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英雄傳》中,戰功赫赫的秦叔寶,為何在凌煙閣墊底。《網路歷史》

記得在2003年,我還在家鄉上小學,至於讀幾年級我實在記不清楚了,我總是盼望著天趕緊黑下來,為什麼呢?

因為有一部電視劇在每晚7點半播出。

那個時候,我記得我爺爺家並沒有彩色電視機,隻有一個6英寸的黑白電視機,總是隻有2個臺,一個是安徽電視臺,另一個是25頻道《也稱影視頻道》。

偶爾天氣好的時候,會有一個安慶教育頻道跳出來,那時候我會高興一晚上,有個少兒動畫,叫著藍貓淘氣3000問。

隻能感嘆那時候娛樂節目太少了,能看到頻道更少,和現在不知道看什麼好,沒得比。

秦叔寶

我記得那年夏天,天氣甚是燥熱,到處可聽見的蟬鳴,對於那時的我,並不是很喜歡,隻感到很是煩人,總想著逮住幾隻,握在手掌中玩耍一番。

時間在厭煩中一秒秒過去,終於聽到那一聲久違的下課鈴聲,頓時興奮起來,來不及收拾書包,隻是一股腦把需要帶的書本和作業統統塞進書包中,便飛快奪門而出,生怕耽誤什麼重大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甚是好笑。

因為那一年,有一部以黃海冰,鄭國霖,聶遠主演的一部以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綜合改編的古裝俠義電視劇——《隋唐英雄傳》。

故事的開篇,講述了南北朝後期,盤踞在中國北方二兩大宿敵,北周和北齊之間爭霸,誰將是統一中國北方的霸主。

在長達數十年鬥爭中,北齊逐漸衰敗,公元五七七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誓師伐齊,北周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推進到北齊都城晉陽,此時的晉陽城內無良臣外無救兵,被攻陷隻是時間的問題。

在伐齊過程中,身為先鋒的楊林屢立戰功,北周武帝隨即命令楊林對晉陽率先發起進攻,在激烈的晉陽保衛戰中,以秦旭為首的少數愛國之士,奮勇抗敵,直至戰死。

隻可嘆:『忠節風流落塵土,英雄遺恨滿滄浪』,歷史往往就是這麼骨感,忠臣血灑疆場,奸佞茍活於世,期間在晉陽城被攻破之時,北齊國相高阿古逃脫,竄逃入濟州,此時的濟州守將是秦彝《也就是秦叔寶的父親》,他尚未知曉晉陽失陷,直到齊相高阿古說明了一切。

情急之中的秦彝錯用了高阿古,令他前往燕山請求羅藝救援,不料高阿古途中反水,投降了楊林,在高阿古引領下,北周軍很快到達濟州城下。

身為濟州守將的秦彝尚不知曉所發生的一切,焦急等待著援軍到來,是夜,投降北周軍的高阿古謊稱援軍已至,誘騙濟州守軍打開城門,隨即大批北周軍湧入城內,城中的守軍並不知情,直到北周軍舉起明晃晃刀劍看向自己時,才發現不是援軍,可惜,此時說什麼都晚已,很快城中的守軍被擊潰。

大批北周軍朝秦彝府底圍去,縱使秦彝力臂千斤,手中揮舞雙鐧,奈何北周軍人多勢眾,就在此時,秦彝力竭,被趕來的楊林一囚籠棒擊倒,眾軍一起壓上,將秦彝緊緊按在地上,使其動彈不得,方才降服他。

面對如此驍勇的武將秦彝,楊林肯定是想勸其歸降北周朝廷,奈何秦彝寧死不屈,楊林自知其心意已定,無法回改,遂將其殺害。

目睹這一切的秦叔寶,在痛失親人的悲痛中逐漸成長,他痛恨戰爭的不義。

年少時的他憤世嫉俗,面對社會中遭壓迫的弱勢群體,他懷著一顆行俠仗義心,一路前行。

然而真實歷史並不是這樣的哈,歷史中有這樣一位人物,其故事情節又是另一番景象。

歷史中的秦叔寶,名為秦瓊,為隋朝將領來護兒手下的一名小將,因其作戰勇猛,相貌不俗,被來護兒高看一眼,很是禮敬於他,來護兒曾對身邊之人說:『秦瓊,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將來必能自己取得富貴,怎能當做卑微之人對待呢』?

後來隋末天下大亂,各地農民不堪官府壓榨,紛紛起兵反抗,身為軍人的秦瓊很難自身之外。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叛軍首領盧明月率軍十餘萬進攻下邳,隋煬帝大驚,慌忙調遣離下邳城距離較為近的齊郡通守張須陀的部隊前往鎮壓,接到命令的張須陀不敢有所耽擱,隨即率軍前往狙擊叛軍。

此時張須陀明白,就自己這萬把來人,直接去硬抗盧明月十萬叛軍,實在是以卵擊石。

張須陀思來想去,唯有使用計謀獲勝,張須陀對手下的士兵說:『叛軍知我兵少,不敢言戰,近日盧明月之所以沒有出動,是因為他認為我們必不能久待,待我軍撤退之時,他必帶兵追擊,從而擊敗我軍』,眾將士聽了很是驚慌,一時間不知所措。

張須陀微微一笑,說道:『我思得一計,我部人馬佯裝不敵撤退,待叛軍前來追擊,其營地必然空虛,你等須有一人擔此任務,偷襲叛軍營地,如若成功,必能戰勝叛軍,但是此項任務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必將全軍覆沒』,眾軍士默不作聲,張須陀見久未有人響應,很是失望,剛要起身離帳,人群中一人高喊:『將軍,小將願意前往』,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秦瓊,隨即秦瓊的好兄弟羅士信也奮而請戰,張須陀大喜,稱為其勇士也。

張須陀先讓秦瓊等人伏兵於河水邊的蘆葦叢中,自己率領主力佯裝撤退,叛軍首領盧明月得知張須陀人馬撤退,大喜,一切在他預料之中,馬上命令全軍出擊,誓要消滅張須陀部隊。

此時秦瓊等人見叛軍眾人都去追擊張須陀人馬,他們悄悄來到叛軍營寨,隻見營地大門緊閉,一時間難以攻破,於是秦瓊和羅士信身先士卒,扯下衣甲,配戴短刀,沿著寨門縫隙爬了上去,說時遲那時快,秦瓊趁哨兵轉身之際,飛身一躍,隨即手起刀落就把站崗哨兵結果了。

他們為了盡快擊潰營中的叛軍,遂砍倒其旗幟,大聲高呼寨門已破,爾等速速逃命。

叛軍一聽,不得了,隋軍都打到家門口了,還抵抗個啥勁,本來就是一群未經戰陣農民,一說失敗了,還不嘚麻利快跑。

秦瓊等人立馬占領營地,放火為號,此時張須陀看見叛軍營中大火,知道秦瓊他們的手了,馬上調轉軍隊出擊叛軍。

叛軍也看見了自己營地大火四起,不知其緣故,以為隋軍援軍已至,遂慌忙撤退。

就在這一退一進之間,叛軍方寸大亂,被隋軍前後夾擊,大敗,僅盧明月率百餘名騎兵逃走,其餘皆被隋軍俘虜。

此戰,秦瓊和羅士信的勇武之名聞名遠近。

此時的秦瓊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反觀當前的局勢,知道隋朝已經被遍地開花的義軍攪得自顧不暇,已經無力支持大局,起形勢已經危如累卵,非有天縱之才之人難以挽回局面。

在此期間,他隻能蟄伏於此,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伺機而動。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一月,秦瓊和他的隋軍將士遇到一個他們前所未有的對手,那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瓦崗軍。

瓦崗軍一開始隻是些因畏罪逃亡到瓦崗寨落難群體,為首的是東郡韋城縣人翟讓,這些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大的志向,隻是被當地官府壓迫,沒了生計,隻好逃亡。

之後貴族出身的李密由於楊玄感起兵失敗,沒有去處,便投奔瓦崗軍。

這時的瓦崗軍有了李密的加入,才開始有了新的變化,李密較有政治眼光,他建議瓦崗眾人積極發展勢力,不要去和朝廷軍隊硬碰硬。

想要壯大自己勢力,必須有大量百姓作支撐,而百姓所想的,首先是吃飽飯,因此獲取大量糧食才是關鍵。

他建議瓦崗軍先攻取滎陽,為什麼是滎陽呢?

滎陽是中原的戰略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

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這裡不僅可以獲取洛口倉大量糧食,占據洛口倉還可以直逼東都洛陽,一旦形勢有所突變,便可直取洛陽。

如若占據洛陽,不僅可以打擊隋軍的士氣,還可以壯大自身勢力,擴大瓦崗軍在中原的影響力,從而團結一切義軍勢力,共同抗擊隋軍。

瓦崗軍眾人對李密的這一建議深以為然,贊同出兵滎陽。

面對強大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深知僅靠滎陽守軍肯定是擋不住瓦崗軍,於是上奏朝廷乞求援軍。

隋煬帝雖然昏君,但非庸才,他也深知滎陽的重要性,旁邊挨著洛口倉。

他隨即任命號為名將、威振東夏張須陀為滎陽通守,前往鎮壓瓦崗軍,此時秦瓊就在這支隋軍隊伍中。

張須陀一向自視甚高,再加上他與起義軍作戰尚未敗績,他根本就沒有把瓦崗軍放在眼裡,認為不管外界傳言瓦崗軍多麼多麼強悍,畢竟還是一群農民組織起來的,怎麼能和裝備精良的朝廷軍隊相抗衡呢。

也正如他所想,此時的瓦崗軍面對張須陀的隋軍,如果正面硬剛,的確不是隋軍的對手。

李密與眾瓦崗軍將領商議,張須陀這一路來,未曾失敗,早已志得意滿。

我等不要與他直面交戰,建議讓瓦崗軍二號人物翟讓前往張須陀軍營挑戰,佯裝不敵,退至大海寺以北的密林間。

此地樹木繁盛,有利於我等伏兵於此。

果然不出李密所料,張須陀見瓦崗軍翟讓前來挑戰,張須陀大喜,此乃天賜良機,我等隋軍將士乘此時機一舉掃平瓦崗反賊。

張須陀留下少數士兵堅守營寨,親率大軍前往迎戰。

面對氣勢洶洶而來隋軍,瓦崗軍想都沒有想,立馬調轉方向,一個勁往回跑,此時也顧不上什麼佯敗否?

久經戰陣的張須陀看到瓦崗軍這樣一副德行,也就放下戒心,縱馬飛奔,恨不得親手擒獲翟讓等人。

就這樣一口氣硬是追了十餘裡,畢竟還是身為泥腿子的義軍逃跑速度更快些,眼見快追上,義軍一轉向,又拉開了距離,氣的張須陀嘴裡不停嘮叨,什麼玩意,自己前來挑戰,現在又不打,這叫什麼事。

正在勁頭上的張須陀那肯發過他們,就這樣一頭鉆進李密等人的伏擊圈,此時的隋軍為追擊翟讓已經亂了陣型,突然,一聲炮響,四周瓦崗伏兵乍起,頓時間,喊殺聲響徹林間,嚇得前來追擊的隋軍眾人是瑟瑟發抖,不敢戀戰。

可惜,張須陀入套已深,已經無力回天,隻能在臨了前多殺幾個瓦崗軍。

但也不可否認,張須陀此人十分驍勇,面對此等狀況並沒有驚慌,一度殺出重圍,使得李密等人驚愕不已,加緊收縮包圍圈,集中全力進攻張須陀本人,張須陀自己突圍無望,他高舉旌旗,對著瓦崗軍大聲喊道:『張爺爺在此,有本事的來抓我』,瓦崗軍一看,一下子都認識了張須陀,心想老子就是來幹你的,你還自報家門,不幹死你,還真對不起你這英勇的舉動。

之所以張須陀引誘瓦崗眾人來追,主要他是想挽救其他隋軍將士突出重圍。

就這樣,折騰了一番,張須陀本人也力竭,最後一聲大喝,被瓦崗軍斬殺於此。

面對張須陀戰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

這次瓦崗軍的勝利一定程度上給予隋朝政權以沉重打擊。

此時的秦瓊等人也趁著張須陀的掩護,率隋軍殘部撤出戰鬥,在撤退途中,秦瓊自知滎陽城已無險可守,思考一番後,調轉方向前往依附據守虎牢的裴仁基所部。

隻能說這幾年,秦瓊很是鬱悶,去依附裴仁基,卻不料由於裴仁基與監軍禦史蕭懷靜不和,盡然被李密成功招撫,並殺了朝廷的監軍禦史蕭懷靜,這一下真的回不了頭了。

剎那間,自己竟成為了義軍,如果不是秦瓊此人有大志,胸懷寬廣,指不定會鬱悶至死。

讓秦瓊稍微寬心的是,李密很是看重他,直接提升他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待遇十分豐厚。

被賜一縷白綾的隋煬帝

但是沒過多久,一突發事件又改變了秦瓊等人命運。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身為驍果禁軍將領的宇文化及因不滿隋煬帝偏安江南,久居江都不前,遂起殺意。

並得到了眾禁軍將士一並支持。

為什麼呢?

原因是隋煬帝眼見自己在中原已失去根基,已無法挽回此殘局。

就裹足江都,反正我的妻妾子女都隨我來到這裡,這邊就是我等家,中原那塊地,老子也懶得管,誰愛要誰就搶,我過我的小康生活,咋們互不打撈。

可是時間長了,來自北方的禁軍開始思念家鄉,得知此時中原大地戰火四起,更加憂心忡忡,不知家人是否安好,人人盼望著何時歸家,好與家人團圓,過個中秋節不好嗎。

一天夜裡,幾名禁軍將領新社匆匆找到宇文化及,謊稱自己與宇文等人的密謀被人告發了,明早皇帝就要向自己等人發難,如果不提早下手,自己等人就會淪為待宰羔羊。

驍果軍

眾人一致推薦宇文化及為首,事成之後,隨即北歸中原。

宇文化及見眾人如此殷勤,也不再推脫,便換上甲胄,提刀入宮。

後面大家都知道宇文化及等人幹掉了隋煬帝,隨即率領眾禁軍北歸。

十餘萬驍果軍北歸可是大事件,這支軍隊相當又戰鬥力的。

要北回關中,必然途徑黎陽,而此時的黎陽被瓦崗軍所占據,是其重要戰略要地,豈能讓隋軍隨便經過,那還得了。

策馬揚槊的秦瓊

宇文化及一看這幫義軍拒不讓過,氣不打一處來,你以為我們驍果軍是一般的普通隋軍嘛,太TM看不起人了,難道我們禁軍還怕你們這些烏合之眾嗎?

廢話不多說,不服就幹,隨即就爆發了黎陽大戰,激戰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不得不說驍果軍果真不是一般隋軍能比,其爆發戰鬥力直壓瓦崗軍,打的瓦崗軍頓時懷疑人生,心想是不是劇本搞錯了,我們才是主人翁哈,咋就被打得如此狼狽不堪。

混戰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墜馬昏厥,其部下被沖散,眼見驍果軍正朝著李密殺來,此時秦瓊再現神通,隻見他策馬揚槊,一頓操作猛如虎,硬生生帶著李密沖出包圍。

安頓好李密後,秦瓊不做停留,調轉馬頭,收集被沖散部隊,沖向氣勢洶洶而來的驍果軍,經過一番廝殺,終於將其擊退。

經過此次戰役的李密,十分感激秦瓊救命之恩,加之他勇抗來犯之敵,幫其穩定了戰局,免於崩潰,再一次使得秦瓊揚名於關中大地。

同年九月,李密等人總結上次失敗的原因,不再硬剛驍果軍,利用驍果軍遠道而來,極度缺糧,采取堅壁拒戰策略。

給你拖上一段時間,看你是否給養跟得上。

那時你們餓的使不動手中刀槍,老子一頓猛錘,看你們還能蹦躂多久。

這一策略很是奏效,驍果軍因缺糧發生內訌,李密趁機突襲,大敗宇文化及。

此時放眼關中大地,誰敢與我李密爭鋒,實話實說,論實力,確定關中沒有人能與瓦崗軍抗衡,但是失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張須陀狂傲,力竭而亡,現在你李密驕傲自負,被當時名不見經傳王世充看到契機,突然發動襲擊,在邙山腳下大破李密。

這個叫什麼?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遭遇邙山大敗的李密,不僅面臨著再次遭遇王世充的打擊,而且也懼怕不滿其已久的翟讓舊部伺機報復。

於是乎,倉惶西逃長安投奔了李淵。

隻可惜了秦瓊再次淪落天涯,這次沒有上次幸運,沒有遇到一個為屬下舍身的張須陀,而是投機主義的李密。

由於掩護李密逃跑,自己斷後,被王世充所擒,便降了他,也還不錯,被封為龍驤將軍。

這幾年的遭遇讓秦瓊深刻明白,要想有一番大的作為,必須跟對人,不然一切都會變得徒勞,更有甚者可能把自己給搭上去,那樣太不劃算了。

黃袍加身的王世充

他冷靜觀察當前局勢,李密已是不可能了,靠他還不如現在棲身的王世充;反觀當前的王世充,表面上顯得親善近人,實則為人奸詐無比,不肯以誠待人。

今占據洛陽等地,咋看頗具實力,其實外強中幹,再加之他慣用酷刑嚴厲控制屬下人,整個洛陽城人心浮動。

如有一個人逃跑,全家不論老少都株連被殺;或者讓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只要告發就可免罪,其行為讓人不齒;對待百姓更為殘暴,他命令五家為一保,互相監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而鄰居沒有發覺,四周的鄰居都要處死。

所以除洛陽城內的百姓無法逃跑,城外百姓不堪其擾紛紛逃離,處死的事接連不斷,百姓就叛逃越來越厲害,如此循環,勢必危已。

身在河北的竇建德,隻知占地為王,毫無志向,且距離較遠,故作罷。

還有就是南方蕭梁政權,之所以能夠茍活於亂世,主要是因為中原幾大勢力互相攻擊,無暇顧及他們而已,等待中原戰火方熄,派一支偏師即可平定江南。

李淵

縱觀當今局勢,唯有李唐政權才可平定天下,李淵為人『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見人一面,不論貴賤,即能十數年不忘。

當時的山川沖要,他也做到了『一覽便憶』。

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人。

李淵雖然接受了隋恭帝禪讓,但他並沒有像王世充等人殺害恭帝,反而下詔封隋恭帝為酅公,對前朝後裔較為優待,得到了前朝遺老支持,進一步增強了李唐取得政權的合法性。

目前唐朝疆土隻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一統華夏。

面對這一形勢,唐帝國高層,制定了清晰的戰略目標。

首先鞏固關中根據地,然後進軍關東,逐步統一全國。

秦瓊此時心裡有了結果,隻是在等待一個時機。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這個契機來臨,秦瓊為此做了周密的安排,他們先是穩住王世充等人,利用兩軍對陣之機,前往投靠唐軍。

正值唐鄭兩軍對陣於九曲,多日之間的戰鬥中,鄭軍已顯露疲憊,王世充深感擔憂,苦於無策,屆時秦瓊等人前來請戰,王世充大喜,深知秦瓊等人的厲害,即使不能擊敗唐軍,也能激勵鄭軍的氣勢,說不定可以拖延一段時日也為可知,關鍵是現在也未其他良策,姑且應允。

熟不知,已中了秦瓊等人的計策。

王世充也不是傻子,隱隱約約有些許擔心,不顧眾人勸阻,身披金甲前往陣前觀戰,他哪知道秦瓊等人敢在兩軍陣前倒戈,即使他千算萬算,怎麼也算不到這一點。

隻見秦瓊身披烏金甲,頭戴混元盔,胯下烏騅馬,手持丈八馬槊,很是威風。

在兩軍看到正起勁時,秦瓊等人調轉馬頭,直奔唐軍而去。

這一舉動,看到王世充一臉懵逼,半天沒有回個神來,這是幹嘛,發生了什麼。

此時唐軍也看得懵圈,兩軍陣前還能演繹這一出,除了秦瓊等人,古往今來不曾有人。

回過神來的王世充,氣得牙癢癢,悔不該聽信秦瓊等人的言辭,白白送給了唐軍幾名大將,關鍵還是自己眼皮子底下投奔唐軍,你說多氣人。

此戰的結局大家想必也知道,我就不過多描述了。

投奔李唐的秦瓊,跟隨著李世民等人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

虎牢之役,秦瓊率數十名精銳騎兵率先沖破竇軍大陣,戰後獲封翼國公。

同年七月,李唐王朝因食言,將竇建德斬首,其部下劉黑闥趁勢起兵造反,僅半年時間,盡數恢復竇建德故土,一時間聲勢浩大,極大震驚了唐王朝。

十二月,秦瓊隨秦王李世民出征討伐劉黑闥,因功被賞。

有人說秦瓊之所以位列凌煙閣最後一名,是因為他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所以不是秦王李世民的親信,所以排名墊底。

這話似乎有點道理,其實不然,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隻是沒有像尉遲敬德那樣顯眼,他隻是負責外圍對太子黨羽進行圍剿,並沒有像尉遲敬德先陪伴在李世民左右,並擊殺了李元吉。

事後,秦瓊被拜為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

還有就是秦瓊一開始投奔大唐沖著李淵去的,與李世民毫無關系,並不是演繹中,秦王與他們舊相識。

他們壓根不認識,更不要說相互了解。

秦瓊是被唐高祖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些許淡薄了點。

再者,秦瓊經常生病,之後大唐對外戰爭,他都沒有參與。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病死。

而其他人呢?

尉遲敬德、程知節、李靖、李績等人在之後的大唐戰爭中屢立功勛。

我們所說的凌煙閣是貞觀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閻立本畫秦瓊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掛入凌煙閣,離秦瓊離世快五年之久。

所以秦瓊能入凌煙閣,已經是唐太宗李世民對他最大認可,更加談不上什麼或者為什麼排名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