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葬禮為何變成『外交盛宴』?|循跡曉講。《網路歷史》

 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主講:賽艇隊長

策劃:賽艇隊長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28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

前一段時間,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都舉行了葬禮。

對於國家政治來說,葬禮不隻是一個儀式,更是一個外交平臺,有時候兩國交惡或交好,往往就是通過一場葬禮促成的。

◇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葬禮舉辦期間,有數千人舉行抗議示威

古代中國葬禮的規格來自《周禮》,《周禮》中說:『以兇禮哀邦國之憂』,鄰國要是有事,你得派人過去行兇禮,表示兩國休戚與共,對別的諸侯國君主不幸去世感同身受。

這個禮儀做好了會收來盟友,而做不好就極有可能引發戰爭。

春秋時期衛國和晉國關系鬧得很僵,晉國曾經收留了衛國叛臣,還奪取了衛國的土地。

公元前535年衛襄公去世,有個晉國大夫提出了建議:『這正是晉國爭取衛國的機會,現在中國如果不去吊唁,衛國萬一和別的諸侯國結盟。

其他諸侯國對晉國也會有看法,晉國就遭到孤立了』。

於是晉國派出使臣去衛國吊唁,還歸還了之前占的土地,兩國關系因此改善。

類似的反例也有,公元前614年陳共公去世,陳國和楚國原來是盟國,按照禮節楚國應該派出使者吊唁。

然而等了好久也沒看楚國有動靜,陳國繼任國君陳靈公認為楚國這是侮辱輕視自己,一氣之下和楚國的敵國晉國結盟。

楚國一看陳國要背叛自己,馬上發兵攻打,而晉國剛剛成為陳國的保護國,肯定不允許陳國被打,於是發兵為他們主持公道,於是晉、楚兩國爆發了戰爭。

等到天下大一統之後,中原王朝有時候也會放下架子,主動給遊牧政權的君主們吊唁。

◇ 唐德宗畫像

唐德宗時期唐朝和回紇是兄弟邦交國,其間回紇可汗去世,唐德宗廢朝三日,還下令文武三品以上都要去鴻臚寺慰問回紇使者。

宋朝時期宋遼兩國關系更親密,這種吊唁的儀式也更隆重,宋仁宗時期遼國皇帝遼聖宗去世,仁宗下令大臣七天不用上朝,開封和宋朝邊境城市七天之內要保持肅穆的氣氛,不許放音樂,宋仁宗接待遼國使臣時,要向遼國的方向哭五次。

宋神宗時期遼國太後去世,那陣子正趕上神宗皇帝過生日,他當即命令撤去酒席改喜堂為靈堂悼念遼太後。

宋朝禮節做的這麼足,遼國做的也不差,宋仁宗駕崩時,遼道宗抱著宋使嚎啕大哭,之後他還下令把過去宋仁宗給他的衣服器具攏到一起下葬建一座衣冠塚,命令手下得像對待祖宗陵墓一樣守好這座墳。

◇ 影視劇中的耶律洪基形象

前文說的都是都是邦交之國,不過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哪怕是敵對國家的君主死了辦葬禮,也要把場面的事做足,至少得罷兵休戰。

西漢時期漢朝和匈奴一直都是敵對關系,漢宣帝時期匈奴虛閭權渠單於駕崩,他的兒子和弟弟們紛紛自立為王,史稱『五單於爭位』。

此時對漢朝來說,應該是個漁翁得利的好機會,但有大臣跟皇帝說這麼做不合禮法,最好是采取懷柔手段到匈奴陣中吊唁。

於是漢宣帝派使臣找到了五單於中最有希望獲勝的呼韓邪單於,表達了深深的慰問與哀悼,呼韓邪大受感動,在平定內亂後竟然主動向漢朝稱臣並自請為婿,這才有了後來昭君出塞的故事。

漢朝不費一並一卒就換來了邊界和平,這次吊唁實在是太關鍵了。

◇ 影視劇中的呼韓邪單於與王昭君形象

同樣的事也在隋朝發生過,隋朝建立後和南方的陳朝經常發生摩擦,隋文帝楊堅準備派大軍,但不曾想陳朝皇帝此時駕崩,這個時候去攻打人家,勝之不武,容易被天下人恥笑。

於是,楊堅立即下了撤軍令,並且派人到陳國去進行吊唁。

在吊唁信中楊堅的語氣非常謙虛,在信的落款寫上『堅頓首』但陳國後主陳叔寶不但不領情,還冷冷的回了句『想彼統內如宜,此宇宙清泰』,你想統一就把你們自己顧好就行了,我這國泰民安用不著你操心。

不過陳後主隻能在這過過嘴癮了,幾年之後等風頭一過,隋朝名正言順的派大軍南下,陳國滅亡。

等到了近代,中國也想利用葬禮外交跟周邊國家搞好關系,1894年11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駕崩,皇太子即位也就是尼古拉二世。

此時甲午戰爭還沒結束,清軍陸軍從朝鮮一路潰逃進東北,海軍剛剛丟了旅順,艦隊正在威海衛苦苦掙紮。

◇ 亞歷山大三世遺容

於是光緒皇帝命令湖北佈政使王之春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國,名義上是給老沙皇吊唁,其實是借這個機會找尼古拉二世聊聊,希望俄國出面對甲午戰爭進行調停。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進行葬禮外交,在場面上俄國人也給足了面子,安排他坐沙皇的禦用火車,還派畫家給這一行人畫像留念。

但對於調停甲午戰爭的事,沙皇隻是用一句『我肯定盡全力』就給打發了,實際工作一點沒做。

其實甲午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俄國煽起來的,在戰爭爆發前李鴻章要俄國公使幫忙調停,結果那邊轉頭就跟日本人說跟丫打沒問題。

俄國人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陰險,就是要通過中日戰爭消耗兩邊的實力,只要清軍在東北還有一點力量,俄國是絕不會出手幫忙的,因為這樣會耽誤他們侵占東北。

◇ 明治天皇葬禮儀式

幾年後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駕崩,當時的中華民國剛剛成立,宣統皇帝退位不到半年,民國政府急於得到外國的承認。

於是大總統袁世凱選擇不計前嫌,不跟日本計較他們侵占中國領土的往事,公開表示要派徐世昌赴日吊唁,此時的徐世昌辭官在家賦閑,但他在晚清時代可是太傅太保,軍機大臣社會影響力相當大,袁世凱想讓他作為總統的個人代表出席,一來是向日本表達重視,二來也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日本政府也明白袁世凱的真實用意,但此時中國時局不穩,誰也不能保證民國政府能成立多長時間,不能著急去承認,於是日方表示,對於尚未正式承認的國家代表,不能待以國賓之禮,婉言謝絕袁世凱的吊唁。

總結來說,古代的葬禮外交更像是兩邊的一種試探,在君主制的國家裡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個君主可能政策就不一樣了,所以需要派外交官參加先皇葬禮,也好借這個機會探探對方的口風,能不能改善兩國關系。

但現在國家政治都是往民主化發展,再也不是過去國王一言堂的情況了,因此現在的葬禮大多是儀式性為主,比如說英國女王的葬禮,來賓都是出於對老太太的敬仰才參加的,要是還有哪個國家想通過它跟查爾斯三世說好話,改變跟英國的基本國策,基本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