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 難事,而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是誰呢?
當然是最親近的人嘍。
中國有句俗語,叫『遠親不如近鄰』,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一般情況下,當親近的人收到你的求救信號後,都會積極的幫助你。
但,凡事總有例外,對不?
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個例外。
一、《旄丘》解析
旄《máo》丘之葛兮,何誕《yán》之節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
必有與也!何其久也?
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
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叔兮伯兮,褎《yòu》如充耳。
——《邶風·旄丘》
這首詩基本沒有生僻詞,簡單翻譯一下你們就明白了:
旄丘上的葛藤啊,為何蔓延那麼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為何許久不相見?
為何安處在家中?
必定等人一起行。
為何等待這麼久?
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
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
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讀完這首《旄丘》的翻譯,你或許看出了點端倪:好像是一個等待別人來救援的人,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由愛生恨,說圍攻的諸位叔伯啊,充耳不聞,見死不救。
而且這個埋怨怪罪是層層遞進的,《詩經傳說匯纂》引朱公遷所謂『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諷之,四章直責之』,一怪二疑三諷四責,可見是氣得不行了。
仔細分析,是這麼個道理。
詩一開頭,借物起興,既交代了地點和季節,也寫了等待救援時間之長。
黎國大臣常常登上旄丘,翹首等待援兵,但時序變遷,援兵遲遲不至,不免暗自奇怪。
第二章分析援軍不來的原因,或許等待援軍,或許路上耽誤了種種,尚未憤怒。
第三章有所覺悟,察覺出來不對,知道衛國無意救援,並非是在等盟軍。
第四章開始憤怒了,他批評衛國群臣裝聾作啞,見死不救。
那麼,黎國向衛國求救,衛國為什麼見死不救呢?
我們來看一下原因,就知道了。
二、衛國為什麼不救黎國?
公元前663年,小諸侯國黎國被狄人所建的潞子國所滅,黎國君臣流亡到衛國,請求衛懿公出兵幫黎國復國。
但是,衛國遲遲沒有動靜,於是黎國國君委派的大夫便寫了這首詩呈給衛懿公。
那麼,衛國為什麼見死不救呢?
1、非王室嫡親,關系疏遠
武王伐商建立了周朝,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天子分封天下,周朝被分封的諸侯分三類:第一類是周的姬姓王室成員,周太王季歷的兄弟後人;周文王兄弟;周武王的的兄弟等;第二類是周朝的開國功臣,異姓功臣,如薑尚;同姓功臣,如召公等。
第三才是夏商時候已經存在的方國,分封加以承認,如楚國、蜀國等。
像黎國這樣,其實就是因為統戰的需要而設,地位比前兩類低,封地往往也小得多。
黎國遭難了,不求助於臨近的晉國,怕被吞並,跑過來求救衛國。
要知道衛國可是第一類姬姓王國,周武王弟康叔後裔。
而黎國屬於第三類,這中間還差了一層呢。
這就像求人辦事,你得找你夠得著關系的人呢,夠不著的求也沒有用。
2、黎國弱小,救了沒好處
黎國早在華夏民族形成之初就有了,那時候黎國的區域包括今山西長治及周邊地區,此後國都幾經遷徙,統治區域也逐漸變小,到春秋時期,其核心區域是今山西黎城縣。
衛國雖然也不是很大的國,但衛侯姓姬,是周王室宗親,除了狄戎這些少數民族,周的諸侯國輕易不敢侵略或吞並衛國。
我一大國救你一附屬國,救了也沒好處, 我為什麼而救呢?
3、怕得罪鄰居,不願意救
要知道,在那個連周王都開始貶值的時代,本就不是大國的衛國也是危機重重:一方面要防范不按常理出牌的狄戎,另外一方面要防范左右兩大心懷鬼胎的鄰國——晉國和齊國,特別是不敢得罪一向傲慢的同是周王室血統的晉國。
這個黎國先被周文王滅掉,大半人口被殺,然後允許重建小黎國,後被晉國吞並又『吐出來』重新建國,黎國基本上算是晉國的附屬國了。
你說連你的鄰居,晉國和齊國都沒有去救你,我衛國能去拐著胳膊肘救你黎國嗎?
救了你還得防備鄰居晉國拿這說事兒挑起爭端呢。
綜上所述,你看到了麼,無論如何,這黎國是等不來救援了。
三、總結
無論是國家也好,個人也好,當你遇到難事找人求救時,或者請求別人幫助時,先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到底該找誰好呢?
對不?
所以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既然不能不求人,那麼一定要掌握求人的技巧。
雖然我不懂啥技巧,但是也一定要深思熟慮後才去求人:
第一,求人三思而後行,你能許給人家何種利益?
就是人家為啥要幫你呢?
幫你有啥好處?
你得想清楚了再去求。
第二,廣撒網不如精準釣魚,到處找人,未必能辦成事。
一定要摸清情況,號準脈,找準能幫助你的人才去求。
第三,遠親不如近鄰,求人辦事應從最直接最親近最能幫助你的人的開始。
如果黎國求救於齊國和晉國,結局或許不一樣呢?
你都已經最壞要亡國了,還能壞到哪裡去呢?
國家一樣,為人也一樣。
人生在世,既有風雨也有晴天,所以誰都需要別人的攙扶和幫助。
當你有這種需求時,不妨讀讀《詩經》,讀讀這篇文章,或許會有新的領悟呢,對不?
歡迎一起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