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叛時,司馬氏忙於平叛,蜀漢和東吳都在幹什麼?《網路歷史》

淮南三叛,事情發生於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懿父子篡奪大權,使得重鎮壽春的將領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

這三次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

三次叛亂皆為司馬氏所平定。

誠然,司馬懿父子消滅了忠於曹魏的力量。

不過,長期的內耗,顯然給蜀漢和東吳帶來了可趁之機。

那麼,問題來了,淮南三叛時,司馬氏忙於平叛,蜀漢和東吳都在幹什麼?

一、淮南一叛時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

在此之後從,奧威太尉王凌與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於淮南,謀立楚王曹彪為帝。

嘉平三年《251年》,令狐愚去世後,王凌以討孫吳為名表求發兵,又遣楊弘說兗州刺史黃華共同舉事。

楊弘、黃華告發,司馬懿率軍征討。

王凌發現事情敗露,降於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飲藥自殺。

在淮南一叛前,也即延熙十三年《250年》,蜀漢薑維率軍攻打西平,俘虜魏將軍郭循。

不過,在淮南一叛爆發的同年,薑維卻沒能率軍北伐,這是因為當時的蜀漢兵權被費禕所掌握。

相對於薑維,費禕主張休養生息,所以不允許薑維頻繁進攻曹魏。

至於東吳,孫權當時的身體狀況已經比較差了,並且在公元252年病逝,加上王凌迅速放棄抵抗,所以東吳也沒有趁機發兵進攻曹魏。

二、淮南二叛時

正元二年《255年》,魏國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毌丘儉起兵壽春《今安徽壽縣》,矯稱受太後詔書討司馬師,率軍渡淮,進至項縣《今河南沈丘》。

司馬師率軍10萬征討,大破淮南軍。

毌丘儉被殺,文欽逃入孫吳。

延熙十八年《255年》夏,趁著淮南二叛,尤其是司馬師病逝的機會,薑維率領夏侯霸、張翼等人出狄道,於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

王經死傷數萬,退保狄道城。

薑維進兵,圍攻狄道城。

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

薑維設伏不成,退軍駐紮鐘題。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因為洮西之戰的勝利,薑維被遷升為大將軍。

薑維整頓兵馬,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來,導致薑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薑維死傷甚多,百姓因此埋怨薑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

薑維於是請求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另一邊,淮南二叛的第二年,東吳大將軍孫峻派遣呂據等將領進攻魏國,但是,孫峻這位權臣在戰爭期間病逝,由從弟孫綝接掌權力,大司馬呂岱也在同一年去世。

因此,東吳沒能在淮南二叛期間占到便宜。

三、淮南三叛時

甘露二年《257年》,魏國征東將軍諸葛誕反於壽春,向孫吳稱臣,攻掠淮河南北郡縣。

司馬昭督軍26萬征討。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諸葛誕兵敗被殺。

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將力量基本被消滅殆盡。

延熙二十年《257年》,得知諸葛誕起兵的消息後,薑維趁曹魏關中空虛率兵出秦川,又率領萬人出駱谷。

不過,曹魏大將司馬望與鄧艾據守長城,薑維駐軍於芒水,依山紮營,薑維多次挑戰,但司馬望與鄧艾堅守不出。

到了景耀元年《258年》,薑維聽聞諸葛誕兵敗身死後,返回成都,劉禪恢復薑維大將軍的職位。

另一邊,諸葛誕為了對抗司馬昭,派人請求吳朝出兵援救。

對此,東吳權臣孫綝派兵協助諸葛誕,但是,東吳派出的援軍吃到了敗仗,孫綝為了推卸責任,於是歸罪於大都督朱異將其殺害,其他一些參戰的將領也因為怕被孫綝殺死而投降了曹魏。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吳國不僅抓住淮南三叛的機會,甚至還損兵折將,這無疑是讓人失望的。

綜上,司馬懿父子平定內部叛亂的時候,蜀漢、東吳確實也曾嘗試進攻曹魏。

但是,除了薑維取得洮西之戰的勝利之外,就沒有其他拿得出的戰果了。

在此基礎上,等到司馬氏充分整合內部力量後,蜀漢和東吳也就徹底失去了翻盤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