
刻文為漢字魏書,隸意猶濃。
這是至今已有1580年的歷史,是一部原始檔案,也是珍貴歷史文物。
嘎仙洞西壁太平君《443年》祝文拓片
拓跋鮮卑先祖舊墟石室的發現,成功揭開了拓跋鮮卑起源地的千古之謎,成為當時震驚國內外的重大考古發現。
夏鼐著的《中國文明的起源》一書認為這一發現『解決了鮮卑族的發源地問題』。
1988年1月,嘎仙洞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嘎仙洞出土陶罐
復審:王佐政 蘇志剛
初審:蓋志勇 張煜鵬 連吉林
編輯:王猛 陳喬新月
供稿:長海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