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赴美留學120人,隻回來94人,其他人發生了什麼?《網路歷史》

在清朝末期的1872年,已經衰敗的清政府認識到的人才的重要性,希望能通過人才改變清政府的命運,於是李鴻章這時候提出讓清政府的小孩去美國學習的計劃,這個建議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當時清政府畢竟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同意李鴻章的提議,那麼就認可了西方文化。

如果這時候拒絕提議,清政府可能很快就瓦解了,就在這騎虎難下的時候,最終慈禧太後同意派出幼童去美國學習。

在同年8月,清政府一共挑選出30名兒童,從上海出發,前往遙遠的美國,這些兒童中有好多我們熟悉的名人:蔡紹基、鄧仕聰、詹天佑等人,他們基本年齡在12歲左右,家境都不好,因為家庭條件好的不會把自己小孩送出國去,清政府每年保證每年都會給這些孩子一筆錢來完成學業,但是在那個時期,長期的閉關鎖國讓我們認為,美國隻是清政府以外的劣等的地方,小孩到那裡除了日常學習以外,能否健康的長大一切都是未知數。

1873年,已經留學一年的小孩經過清政府的審查後,決定再派出第二批去美國留學的孩子,也許其中真正的明白事理的大人,也許是看到第一批學習的成果,這第二批30個人中,有7個孩子的大人是自願並自費把自己孩子送出國,當然有這個實力的家庭不是為官就是從商的。

這個第二批人中,我們所熟知的有鐵路工程師梁普時、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海軍元帥蔡廷幹等等。

在之後的1874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相繼派出了2批去美國留學的人員,其中也有完全自費的人,從第一批到第四批,清政府一共派出了120名去美國學習的人,赴美留學本身意思是回國後可以為清政府效力,改善現在的局面。

可是1881年,清政府卻召回了所有赴美學習的人,原因是: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即使竭力整飭,亦覺防范難周,亟應將局裁撤。

在清政府下令召回到結束,共計回國了94人,這時候有人會問,不是去了120個人嗎?

這無非就3種可能,一種是不適應美國的環境,死在了異國他鄉的;一種是沒有遵守約定,自己提前就跑回國的,因為受不了那裡的生活;另一種就是執意要學成歸來,真正是拋開任何外界影響,一心想學習的人。

其實在召回前的最後一年,這120人中,已經有將近半數的人考上了美國有名的學校,其中有數據可查的是哈佛1名、哥倫比亞3名、麻省理工8名、耶魯22名

就拿考上耶魯大學之一的詹天佑來說,去美國的時候隻有12歲,經過6年的苦讀生涯後,18歲考上了耶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可是被清政府突然召回國,最後隻能用自己這幾年在美國所學知識,修建了中國第一條『京張鐵路』,現在我們坐著列車行駛在京張鐵路上,不由得想起他們的艱辛。

關注我,不迷路,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