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敬上古賢君,把三皇稱『皇』,把五帝稱『帝』,『皇』意有神聖之德,『帝』意有至尊之位。
到秦嬴政狂傲自大齊收兩字入囊中,自稱『始皇帝』,這麼高大上的稱呼用在自己身上多麼厲害,後代的君主們便也毫不猶豫地全盤收入沿用,其中不乏得天下來路不正者,功德不盛者。
『皇帝』二字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褒義,純粹就是角色的名稱。
後來,各種錦上添花,又生出了繽紛名號,活著時有尊號年號,死掉後有謚號廟號,此外陵有陵號,總之,比起秦漢晉隋,後面的歷朝歷代玩名號水平簡直是個個爐火純青。
同學們閱讀的文言文,常常會涉及到這些名號的知識點。
今天給同學們歸納整理出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掌握此知識點有助益。
一、謚號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之為謚或者謚號。
謚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美謚的,即表揚的,例如:
經緯天地曰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
佈義行剛曰景
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慧
辟土服遠曰桓
安樂撫民曰康
(二)惡謚的,即批評的,例如:
亂而不損曰靈
好內遠禮曰煬
殺戮無辜曰厲
(三) 平謚的,多有同情意,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國遭憂曰愍
慈人短折曰懷
唐以前謚號多用一個字,也有用兩個字的。
如『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他們名號中的『桓、文、穆、襄、莊』都是一字謚號。
如胡服騎射的改革家——趙武靈王的『武靈』。
秦國秦孝公後邊的五個王——惠文、悼武、昭襄、孝文、莊襄。
他們都是二字謚號。
一兩個字,言簡意賅,便於書寫、記錄和在文章中使用。
大凡唐代之前的帝王稱呼,都是謚號。
唐以後謚號無節操地加長,極盡拍馬之能事。
從兩個字加到七個字,十個字,到唐宣宗時加到了18個字。
而後,宋、元、明、清更是變本加厲。
宋太祖趙匡胤謚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16個字。
明太祖朱元璋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個字。
清高宗乾隆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23個字。
稱呼不便,就不稱謚號了。
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定,繼位君王許可。
諸侯大夫的謚號則由天子或朝廷賜予。
二、廟號
封建皇帝在謚號前還有廟號。
所謂廟號,乃古代帝王死後,被供奉在太廟時牌位上書寫的名號,給後代子孫拜祭所追尊的名號。
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由繼位皇帝議立,能夠享有廟號的,就意味著被推入帝統系列。
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或者世祖,以後的嗣君則稱為太宗、世宗等等。
漢代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稱為『祖』『宗』。
因此廟號有一定的評價作用。
南北朝時期稱『宗』已濫,到唐代就無帝不『宗』了。
廟號逐漸成為皇帝確立正統、加強權威的重要工具。
鑒於唐以後謚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後開始改稱廟號,如唐玄宗、宋太祖。
再如:漢高祖,不過全稱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全廟號是『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全廟號是『世宗孝武皇帝』。
三、尊號
尊號,也稱徽號。
從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這是生前奉上的。
例如:唐玄宗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神武至德皇帝』。
尊號並不是一下子就長這麼長的,它可以逐漸地加,哪天感覺又想拍個馬屁,那些大臣就會想辦法加上更多的字詞,都是尊崇褒美之詞,實際上是臣下的阿諛奉承,是皇帝自我討開心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就像今天某些領導喜歡在名片上印長長長長的各種頭銜功用類同。
帝後也有尊號,後來成為徽號。
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曰『慈禧』。
尊號起於唐武後中宗之世,並於武則天時成為一種制度。
由於尊號有一種『臣議君』的意味,明朝朱元璋在位時廢除了這一制度。
四、年號
年號,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志。
年號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即位的當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為建元二年。
新君即位必須改年號,稱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期間也可以改元。
碰到喜歡玩年號的皇帝,讀歷史的同學會抓狂,在這方面讓人討厭的皇帝,比如,漢武帝劉徹,在位53年,前後用了11個年號,平均四、五年就換一個。
這些年號分別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唐高宗在位34年,用了14個年號。
武則天在位21年的時間,更換了18個年號。
他們玩得高興,同學們背到頭昏。
不過,大多數的帝王還比較人性化,終其一朝隻用一個年號。
比如清朝的皇帝都是一個年號用到底,我們非常熟悉的『康熙』,就是清聖祖玄燁的年號,從康熙元年一直用到康熙六十一年沒有變過。
『乾隆』是清高宗弘歷的年號,從乾隆元年一直用到乾隆六十年也沒有變過。
明清兩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用年號來稱謂皇帝,例如明世宗被稱為嘉靖皇帝,清高祖被稱為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