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一共有五個兒子,分別是楊勇、楊廣、楊俊、楊秀、楊諒,這五個兒子全是獨孤皇後所生的同胞兄弟。
雖然是同胞兄弟,但既為皇室成員,還都是嫡子,都有皇位繼承權,互相之間的爭鬥必不可少。
對他們來說,皇權永遠大於兄弟情。
五個兄弟之間為皇權的爭鬥,是以老二楊廣勝出而告終。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去世,時任皇太子楊廣繼位,是為隋煬帝。
楊廣的繼位,在當時是有很多人不服的。
他想坐穩皇位,打壓有可能威脅到其皇位的勢力集團避不可免,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他的幾個兄弟。
四個兄弟中,老三楊俊早在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就病死了,避免了此後的皇室爭鬥。
另外三個兄弟,死在楊廣手中的隻有一個,就是老大楊勇。
楊堅屍骨未寒時,楊廣就打著楊堅的名義,『偽為高祖敕書』,賜死了楊勇。
其實,對於楊廣來說,殺死楊勇未必是必須選項。
楊勇曾經做了20年皇太子,擁戴者很多,但楊勇在楊廣登基時,已經被囚禁了好幾年,算是沒牙的老虎。
本來,楊勇也沒必要死,如清朝康熙年間的廢太子胤礽,當太子的時間比楊勇長得多,可雍正皇帝繼位後,也沒把這位二哥怎麼樣。
隻不過,根據《隋書》等相關史書中的記載,楊堅臨終前,有復立楊勇的打算。
且楊勇還獲得了不少皇族的支持,如駙馬柳述,甚至已經開始實際付出行動了。
有人幫助和沒人幫助,在楊廣眼中,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這其中有沒有楊勇自己在中間做出的努力?
史書沒有相關記載,但楊廣絕對會這麼考慮問題,即『楊勇賊心不死』。
這樣一來,就犯了楊廣的忌諱。
老老實實的願意被囚禁,或許還有生路,之後楊廣就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其餘兄弟的,他到底還是顧忌點名聲。
但楊勇有可能的垂死掙紮,就讓楊廣不得不下狠手,還是在楊堅死後的第一時間內動手。
至於其餘兩個兄弟,楊廣算是顧了兄弟情分,其中一個已經公開舉兵造反,但楊廣還是沒殺。
老四楊秀跟老大、廢太子楊勇一樣,早在隋文帝執政時期,就被削去宗籍,廢為庶人,於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被囚禁。
他被廢被囚的原因有三條:
其一是生活奢侈,讓一向崇尚節儉的楊堅不爽了。
其二是胡作非為,甚至『車馬被服,擬於天子』,逼得楊堅不得不警告他。
其三是不服楊廣當太子,使得楊堅顧慮後事:『秀必以惡終。
我在當無慮,至兄弟必反』
但楊廣登基後,並沒有殺這個不服自己的兄弟,隻是加強了對他的監管。
老五楊諒,他算是老大楊勇被廢掉太子之位後,楊廣最大的競爭對手。
因為楊堅對這個小兒子相當溺愛,楊堅生前,給予楊諒管轄的領地和兵馬是最多的。
史書中記載:『出為並州總管,上幸溫湯而送之。
自山以東,至於滄海,南拒黃河,五十二州盡隸焉。
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
楊堅還曾經派楊諒率三十萬大軍攻打高句麗,隻不過楊諒沒有功成而回,『《開皇》十八年,率眾至遼水,遇疾疫,不利而還』
如果楊諒能打贏這一仗的話,楊廣能否在楊勇被廢之後當上皇太子還未可知。
開皇十九年,突厥犯境,楊堅同樣是想派楊諒率軍去抵禦,對其之喜愛和培養,可見一斑。
楊諒管的地盤多,兵也多,也算是底氣十足,因此,楊廣剛登基,他就起兵造反。
可是,楊諒心氣挺高,實力也足夠,但軍、政方面的本事卻不怎麼樣。
在造反過程中,楊諒多次否決下屬的正確軍事建議,且下決定時經常猶豫不決,結果,被楊廣派出的老狐貍楊素輕松擊敗。
楊諒見打不贏,也很幹脆,主動投降了。
當時,『百僚奏諒罪當死』但楊廣還是網開一面,理由是『終鮮兄弟,情不忍言』
楊諒僅僅是被廢為庶人,監管居住。
從楊廣非常堅決的在楊堅剛死時就殺掉楊勇來看,『終鮮兄弟,情不忍言』似乎是句笑話。
可在此之後,從楊廣對待楊秀和楊諒的態度來看,特別是對待有了實際造反行為的楊諒的態度,這似乎又是句真話。
楊秀和楊諒隻是被監視居住,除了怕他們再鬧騰,走到哪都把他們及其子女帶在身邊,楊廣也沒虧待他們的生活,也沒虐待他們。
我想,這可能是楊廣並不十分顧忌楊秀和楊諒,既然是親兄弟,楊廣對他們想必很了解,知道他們成不了事。
就比如楊諒,給他機會造反,他都沒反成,連大的波瀾都沒掀起,哪有必要消耗名聲上的損失去殺?
楊廣和楊秀、楊諒,這三兄弟算是同生同死。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殺掉楊廣之後,也把楊秀、楊諒及其子女一並殺死。
三兄弟齊心赴死,為大隋朝敲響了喪鐘。
隋文帝的五個兒子,除老三楊俊善終外,其餘的都下場淒慘。
不過,他們之間,除楊廣殺楊勇外,並非是互相殘殺而導致最終結局。
他們好歹也算是殉國,這又比很多朝代的皇族互相殘殺而亡,要好得多。
比如,秦始皇的子女們,被自己的弟弟、秦二世胡亥,用相當殘酷的刑罰,殺了個精光,那才是真慘。
參考文獻:《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