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封常清威震西域,安史之亂時為何被唐玄宗處死?《網路歷史》

640年,唐朝大將侯君集率軍滅掉高昌,同年九月,唐太宗在此地設置安西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地區的最高軍政機構。

此後的百餘年間,許多精兵猛將被派到西域地區,他們征戰沙場,為唐朝邊疆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唐玄宗時期的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威震西域的名將,可是兩人卻被唐玄宗處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唐朝名將

高仙芝並非漢人,而是高句麗貴族後裔,他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少年時就跟隨父親來到了安西,『以父有功授遊擊將軍』。

高仙芝在二十歲時被封為將軍,『與父同班秩』,他最初沒有得到重用,直到開元後期才受到重視,『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高仙芝在西域屢建戰功,威名遠播,在747年被封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封常清原是山西臨猗人,他的外祖父因犯罪被發配到了安西,幼年時的封常清和外祖父在西域相依為命。

外祖父死後,封常清的生活陷入困頓,所以『年過三十,未有名』。

後來,封常清投到了高仙芝的門下,他輔佐高仙芝時表現出色,官職迅速得到升遷,成為當時的名將之一。

752年,封常清擔任安西副大都護,並且代理節度使之職。

二、奉命平叛

755年,封常清入朝覲見唐玄宗,此時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已經傳到長安。

唐玄宗正在憂慮之時,封常清主動請纓,『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唐玄宗很高興,加封封常清為范陽節度使,讓他到洛陽招募軍隊,來抵抗叛軍。

封常清來到洛陽後,『旬日得兵六萬』,但都是市井之徒。

封常清顯然低估了安祿山的力量,他手中的這些沒有經過訓練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安祿山的叛軍。

封常清率軍先後在上東門、都亭驛、宣仁門與叛軍交戰,結果都遭到了失敗,被迫放棄洛陽。

封常清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高仙芝,在他看來,『恐賊難與爭鋒』,於是率軍決定固守潼關,不再主動與叛軍進行野戰。

三、名將就戮

唐玄宗得知封常清戰敗後,『削其官爵,令白衣於仙芝軍效力』。

高仙芝深知封常清的能力,『令常清監巡左右廂諸軍』。

與此同時,唐玄宗對前線將領並不放心,於是派親信宦官邊令誠作為監軍。

邊令誠沒有什麼能力,卻處處幹預高仙芝、封常清的軍務,同時還索取賄賂。

在遭到拒絕後,邊令誠誣陷『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裡,又盜減軍士糧賜』。

老邁昏聵的唐玄宗居然相信了邊令誠的話,隨即下旨讓邊令誠處死封常清、高仙芝。

756年1月27日,封常清被邊令誠處死。

接著,邊令誠又對高仙芝說:『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十分悲憤,三軍上下也為他感到冤枉。

最後,高仙芝看著封常清的屍體說道: “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封常清、高仙芝是冤死的,他們的死反映了唐玄宗晚年的昏聵。

參考資料:1.《舊唐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