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宮之冠,隋唐記憶——探訪麟遊縣《九成宮醴泉銘》。《網路歷史》

『帝子遠辭丹鳳闕,天書遙借翠微宮。

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

林下水聲喧語笑,巖間樹色隱房櫳。

仙家未必能勝此,何事吹笙向碧空』王維詩中勝似仙境的翠微宮即唐九成宮,千餘年前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麟遊的群山之間,見證了時代的滄桑:魏徵上書、長樂公主下嫁、薛仁貴救駕……這些史料文獻記載的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此地。

千餘年的歷史雲煙已然消逝,如今的唐九成宮已成遺址,那座被譽為『人間第一帖,天下無雙銘』的九成宮醴泉銘碑,仍靜靜豎於九成宮遺址的碑亭中,跨越歷史長河,向世人傳遞著文化的力量、思想的深度。

九成宮是隋唐兩朝的一處皇帝避暑行宮,遺址位於今寶雞麟遊縣城內。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楊堅選中了『萬迭青山但一川』的此地修建避暑離宮,初名『仁壽宮』。

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選擇避暑離宮時,為愛惜民力,下詔修葺仁壽宮,改名為『九成宮』。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下令維修九成宮,並更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恢復『九成宮』原名,一直沿用至今。

唐末,九成宮毀於山洪。

據了解,九成宮是中國建築歷史上的劃時代傑作和裡程碑式建築,由隋代著名建築大師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代表著隋代建築的最高水平,被世人譽為『離宮之冠』。

唐代賢相魏徵在《九成宮醴泉銘》中如此描述九成宮:『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

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唐代畫家李思訓的《九成宮紈扇圖》與魏徵的碑文相互映襯,向後人展示著九成宮的美輪美奐。

九成宮內最為著名的莫過於世人稱道的九成宮醴泉銘碑。

因魏徵的文辭簡潔深刻、立意高遠,歐陽詢的書法剛勁險峻、結構嚴謹,加之唐太宗杖導甘泉、朝野歡騰的故事,此碑被譽為『三絕碑』。

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首次率文武百官到九成宮避暑。

由於陪駕官員人數眾多,且天旱不雨,離宮中的飲水出現短缺,這讓唐太宗『聖心懷之不忘』。

那年四月,他和文武百官信步來到九成宮西,發現地上一處土壤比其他地方濕潤,於是他以龍杖疏導,竟噴湧出一股清泉。

泉水清若鏡,甘如醴,故名『醴泉』。

宮廷中出現醴泉,被認為是祥瑞之兆。

唐太宗遂命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銘碑立石,以記其事。

魏徵撰寫的《九成宮醴泉銘》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及其園林建築的精美壯觀,歌頌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和節儉精神,介紹了宮城內發現醴泉的經過,並刊引典籍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於『天子令德』所致。

魏徵又以仁壽宮、九成宮同是一座離宮,卻產生了隋亡唐興的兩種截然不同局面的歷史教訓,尖刻地告誡唐太宗『黃屋非貴,天下為憂』,最後提出『居高思墜,持滿戒溢』的諫諍之言。

雖然碑銘最初的目的是借清泉噴湧的祥瑞之兆歌頌唐太宗的英明仁德,但碑文卻不落歌功頌德、阿諛奉承之窠臼,飽含居高思墜、持滿戒溢的治國理念,使這篇宏文最終成為一絕。

九成宮醴泉銘碑由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書丹,書寫此文時他已76歲高齡,歷練老成的閱歷加上爐火純青的書法技藝,造就了這方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碑。

此碑楷法精妙,骨氣勁峭,法度嚴謹,筆力險峻,充分體現了歐陽詢的書法結構嚴謹、圓潤中見秀勁的特點,通篇有行有列、排疊精巧,氣韻流轉、一氣貫成,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裡程碑。

楷書四大家之一的元代趙孟頫評價道:『清和秀健,古今一人』明代書畫家陳繼儒評論:『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

『今古市朝已變,隋唐樓殿成空』歷史的煙雲湮沒了九成宮昔日的輝煌,但遭遇水毀的九成宮由於泥沙淤積覆蓋,許多宮殿及臺榭的基礎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如今,九成宮遺址除了具有顯著的文化價值,還有著重要的考古學價值和科學價值。

華商報記者董曉明 編輯  汶威承   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