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普瓦提埃:大食騎兵勇猛,卻不善於射箭,主帥陣亡。《網路歷史》

732年,查理馬特率8萬兵馬出征,與3萬大食騎兵決戰。

大食騎兵很勇猛,手持長矛、馬刀沖刺,卻不善於彎弓射箭,無法突破查理馬特的步兵方陣,遭遇了一次『滑鐵盧』,主帥拉赫曼陣亡沙場。

公元七世紀,倭馬亞王朝崛起,滅了薩珊波斯,壓著東羅馬帝國吊打。

倭馬亞王朝,中國史書中稱之為『白衣大食』,為行文方便,稱其為大食。

大食的騎兵,橫掃北非、西亞,不斷蠶食東羅馬帝國的領地,五次抵達君士坦丁堡城下,卻苦於缺乏海軍,沒能成功。

正面進攻君士坦丁堡,倭馬亞王朝沒有勝算,便決定繞道進攻,奪取西班牙、法蘭克、意大利,然後夾擊君士坦丁堡。

732年,拉赫曼率3萬騎兵從西班牙出發,翻過比利牛斯山,進入法蘭克王國的領地,開始了遠征。

奧多公爵率2萬兵馬迎戰,雙方在波爾多對決。

大食騎兵輪番沖擊,成功將奧多的步兵、騎兵分割包圍,法蘭克軍幾乎全軍覆沒。

拿著眾多戰利品,拉赫曼繼續北上,越過普瓦提埃。

此時,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查理馬特率8萬兵馬南下,與大食騎兵決戰,阻止他們攻打巴黎。

查理馬特,雄才大略,善於用兵,兒子『矮子丕平』,孫子查理曼大帝,祖孫三代都是猛人。

8萬兵馬對打3萬,法蘭克的優勢很明顯。

大食騎兵,都是輕裝騎兵,沒有防禦甲胄,也沒盾牌。

此外,他們不善於射箭,喜歡手持長矛、馬刀沖刺,進行白刃戰。

法蘭克的士兵,有重甲騎兵、重甲步兵、輕步兵。

其中,輕步兵都是臨時招募而來,但重甲騎兵、重甲步兵則是常備軍,戰鬥力非常強悍。

『狹路相逢勇者勝』,拉赫曼一路北上,查理馬特避實就虛,並沒直接跟他進行決戰,而是選擇突襲大食騎兵的糧道,打一場消耗戰。

沒有攻取普瓦提埃,拉赫曼沒有足夠的後勤物資,經不起消耗。

為此,他決定後撤,縮短補給線,然後進行決戰。

按理說,輕騎兵的機動性很強,速度很快,撤退並不難。

但是,這些大食騎兵都得到了很多戰利品,舍不得丟棄財物,影響了整體的行動。

查理馬特不斷出兵襲擊,有步驟地消滅大食的『斷後部隊』。

拉赫曼無奈,隻能掉頭進行決戰,與查理馬特在普瓦提埃城下對決。

後面是追兵,前面是堅固城池,拉赫曼在這裡進行佈陣決戰,是想『置之死地而後生』。

可惜,大食騎兵不是『漢軍』,拉赫曼也不是韓信,查理馬特更不是趙王。

查理馬特佈陣,以重甲步兵手持盾牌在第一線,5米多的長矛從盾牌上伸出,形成密集的長矛『森林』。

重甲騎兵在兩側掩護,步兵陣地後方則是弩炮,準備發射弓箭。

大食騎兵率先沖刺,手持長矛、馬刀呼嘯而來,沙塵漫天。

此時,法蘭克的步兵發射弩炮,以密集箭雨傾瀉而來,箭鏃上綁上『油佈』,進行火攻。

沒有盔甲防護的輕騎兵,在『火攻』面前很吃虧。

但是,大食騎兵很勇猛,前赴後繼,絲毫不退縮,直接殺到陣前。

盾牌阻擋,長矛刺穿,大食騎兵死傷慘重。

許多騎手連同戰馬都被刺死,陣地前方都是大批騎兵的屍體,但他們依然不放棄。

沒有弓箭射擊,很難撕開防線。

大食騎兵紛紛下馬,改為步戰,又被對方的標槍刺死,但終於撕開了防線的一角。

白刃戰,大食士兵的格鬥技巧很強,可惜沒有甲胄,跟法蘭克的重甲步兵直接硬剛,自然是吃虧的。

戰鬥從中午持續到黃昏,還沒分出勝負。

此時,奧多率自己輕騎兵突襲拉赫曼的營壘,主帥拉赫曼猝不及防,陣亡沙場。

沒有主帥坐鎮,大食騎兵無心戀戰,隻能連夜撤退。

此戰,大食騎兵陣亡一萬兩千餘人,法蘭克士兵傷亡一千五百人,查理馬特贏得勝利。

查理馬特的勝利,『鐵錘』之美譽實至名歸,也為兒子丕平取代墨洛溫王朝奠定的基礎。

與此同時,東羅馬帝國的側翼安全得以保障,又續命數百年。

普瓦提埃之戰,缺乏甲胄,不善於射箭,是大食騎兵慘敗的關鍵。

法蘭克士兵則正好相反,防禦能力強,但機動性不行,故而沒有乘勝追擊。

13世紀,歐洲還是以重甲騎兵、重甲步兵為主力,且防護能力更強悍。

不一樣的是,他們遇上了善於騎馬射箭的蒙古騎兵,以及哲別、速不臺、拔都等名將和成吉思汗,隻能被橫掃的份。

參考書目:《世界著名戰役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