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名揚天下,為何最強大的秦國,卻沒有公子名列其中?《網路歷史》

所謂的戰國四公子,指的是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以及楚國的春申君。

這四個人,都生活在戰國中後期,而且都養了很多門客,對戰國歷史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往往被後世並稱。

但有意思的是,這四位公子,分別來自於齊國、趙國、魏國以及楚國。

而戰國七雄之中,最強大的秦國,反倒是沒能出一位公子名列其中。

這其實並非偶然。

戰國四公子當中,之所以沒有秦國的公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秦國的制度,不支持這種公子出現。

秦國講究‘無軍功不封爵’,就算有了爵位,往往也不是實封的。

不是國家給你一塊地方,讓你建一個國中之國。

而是說國家給你劃出一塊地方,以後這地方的稅收歸你,但是你沒有管理權。

這種特殊的制度,直接導致秦國的公子,基本上都很‘窮’,因為他們很難直接剝削下面的平民。

想要名列戰國四公子之一,首先你得養大量的門客。

而秦國公子的身家,實在是養不起這麼多人。

當然,最重要的是,秦國的公子,可以直接通過打仗,獲得爵位和地位。

反觀其他國家,公子沒有上升通道,所以才隻能用錢來招攬大量門客,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想要更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得簡單來說一下,歷史上著名的戰國四公子,為什麼會出現。

在戰國時代以前,所有的諸侯國,基本上都是實行貴族政治。

也就是說,很多官職和爵位是世襲的,都是由國內的貴族來擔任的。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一個國君治理國家,基本上不用任命外來的官員。

既然沒有外來士子,底層平民也沒什麼上升通道,那當時自然就沒有養士這個說法了。

但是,到了春秋末期以及戰國初期的這段時間,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了。

春秋末期的時候,隨著傳統井田制的崩潰,導致以往舊有的奴隸制社會體系崩潰了,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獨立。

在這之後,各國開始逐漸進行變法,並且對原有的貴族政治進行改良。

而隨著傳統的世祿世卿制被打破,接下來,大家就開始逐漸注意到外來人才的重要性了。

這些外來人才,有的可能是其他國家的落魄貴族,也有的可能是平民。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人當中,很多是有真才實學的。

想要在列國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強國,那就必須要重用這些外來人才。

誰能招攬更多的優秀人才,誰就能在這場混戰當中占據優勢。

所以,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養士的風氣,開始逐漸形成了。

當然,最開始的時候,養士這個事,還是各國的國君親自下場。

據說首開養士之風的,是魏國的初代國君魏文侯。

這個魏文侯,不但讓魏國徹底完成了三家分晉,成了一個諸侯國。

而且他還重用李悝吳起等人進行變法,讓魏國成了戰國初期的頭號強國。

養士這件事,其實也是他大規模開始搞的。

後來,經過魏文侯的大力招攬,各國的人才爭相到魏國來做官。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才,魏國後來才能不斷強大起來,最終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國。

其他諸侯國看到魏國這樣做,效果很好之後,自然也都是有樣學樣,開始紛紛學習魏國的先進經驗,招攬人才。

而接下來,大家在招攬人才的過程當中,就逐漸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隨著各國爭相招攬人才,招攬人才的成本越來越大。

如此一來,這就很考驗各國的經濟水平。

越有錢的國家,就越容易開出高價招攬人才,然後人才來了之後,就能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強更有錢,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

而且,除了招攬人才之外,訓練新式軍隊,改革舊有的社會體制,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錢,而且是越多越好。

所以,如何把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都充分調動起來,這就成了問題的關鍵。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注意到各國的那些貴族了。

這些貴族,他們手裡有封地有錢,如果能把他們手裡的資源調動起來,讓他們的資源為國家出力,這顯然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而如果讓貴族出錢養軍隊的話,這顯然不行,因為軍隊是國家的根本。

如此一來,逐漸放開養士之風,讓貴族們為國家招攬人才,這就成了大勢所趨了。

到了戰國時代中期,雖然各國的國君,對自己國家的公子,大范圍招攬人才,還是心存疑慮。

因為下面的公子如果養士過多,很容易會威脅到自己的王位。

但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如此,如果國王不允許,那各國的公子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為了自己的發展,也可以直接帶著自己的家產,去其他國家發展,為其他國家招攬人才。

所以,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貴族養士的風氣,已經徹底形成了。

貴族之間,不但爭相招攬人才,而且還以招攬人才的數量,體現自己的社會地位。

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這對於各國的貴族來說,顯然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在這種模式下,貴族可以通過養士,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而國家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儲備人才,可以說是雙贏的事情。

當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當一個貴族養士太多的時候,確實有可能會威脅到國君的地位。

但在戰國中期的時候,其實還沒出現這種情況。

戰國中期的時候,能養幾百個門客,那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至於說像四大公子那樣,動輒養個三四千的門客,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已經是戰國末期了。

當時大家主要的敵人是秦國,所以各國的國君,就算對國內大范圍養士的貴族,心有戒備,但是也不能表達得太明顯,因為他們需要團結更多的力量。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戰國四公子開始出現了。

想要名列戰國四公子之一,首要的條件,就是得特別有錢。

因為養門客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奢侈的行為。

而像四大公子這種動輒養三千四千門客的情況,那花費的錢就更是天文數字了。

而除了特別有錢之外,自身的地位還不能太低。

最好是各國的王族後裔,或者最有權力的人。

因為隻有這樣,其他人才會來投奔他。

那些門客去投奔某一個人,除了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之外,也是想要更好的發展。

而如果主人沒有足夠高的社會地位,自然也無法給門客提供太好的前途,那大家自然也就不會去投奔他。

所以,戰國四大公子當中,齊國的孟嘗君,是齊威王的孫子,他爸是齊威王的小兒子。

齊威王去世之後,長子即位,這就是齊宣王。

而孟嘗君他爹,雖然沒繼承王位,但是卻得到了大片的封地,後來這些封地,直接就落到了孟嘗君的手上。

正是因為有大量的封地,孟嘗君才能養得起那麼多門客。

趙國的平原君,以及魏國的信陵君,同樣也是如此。

趙國的平原君,是趙武靈王的兒子,雖然沒能繼承王位,但是卻得到了大量的封地。

而魏國的信陵君,則是魏昭王的兒子。

魏昭王去世後,他的哥哥繼承了王位,而他則是得到了大片的封地。

正是因為有這些封地,所以平原君和信陵君,才有錢去養門客。

唯一稍顯例外的,是楚國的春申君。

春申君確實不是楚國某個國王的後裔,但是他是當時楚國的令尹,也就是其他國家的相國,而且深受楚王信任。

後來,楚國把淮北地區的十二個縣,都封給了春申君。

淮北本就是楚國最大的產糧地之一,有了這塊封地,春申君自然也不缺錢了。

所以,我們仔細盤點之後會發現,四大公子,幾乎就是戰國七雄當中,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國家,每個國家各出一個。

而相對弱小的韓國和燕國,因為自身國力也不太強,自然也不可能給某個公子太多的封地。

沒有封地,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錢,不可能養太多門客了。

至於秦國,秦國這邊的情況,則是有些特殊。

從戰國中期開始,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就形成了一條鐵律:即便是國君的兒子,也需要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之後,才能獲得爵位。

想要單靠自身血緣關系或者背景,在秦國很難直接獲得足夠高的社會地位。

就比如說秦武王嬴蕩,嬴蕩是秦惠文王的嫡長子,本來就有繼承王位的權力。

但是即便如此,嬴蕩早年還是需要跟隨名將司馬錯出去打仗。

而且,當時嬴蕩還不是去鍍金,而是真的帶著人,在戰場上親自廝殺,得到了軍功,這才能夠獲得爵位。

連國王的兒子,都是如此,那其他人,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秦國貴族的封地,都是靠自己真刀真槍,或者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之後,才能得到的。

如果能夠得到足夠大的封地,那就意味著這個人在朝堂上,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影響力和權力,沒必要再像其他國家的公子那樣,通過錢去給自己買影響力。

而如果沒有封地,自然也不可能有錢去養門客。

因為養門客這件事,實在是太費錢。

如果單純通過經商之類的手段,就算是戰國時代的首富,也養不起三千門客,不可能和四大公子比肩。

另外,秦國的貴族,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完全可以直接去戰場上廝殺。

雖然上戰場要更危險一些,但是從經濟成本上來說,其實要比大量養門客,便宜太多了。

所以秦國貴族有專屬自己的上升通道,自然就不會大量養門客了。

當然,秦國也不是沒有人大量養過門客。

比如在秦始皇剛剛登基之後,秦國的相國呂不韋,以及秦始皇他母親的男寵嫪毐,都曾經大規模養過門客。

而他們養門客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呂不韋當時雖然已經是秦國權力最大的男人,但是為了更好地控制朝堂,再加上呂不韋本來就有錢,後來秦國也給了他大量的封地,呂不韋自然會盡量養更多的門客。

至於嫪毐,他純粹是因為討好秦始皇他媽,得到了這位趙太後的寵幸之後,直接被賜予封地。

所以得到封地之後,嫪毐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影響力,自然也要養門客。

但問題是,呂不韋當時已經是秦國的相國,已經屬於那種‘一怒則天下懼’的人物,影響力遠比戰國四公子更大。

戰國四公子的名號,已經配不上他了。

而嫪毐的影響力,則是僅僅局限於國內,而且也沒什麼正面影響。

最關鍵的是,這兩個人,出身都不太高,當時的人們,也不會把他們和其他四位公子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