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我就是我』?古代身份證的進化史。《網路歷史》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身份證是很重要的。

買機票車票、坐高鐵飛機、住酒店民宿、辦銀行卡信用卡,都是需要出示身份證。

不知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既然現在身份證的需求如此廣泛,沒有身份證簡直是寸步難行。

那麼古代呢?

古人有沒有身份證?

他們如何證明『我就是我』?

1.最早的身份證——戰國『照身帖』

最早的身份證,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和軍事家,著名的『商鞅變法』的策劃者與發動者。

與此同時,商鞅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身份證,也就是『照身帖』

《史記》記載,商鞅有一次要入住客棧,因為沒有帶『照身帖』,店家害怕犯法,拒絕商鞅入住。

但在《史記》的原文中,店主要求出示的隻是『驗』,也就是身份證明。

那『照身帖』這個名字,又是從哪來的?

其實,這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在小說《東周列國志》裡杜撰的。

不過由於這個名稱流傳甚廣,咱們幹脆也就這麼稱呼。

這個初代身份證到底是啥樣的呢?

後人想象出它的大概樣子:把一塊竹板或者木板打磨光滑,上面寫著持有者的姓名、職業、頭像、籍貫等信息,由官方統一發放。

出行的時候,過路、住店都要用到。

當時,商鞅為了讓變法有效實行,就頒佈了嚴刑峻法,所以,那個店家因為害怕犯法,才會拒絕他入住。

你看,商鞅制定了法律,卻又受限於此,這個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後來演變為一個成語,叫『作法自斃』

不過細細看來,『照身帖』更像是一種出行的憑證,而不是我們理解的、現代意義上的人手一個的身份證。

因為政府想要掌握百姓的信息,進行收稅、服役,只要通過戶籍冊就行了。

再說了,古代中國主要是農業社會,農民一般是不會離開自己的田地的,人口流動性不大,人手一個身份證,反而沒有太大意義。

想想也是,古代百姓那麼苦苦,大部分都毫無身份可言,要啥身份證呢,可是,對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來說呢?

那就不一樣了。

2.各個朝代的身份憑證

在古代,如果是個官員,身份憑證那就是很有必要的。

假如你穿越到唐朝,正趕上入宮上朝,官員們都非常有秩序地排隊進宮,你發現這正是一睹皇帝龍顏的大好機會。

於是你興奮無比,正在頭腦風暴,思索著怎樣才能毫無破綻地插隊混進去……

且慢,我必須要勸退你!雖然不知道你從哪兒弄了一身官服,穿上也挺像那麼回事兒,但你缺了一樣關鍵的物件兒——魚符

魚符 拓片

沒有魚符卻想擅闖皇宮,以為宮門口站著的侍衛都是擺pose的嗎?

像你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要是被抓住、然後分分鐘掉腦袋的。

想要進宮面聖,上朝打卡,得有魚符傍身才有資格。

魚符是隋朝時出現一種新型的身份證明,使用者僅限於官員。

那麼魚符長啥樣呢?

魚符的外觀就是魚的形狀,結構上分左、右兩半。

左符放在內庭作為『底根』,右符則由持有人隨身攜帶,合在一起,就可以作為身份證明。

按《新唐書》的說法,『隨身魚符,以明貴賤,應召命』。

在唐朝,假如您擁有這種身份證,那您還真是『有身份的人』。

這種身份憑證,在制作工藝上,還與時俱進,大概也是和咱們今天的身份證一樣,講究一個防偽。

唐高宗時期為增強魚符的保密性及裝飾性,為其配備了相對應等級的袋子,並按照品級裝飾著金銀銅,這種袋子就被稱為『魚袋』。

到了武則天在位期間,改成了龜符和龜袋,因為龜寓意的是長壽,也算是很吉利了。

龜袋

宋朝延續唐朝的魚袋制度。

這時的魚袋裡已經沒有了魚符,它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品,來彰顯官員們的身份地位與等級。

但從本質上來說,它還是一種袋子,就像愛馬仕和地攤上十幾塊的包一樣,都是包包,都是拿來裝東西的,不裝魚符的話,空著多浪費。

當時的官員們也是這樣想的,他們會將魚袋充分利用。

怎麼個利用法?

稍稍動下腦,魚袋變錢包。

往空著的魚袋裡裝點碎金子碎銀子,在進宮時偷偷打點在宮裡做事的人。

對於這種聰明的做法,宮裡當差的人自然認為是極好的,紛紛豎起大拇指說:『贊贊贊!』

到了明朝,魚袋便不再沿用,身份證明改用『牙牌』。

牙牌

牙牌呢,是一種比較輕薄的小片兒,上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屬單位等信息。

用以制作牙牌的材質不局限於一兩種,有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

其形狀跟現在的名片類似,便於攜帶是它的一大優點。

明朝人記載說:『凡在內府出入者,無論貴賤皆懸牌,以避嫌疑』意思是但凡在府內出入的人,無論何種身份,都得帶著牙牌。

《水滸傳》裡面也有類似的記載:梁山好漢柴進混進皇宮大內,靠的就是『衣襖一領,翠葉金花一枝,上有小小金牌一個,鑿著‘與民同樂’四字』。

這些都是身份證明。

腰牌

清朝依然延續了明朝的『牙牌』制度。

略有不同的是,在清朝,這種身份證被稱為『腰牌』

另外,清代的身份證明還解鎖了前幾個朝代所未有的新姿勢。

比如,很多人愛看《甄嬛傳》《延禧攻略》:皇帝中意哪個妃子,就將其『牌』翻過來,以此選擇侍寢之人。

這就是我們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翻牌子』。

因為翻的牌子上方是綠色的,所以被翻的牌子叫做『綠頭牌』。

可以說,綠頭牌相當於清朝妃子們的『身份證』。

事實上,『綠頭牌』在清朝可不是僅僅隻有這一種作用,皇帝召見大臣也可以用綠頭牌。

清朝『鐵帽子王』昭梿熱衷於著述,在他的名作《嘯亭雜錄》中,有著這樣的一段文字:『凡召見、引見等名次,皆用粉牌書名,雁行以進;王、貝勒用紅頭牌,公以下皆用綠頭牌,繕寫姓名、籍貫及入仕年歲、出師勛績諸事,以便上之觀覽焉』

意思是皇帝每次召見王公大臣有一定的次序,其方式是用粉牌寫上大臣名字進奉,王公貝勒用紅頭牌,公以下用綠頭牌,牌上寫著姓名籍貫及當官年歲、政績功績等事,以便皇帝禦覽。

這段記錄中的『紅頭牌』,與『綠頭牌』功能是一樣的,其紅綠兩個顏色主要用於區分覲見皇帝之人的身份與等級地位。

總之,這些身份證是普通老百姓望塵莫及的,隻有權貴、官員們才能擁有,可以稱之為『貴族版高級身份證』了。

3.身份冒用怎麼辦?

防偽措施不可少

說了這麼多不同的身份憑證,可以發現這些『身份證』總體是向著更方便攜帶發展的,這點很贊。

但你們有沒有發現,跟現代身份證比起來,這些身份憑證都存在一點不足:有被偽造的風險。

無論是魚符,還是牙牌,跟現代身份證的印刷、數字防偽技術相比,都是非常容易偽造的。

即使古代沒有人用他人身份證貸款,也沒有辦法辦理、盜刷信用卡,但身份被冒用的後果,想想也是挺嚴重的。

那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雖然條件有限,但古人也會使用一些防偽手段,比如前面提過的唐宋時期的魚袋和龜袋。

唐高宗在位時,曾一度為魚符能被偽造而傷透了腦筋。

所以後來配備魚袋,除了裝飾,也有區分身份等級的作用。

武則天的龜袋沿用這一規定:三品以上才能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隻能用銅飾。

咱們今天還經常用一個詞來形容女生的優質結婚對象,那就是『金龜婿』

這詞兒就是從龜袋這裡來的。

如此看來,這金龜婿至少得是官至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員了,也確實算是人類高質量男性了。

這些措施提高了偽造的難度,算是個防偽的好辦法。

刻著『借者與借予者同罪』

明清時期的牙牌、腰牌,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屬單位等信息,這樣的『身份證』更輕薄,便於攜帶,但是偽造起來也更簡單。

因此,為了震懾那些冒用身份證的人,往往還會在牌上特別註明偽造、出借或冒用的嚴重後果。

比如出土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塊明代銅牌,上面就刻著『借者與借予者同罪』

清朝高級點的腰牌上,竟然還把持牌人的面部特征也寫清楚,提高了冒用身份的難度。

比如京劇巨咖譚鑫培,譚天王曾有一次應召到宮中唱戲,進宮時所用的腰牌上面就刻著:『譚鑫培,五十一歲,面黃無須』

雖然這種腰牌與現代意義上的身份證區別很大,更像是一種出入證,但畢竟也屬於證明身份的牌子,咱們姑且把它當成身份證來說吧。

用上此種『面部識別技術』,腰牌如若丟失,他人也沒法『解鎖』,自然就沒法冒用。

雖然影像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但通過此種防偽手段,至少能減少一些盜用身份的案件。

大家好,這裡是【路上讀書】

有趣有料的音頻圖書館

讓你越讀越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