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中箭了,為什麼不直接拔出來,而是要先折斷箭桿?《網路歷史》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對這樣的橋段不陌生。

在兩軍交戰時,雙方共同射出大量箭矢,無數將士紛紛中箭倒地。

但如果男主角或者劇中重要人物中了箭,只要不是射中要害,就還能堅持行動。

而為了突出主角剛毅果敢的性格,往往還會上演『拔箭』的場面。

當然,古裝劇畢竟是影視化作品,與現實會有比較大的出入。

在古代冷兵器作戰時期,那些中箭的將士也不會把箭一下子拔出來,而是先折斷箭桿,再找機會拔出箭鏃《箭頭》,這是為何?

弓箭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後羿射日』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神話故事。

據考古專家推測,約3萬年前古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

原始社會的弓箭制作步驟非常粗糙,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棍或者竹竿,把一頭削尖就能當成武器使用。

春秋與戰國時期乃弓箭制作的成熟期,當時的一張弓要用六種材料『巧者合之』。

制作一件良弓,工期不低於三年,比制作任何單兵武器的工期還要長。

那為何古人會費力不討好的制作弓箭呢?

原因就是在冷兵器時代戰場上,弓箭可以說是殺傷力最高的一種兵器。

南宋華嶽《翠微北征錄》記載:『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可見在古代,弓箭的地位有多高。

哪怕是到了『熱武器』嶄露頭角的宋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的弓箭在戰場上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諸如宋代時期的神臂弓、弓弩等,明代起出現了『開元弓』、『破甲錐』以及菱形的『鈚箭』。

這種新式弓箭上帶有血槽,能極大提高射手的命中率,殺傷力非常大。

評書演義裡經常提到的『射住陣腳』與『一箭之地』,『一箭之地』在平原無風條件下約為120-170米左右。

央視曾經播出過一檔專門測試中國古兵器威力的節目,節目組曾模擬過人體中箭項目。

在70、80米的距離,古代弓箭能深入人體10cm,胖子還稍微好點,要是瘦一點的人直接能射成『串葫蘆』。

換句話說,古代弓箭百米之內,殺傷力巨大。

若被射中要害,諸如心臟等其他關鍵部位,可能會當場斃命。

即使沒有射中要害,不考慮意外等其他客觀因素,大概率也能讓一個人暫時失去行動能力。

受了傷自然就要治療,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治療箭傷的方法出現在北朝時期。

《劉涓子鬼遺方》記載:『如箭在肉中不出……『《鏃》淺者十日出,深者二十日出,終不住肉中』

清代皇家醫典《醫宗金鑒》也有類似記載:『箭頭嵌入肉內,鉗不出者,宜解骨丸,納傷口內……,即以人尿洗之,貼陀僧膏,可換,傷口自愈』

先不討論上述記載的兩種治療方法到底有沒有效,但至少有一點是歷朝古人都認同的事實。

那就是中了箭之後,不要強硬地直接把箭桿連根拔出來,需要另想辦法。

為什麼不能直接拔出來?

原因其實並不復雜。

前文簡單提及過,為了擴大中箭者的傷口,工匠們會把箭鏃設計成菱形或其他異形,使得傷口創面增大,無法輕易愈合。

大家想想,如果強行把箭鏃從傷口處拔下來,那不得連皮帶肉扯下一大塊。

若是射中骨頭,卡住了動脈,這樣猛的一拔,甚至會讓傷者當場去世。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確保沒有危險的前提下,將箭桿的距離截短。

然後做好傷口創面消毒,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將中箭部分的旁邊皮肉慢慢剖開,再用小鉗子把箭鏃給取出來。

古代沒有消炎藥,更別提抗生素,即使如此小心翼翼,還是無法保證中箭者會一定痊愈。

或許有人會說了,古代將士打仗時都會身穿鎧甲,即便弓箭威力很大,但有鎧甲的保護,不至於直接讓人斃命吧?

《晉書》有載,當時優質的箭矢已經能做到『鐵厚一寸,射而洞之』足見這種兵器的殺傷力。

另外,封建時期凡事都講究個『三六九等』,將軍穿的鎧甲厚度與士兵的鎧甲,肯定會有所區別。

對於武將乃至裝備精良的『精兵』來說,『一箭擊穿』是個難事。

因為中國歷代的盔甲,也是與弓箭一樣代代演進的。

在軍力強大的唐代,『明光甲』、『鎖子甲』、『山文甲』等十三種鎧甲防護力沒話說。

後來隨著棉甲取代鐵甲,盔甲重量減輕,但防禦力沒有下降。

若是一箭射中了這些鎧甲的重點防護部位,確實很難造成殺傷。

不過上述這些鎧甲都是裝備在將軍或精銳部隊的士兵身上。

如果普通小兵中箭後,能否活下來完全就看命了。

倘若遇上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那樣的『密集箭陣』,就算是防禦到牙齒的將軍,甚至都有可能斃命。

由於古代醫療水平落後,今天看來簡單的傷口感染,放在古代都有可能致命。

而且古代箭鏃大多是倒三角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一旦射中身體就會卡住皮肉。

有的箭鏃還有箭翼和倒鉤,箭翼會擴大創傷,倒鉤則紮進皮肉。

因此,不是嫌自己命長的話,沒人會貿然把箭桿直接拔下來。

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先折斷箭桿,然後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取下箭鏃,再趕緊往傷口上敷藥包紮。

但即使是這樣,古代很多大將最後還是因為箭傷去世了。

比如漢太祖劉邦,在征討英佈的時候中箭,結果回到長安便不治身亡……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的箭傷療救及其文學書寫——從《三國志演義》『拔矢啖睛』『刮骨療…,作者劉海燕 鄭瑤,中醫藥文化 2021年02期

[2]晉書,作者,唐初房玄齡等二十一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