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並非黃帝後代,而是蚩尤的後代!。《網路歷史》

說到蚩尤,以現代人的眼光,他是上古時期惡魔般的存在,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

他與黃帝、炎帝為敵,最後被黃帝誅滅,才有了我們華夏民族。

其實,這樣的理解有些偏激,客觀來講,他也是我們的祖先之一。

上古時期,應該是公元前好多年,在我們的華夏地界上總共存在著三個部落,他們一衣帶水相互為鄰,分別是:炎帝部落、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那時候的炎帝和黃帝,生活在如今的河北、河南、山西、甘肅等地,他們主要以農業為主,除了耕種紡織,還馴化了很多動物。

而蚩尤部落當時主要活躍在今山東等地界,以煉鐵、煉青銅等工業制造為主,也是人丁興旺,部落發達。

古代交通不發達,這三個部落原本相互獨立各不侵犯。

忽然有一日,炎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因為一點小矛盾,或許是地盤之爭,兩方大打出手。

幾場戰爭下來,炎帝落敗,根本沒有討得半點便宜。

料想以農業為主的炎帝部落,手持木棍棒子,怎麼能打得過以手工業為主的蚩尤部落呢,況且那時候蚩尤已經有了青銅武器。

炎帝失敗後很不服氣,於是就找到了他的好友鄰居黃帝。

黃帝原本與炎帝氣血就相投,畢竟都是農耕文化,大道是相合的。

於是黃帝開始與炎帝聯手對付蚩尤。

當時蚩尤部落的人丁非常旺盛,根本不缺人。

且武器先進,都是手持利刃。

雙方硬懟了三年,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72場,蚩尤勝多敗少,依然占據著上風。

黃帝與炎帝很是無奈,但是惹上了這場戰爭,想停也停不下來。

可巧的是,也許上天為了幫助黃帝。

一日傍晚,九天玄女下凡,給黃帝傳授了兵信神符,黃帝才得以戰敗蚩尤。

文獻《魚龍河圖》中記載:黃帝『不敵』蚩尤,『乃仰天而嘆,天譴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勝。

還有一種說法,黃帝是借助風後所作之指南車方在大霧中辨明方向,才獲得勝利!

勝者為王敗者寇。

蚩尤戰敗之後,他的頭被割下來挑在了旗桿上。

這是古代戰勝國的一種儀式,可能也是從根本上瓦解戰敗國的臣民。

蚩尤死後,蚩尤部落大部分人歸順了黃帝部落。

一小部分人開始南遷,跑到偏僻的雲貴之地,當時那裡更是荒無人煙,後來繁衍出了苗族、羌族等少數民族。

蚩尤部落歸順黃帝之後,自然血脈也相互融合,一直繁衍到現在。

由此看來,蚩尤其實也是我們的祖先之一。

文獻記載,蚩尤當時被稱為上古時期九黎部落的酋長,現在我們稱老百姓為『黎民百姓』,這也是蚩尤部落的文化延續。

當時歸順的蚩尤部落人,肯定被看作奴隸一樣的在服務華夏部落上層人物。

他們的地位比較低,在當時被稱為『黎民』。

蚩尤部落人口眾多,所以占據著文化傳導主流。

相傳,還有一部分蚩尤部落人被安置在鄒屠地區(今山東濱州鄒平》,後來後人就以鄒和屠為姓,比如我們課文裡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鄒忌、近代著名新聞作者鄒韜奮,以及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等都有可能是蚩尤的後人。

話說,蚩尤和黃帝最後一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之後,歷朝歷代及各地區對蚩尤形象的褒貶各持一詞,基本上可總結為三種說法:反賊、兵器制造者、戰神。

一直到漢朝之前,其實蚩尤的形象還是比較正的。

他更多被歷代君王供奉為『戰神』。

秦始皇、漢高祖等歷代皇帝甚至還為其設有廟宇,每當出征之前,都會祭拜蚩尤。

隻是後來儒家學派占據歷史主流,為了統治需要開始『貶蚩尤而尊黃帝』,於是才有了如今對蚩尤的諸多偏見。

這就好比《三國演義》裡『尊劉貶曹』一樣,會給人一定的誤解。

蚩尤作為一個部落的領袖,其實也是非常有能力的。

他不僅使部落具備一切生產生活必須的技能、禮儀、文化知識等,甚至有『呼風喚雨、懂天之地、明曉陰陽』的通神之力,在《蚩尤神話》中,還記載有蚩尤發現銅礦、創立文字和歷算。

蚩尤一生的成就非常大,客觀上講要高出黃帝很多。

眾所周知,黃帝發明了戰車、指南針、農耕器具等。

而蚩尤的主要成就有:天文歷法、歲時月令,並制造弓箭、銅器、陶器,最早使用文字《丁公遺址考古》,禮器、宮室和埋葬制度,城市文明的先導《城子崖遺址等》等。

從這一點上看,當時東夷部落的文化要高於華夏部落,並且有專家考證認為,蚩尤是歷史上第一位發明銅冶煉和制作銅器的人。

其偉大之處,也需我們心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