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文物專家用現代儀器,揭開銅奔馬,屹立千年不倒的真正秘密。《網路歷史》

銅奔馬的主人:

曹操的死對頭,被曹丕逼死後,隻能悄悄葬在武威

這是一匹驚艷絕倫的汗血馬,也是一匹撲朔迷離的神秘之馬!銅奔馬,它是國寶級文物,是中國旅遊的標志,是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一匹神秘之馬。

誰是這匹神馬的主人?

這是幾十年來,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的話題。

不過,當文物專家用最先進的儀器,照射銅奔馬後,有驚喜發現,不僅揭開了銅奔馬屹立千年不倒的秘密,更發現這匹神秘之馬主人的真實身份。

 近日,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王琦的《甘肅武威出土銅奔馬及墓主人再研究》一文披露,文物專家用先進儀器,照射銅奔馬後,有令人驚喜的新發現。

國寶級文物銅奔馬,於1969 年出土於武威雷臺墓。

50 多年來,許多學者就銅奔馬的發現、年代、造型、命名及雷臺墓墓主人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發表了大量研究文章。

但誰是銅奔馬的主人,即武威雷臺漢墓的墓主人,人們各有看法,有人說是張軌,有人說就是左騎千人長,也有說是其他人,各持己見。

       為尋找銅奔馬的主人。

2019 年,甘肅省博物館在蘭州蘭石重裝金屬無損檢測試驗中心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利用現代科學儀器對銅奔馬和甲型馬、乙型馬分別進行了金屬探傷掃描和金屬成分檢測。

果然,有了令人驚奇的新發現。

這次監測發現:銅奔馬是采用陶范分段鑄造法鑄接而成,分鑄了馬頭、身軀、腿足,再將各部鑄接成一體。

馬腿內鑄有鐵芯骨,為鐵骨銅腿。

這是銅奔馬鑄造工藝的新發現。

千年以來,銅奔馬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它的鐵骨銅腿。

雷臺漢墓早年曾兩次被盜,發現時沒有進行科學發掘。

當考古清理時,所有的東西都亂了位置。

這對後期的研究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人們根據一些銘文和印章分析,武威雷臺漢墓主人是位張姓將軍,銅奔馬應該是張將軍生前供奉的馬神。

這位張將軍究竟是何許人?

雷臺漢墓的出土文物中,提供了非常模糊的線索。

人們從墓葬規模、出土四枚龜鈕銀質印章、隨葬銅車馬儀仗俑陣容以及大量精美隨葬品和 28000 多枚鋪地五銖錢分析,這位張將軍應該是為秩比二千石以上大官。

而出土的四枚銀印缺損嚴重,印面有多道較深刻痕。

下葬之時,似乎是有意識將字面鏟毀。

其中,兩枚印文已經完全無法辨識,其餘兩枚僅存『□□將軍』二字。

其中一枚印章拓印後,經甘肅省博物館前館長初世賓和前副館長張朋川再三觀察,依稀辨認前兩字可能為『破羌』二字。

王琦認為,根據馬身上銘文認定墓主人姓張,再按其時代、籍貫、歷官、封地、卒年和地位排查,隻有東漢末年的『破羌將軍』張繡最符合條件。

張繡被人們稱為北地槍王,為張濟之侄。

張繡是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

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以軍功升至建忠將軍,封宣威侯。

先投降曹操,後反復,曾和曹操發生大戰,殺典韋、曹昂、曹安民,後再次投降曹操。

隨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力戰得功。

後死於北征烏桓道上,謚定侯。

為曹丕逼死。

由於墓葬的等級是兩千石,故而從銘文『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上尋找墓主人,或認為『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就是墓主人,來尋找張姓墓主人,其實就走入了誤區。

因為『左騎千人』『張掖長』的秩比最高隻有三四百石,同墓葬的兩千石規格相差比較遠。

《魏略》記載:『官渡之役,張繡力戰有功,升遷破羌將軍,復增邑凡二千戶,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邑未有滿千戶者,而張繡特多』可見,張繡的食邑,已經超過兩千石。

且張繡號破羌將軍,同銀印的字相符。

為何墓葬中沒有明確提到墓主人身份呢?

因為張繡的被曹丕逼死,且其子死於謀反。

故而,在墓葬中不可能,留下張繡名字,以免引起曹丕的注意。

銀印印面損毀,也是這個緣故。

王琦在文章中認為:武威雷臺漢墓墓主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宣威侯張繡。

原來,這裡是一代槍王最後的歸宿之地,銅奔馬也是他身前的喜愛之物。

北地槍王張繡:

   宛城之戰給曹操留下最深的痛

 

曹操一生南征北討,有官渡之戰這樣的取勝經典戰例,也有赤壁之戰這樣的失敗經典戰例。

然而曹操一生,最傷痛的失敗,莫過於宛城之戰。

此戰,曹操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戰死,曹軍全線潰敗。

刺傷曹操心中最深痛的人,就是漢末甘肅名將張繡!

 

1.豪俠意氣,為長官報仇

 

張繡《?

—207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

漢末時,由於幾任涼州刺史能力不強,無法處理,涼州亂局,最終導致形勢日益惡化。

再加上,邊章、韓遂起兵,涼州局勢更加混亂了。

亂世是英豪的舞臺,許多看上去很普通的人,遇到亂世,就會脫穎而出,乘風而起。

這不,張繡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舞臺。

張繡出自武將家庭,他叔叔是曾任驃騎將軍的張濟,自然是一方豪強。

張繡年輕時在縣衙任職,如果沒有亂世,或許他就是普通官吏,按部就班,一步步上升了。

涼州的亂局,最終波及到了祖厲。

金城的麹勝帶人發動襲擊,殺死了祖厲長劉雋。

祖厲長,就是當時祖厲縣的縣長,身為縣吏的張繡,自然不願意看到祖厲長,就這樣被人殺死。

他要為老長官報仇。

不久,他找到一個機會,刺殺了麹勝,為縣長報了仇。

可見,當時張繡已經是藝高人膽大了。

成功為縣長報仇後,張繡名氣大增,就逐漸同各地勇武少年聯絡到了一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董卓進京後逐漸作亂,大批涼州人,跟隨董卓到洛陽,參與各種大戰。

張繡因為他叔叔的緣故,也率部曲東進。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佈所殺,張濟、李傕、郭汜等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進攻長安,張繡跟隨張濟,以軍功升至建忠將軍,封宣威侯。

漢末軍閥混戰,造成了空前的災難,董卓大遷都,燒毀了洛陽,李傕、郭汜在長安周圍大戰,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有人曾評論說,漢末許多軍閥不是打垮的,而是餓跨的。

果然,幾年之後,張濟軍中,就因缺糧而引發動亂。

建安元年《196年》,張濟不得不率軍往南就糧。

南面是荊州劉表的地盤。

雙方發生沖突,兩軍開戰,在進攻穰城的戰鬥中,張濟中流矢而死。

張濟部曲就由張繡帶領。

不過,此時剛剛上任的張繡軍,面臨無路可去的難題。

前進無門,後退無路。

誰知,就在這時,劉表向他們伸出援手。

擊敗張濟軍,且射死了張濟,荊州軍大獲全勝。

荊州官員向劉表道賀,劉表卻另有想法。

劉表說:人家窮途末路而來,我作為主人卻如此無禮,這不是我的願望啊,這樣的祝賀不是我所需要的啊!

其實,老謀深算的劉表另有打算,他知道荊州軍戰鬥力不強,遇到補給不足的張濟軍打打還行,如果是兵強馬壯的勢力,荊州軍鐵定要吃虧。

他就看上了張繡和他的部曲,這是一股不錯的力量。

於是,劉表就把窮途末路的張繡安排到了宛城。

等於,在荊州北部設置了一道緩沖防線。

 

2.宛城之戰,名將風采展露

 

此時,剛剛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開始籌劃進一步的霸業。

為穩定後方,張繡首當其沖。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討伐張繡。

曹軍以勢迫人,逼近淯水,張繡不得不投降,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張繡僅僅是投降,還不能融入曹軍中,而曹軍對張繡的戒備也很強。

曹操舉行歡迎宴會,張繡和部下將領參加。

曹操挨著敬酒,典韋跟在身後,手裡提著一把大斧,斧刃一尺多長,曹操每給一人敬酒,典韋就舉著大斧比劃,氣勢迫人。

張繡和其他人都不敢抬頭。

可是,十多天後,曹操犯錯了。

曹操犯了啥錯?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了解,這個情節。

曹操看上了張濟的老婆鄒夫人,派了一隊士兵,把鄒夫人藏在隊伍中間搶了過來。

這下可就惹怒了張繡。

另有一個說法,曹操派人給張繡的親信胡車兒送禮物,禮物非常貴重。

張繡知道後,心生疑問。

他懷疑這是曹操試圖收買他的左右,準備刺殺他,來奪取張繡部曲。

前一種說法見《三國演義》,說的過於演繹了;後一種說法,似乎也不符合幹大事曹操。

隻能說,雙方的戒備心非常高。

此時,另一個甘肅人賈詡給張繡出了主意,和曹操翻臉。

於是,張繡派遣親信胡車兒,偷走了典韋的大戟。

隨後,張繡發動攻擊,曹軍措手不及。

曹操在親衛的掩護下隻身逃走。

典韋率領親衛部屬斷後。

典韋所屬都是曹軍中選出的勇士,雖然隻有十餘人,但他們堵住大門堅決地阻擊張繡兵。

這些人以一當十,典韋力戰身死。

退往舞陰的曹操,知道典韋戰死消息痛苦不已。

此戰中,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一同戰死。

曹操每次經過這裡,都進行祭奠。

可謂是曹操心中最深的痛。

宛城之戰曹軍失利引發連鎖反應,袁紹在北方也寵寵欲動。

曹操迫切需要壓服劉表,以便騰出手來,全力對抗袁紹。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再次南征張繡。

此次,荊州劉張聯合。

曹軍先勝,聽到袁紹襲擊許都的消息後,曹軍後撤,後衛部隊被張繡擊垮。

第二年,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曹操投降。

曹操不虧是一代梟雄,原諒了張繡。

還牽著手,一起參加宴會,還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此後,張繡就在曹軍中幹了,他參加官渡之戰,滅袁譚之戰,張繡的食邑多次增加,達到了2000戶。

這在人口稀少的漢末,可謂是個奇跡。

也由此看出,曹操對張繡的重視。

 

3.遠征烏桓名將凋零

 

張繡武藝高強。

在民間傳說中,他和趙雲、張任為三國時期,三大槍術高手。

張繡被稱為『北地槍王』。

那麼張繡的師傅是誰呢?

原來,張繡是當時的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徒弟,學的百鳥朝鳳槍。

戰宛城時,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張繡得以槍挑典韋,『百鳥朝凰槍』由此威震天下。

同時,跟著童淵學藝的還有張任。

而趙雲則是童淵晚年收的徒弟,為童淵的關門弟子。

不過,趙雲天資聰明,後來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

傳說,趙雲和張繡大戰三百回合,最後不抵趙雲,死在趙雲的七探蛇盤槍下。

趙雲也由此成為新的槍王。

這個說法,僅僅是民間傳說而已。

《三國演義》、《三國志》等都沒有載入,隻能姑妄聽之。

張繡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原來,張繡死在曹丕的壓迫之下。

事情是這樣的:官渡取勝後,曹操實力劇增,內部矛盾凸顯。

五官中郎將曹丕對張繡極端不滿,緣由就是曹昂、曹安民的死。

他甚至對張繡說:『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呢!』舌頭底下壓死人,張繡心中難安,最後自殺而死《此說見諸《魏略》》。

也有說,張繡死在前,曹丕任五官中郎將在後,時間對不上。

不過,《三國志》記載,建安十二年《207年》張繡死在遠征烏桓的途中,謚為定侯,他兒子張泉繼嗣。

 亂世是梟雄舞臺,他們的傳奇至今在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