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大齡剩女』:士大夫家的女兒為何嫁不出去?《網路歷史》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歷代統治者基本都倡導育齡男女適時婚配,推行鼓勵人口生育的政策。

《禮記》所謂『男有分,女有歸』,即認為正常社會秩序中,男人各有職分從事工作,女子皆能嫁給丈夫組建家庭,隻有如此,人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會健康穩定的發展。

這是古代文人理想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因為丁壯勞力是一個國家運行發展的堅實基礎,國家的稅收賦役、從軍打仗等,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成年男丁全力承擔。

所以,婚姻家庭不隻是個人和宗族的事情,也直接與國家富強息息相關。

史載,中國古代一些國君或皇帝曾直接頒佈法律,懲戒超齡而不出嫁的女子和婚配的男丁。

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在被吳國擊敗後,臥薪嘗膽、積蓄力量時,即曾通令全國『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如達到政府規定的婚齡線而男不娶女不嫁者,不僅自己犯罪,也要連累父母蹲大牢。

西漢孝惠帝時,若誰家有女兒十五歲以上到三十歲還沒嫁人,要罰款600錢。

據《晉書·武帝紀》載:晉代『女子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也就是說,女子到了17歲還不嫁人,朝廷命令官府要為此女子挑選另一半。

北宋仁宗時期,國家制定法令,明確規定婚姻年齡界限,要求男子十五歲娶,女子十三歲嫁等等。

從古至今,一個家庭能夠早生貴子,人丁興旺,也是大多普通民眾最樸素和基本的想法。

在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中,亦多方鼓勵女子適齡而嫁,及時組建家庭。

北宋司馬光的《書儀》曾指出正常男女婚齡:『男不過三十,女不過二十爾,過此則為失時矣』

但是,據一些史料記載,兩宋時期的社會中上層家庭,則出現過一種另類現象,即當時一些達官貴人或士大夫官僚家中,常有一些婚姻『失時』女性,長期待字閣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齡剩女』。

范仲淹在寫給宋仁宗《答手詔條陳十事》中,即曾描述此類社會怪象,說:『男不得婚,女不得嫁,喪不得葬者,比比有之』

據范仲淹所說,當時的士人男女婚嫁失時現象並非少見,問題還比較嚴重。

究竟什麼原因呢?

所謂『在天下物貴之後,而俸祿不繼,士人家鮮不窮窘』。

一個字,窮。

據宋史名家張邦煒先生考證,宋代以後,婚嫁之費猛增,人們的婚姻嫁娶風俗講論錢財,嫁女花費通常要比娶婦更大。

當時人們就慨嘆:『傷生以送死,破產以嫁子』連當時的皇弟揚王趙顥,『有女數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也不得不向哥哥宋神宗開口,伸手預借薪俸,以作花銷費用。

北宋名臣蔡襄在《端明集·福州五戒文》中,即對此種婚姻論財的風氣予以激烈抨擊:『婚娶何謂?

欲以傳嗣,豈為財也。

觀今之俗,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隨其貧富,未有婚姻之家不為怨怒』司馬光則在《書儀》中更直白地說:『將娶婦,先問資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姑娘出嫁需大量陪嫁,士子取婦得看嫁妝多少,幾家歡樂幾家愁。

社會風氣使然,讓一些原本家庭並不寬裕的士大夫,無法為女兒按時籌備豐厚陪嫁,又往往顧及臉面,所以隻能讓姑娘長久地養在娘家了。

北宋中期名臣蔡襄說:『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谷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雖有武臣,蓋僅有也。

故於文士,觀其所長,隨其才而任之』南宋晚期即有人評價當朝這種政治現象:『國朝待遇士大夫甚厚,皆前代所無』兩宋時代盛行科舉制選拔官吏,士人一旦通過科舉之路,無異鯉魚躍龍門,很可能會有一個高光靚麗的前程。

北宋中後期的魏泰在《東軒筆錄》中說:『國家用人之法,非進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宋廷提拔的大多數高級官吏,基本都需要有科舉進士出身。

所以時人以詩感慨:『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在史學界,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識,即兩宋王朝是一個士大夫主政的時代。

宋人也把本朝稱為『官人世界』,說白了,也就是『尚官』的時代。

宋真宗趙恒在《勸學詩》中,直接表達了讀書科舉與人生富貴的緊密關系:『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在這種典型的文臣官僚政治社會下,『崇尚官爵』是民眾的集體心理。

宋代有一首《寄鞋襪》詩,為署名『士人妻』的某位無名女性所作,詩雲:『細襪宮鞋巧樣新,殷勤寄語讀書人。

好將穩步青雲上,莫向平康漫惹塵』由此可見,士人家屬對士子們科舉成功,前途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的強烈期望。

可以說,在宋代中上層社會,女方最理想的婚姻,就是以時出嫁,成為『士人妻』。

但是,適時婚嫁與為士人妻很難兩全其美。

如果女子堅持非進士不嫁,或者定有更為苛刻的擇婿條件,如非才華出眾不可。

那麼,勢必造成一批女子錯失婚嫁時間,成為長期待在娘家的『老姑娘』。

宋哲宗時,宰相章惇就把選取女婿的條件定得過高,以致『為息女擇配,久而未諧』。

王安石的女婿蔡卞當時任官執政,相當於副宰相,他曾好言相勸上級章惇:『相公擇婿如此其艱,豈不男女失時乎?

』但章惇卻聽不進去,頗不耐煩地諷刺說:『待尋一個似蔡郎者』他直白地說,正等著為閨女找一個類似你蔡卞這等層次的人。

章惇的女兒不能適時而嫁,依史料所見,當與他的父親氣量狹小、『眼界』太高關系頗大。

從兩宋科舉規模來說,士人們苦心讀書,但能考中進士者必定數量很少。

而且,中舉士子並非都年輕有為,單身待娶,相反,許多士人都經過多年苦鬥,龍腰蛇背,須發染霜,之後才科考成功。

所以,對於一些少得可憐又在年齡與婚姻條件上正好合適婚配的中舉者,往往成為宋廷士大夫官僚給自家姑娘強力爭搶的目標。

每逢放榜之日,許多士大夫官僚人家便瞄準新科進士,相互之間比拼撕掰。

據北宋中期人彭乘《墨客揮犀》載,『今人於榜下擇婿,號臠婿』,『臠』是將肉切割小塊,可謂比喻形象。

放榜之時,中舉士人猶如眾多朝臣大官的獵物,被一些權勢人家如野獸般『撕扯』回家,介紹給自己的姑娘。

王安石曾在《臨津》一詩中,興奮地描述這種令他印象深刻的畫面:『臨津艷艷花千樹,夾徑斜斜柳數行。

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那些靚女們紛紛攘攘,爭相觀看,都想釣上新科進士這樣的『金龜婿』。

正如南宋朱彧《萍州可談》所說:『本朝貴人家選婿於科場年,擇過省士人,不問陰陽吉兇及家世,謂之‘榜下捉婿’』士子們一旦中舉,轉瞬之間,無論婚配或前途方面,皆會發生極大逆轉。

宋代有關此類記載的文獻非常多見,無需贅言。

在當時社會,女子們想要尋找到一位心儀合適的士人,與其結為伴侶終身依歸,並非人人都能如願。

這也是造成一些大家女子不能適時婚配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還需說明另一種情況,即隨著宋代知識文化的不斷普及,特別是士大夫家庭的知識女性越來越多。

文化素養的提升,使一些知識女性見識越來越遠廣,認識更趨深刻,所以擇婿也越來越看重對方的人品和才華。

很多人普遍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教育是男性的權利,實際上我們所謂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是直到明清以後才形成的社會觀念。

在宋朝時期,即便是婦女觀較為保守的司馬光,也主張女性應當接受教育、學習知識文化,他在《家范》中就曾寫道:『古之賢女,無不好學,左圖右史,以自儆戒』宋代文風大盛,有條件的家庭女孩子都可以讀書學習。

清代史學家趙翼談到宋代婚姻風俗時,曾經指出:『當時風尚,婦人女子皆知愛才也』一些士人家的女子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直堅守等待,尋找心儀理想的人生伴侶。

北宋儒家大師程頤的女兒終身未嫁,責任即全在她自己。

據說,程頤的女兒『幼而莊靜,不妄言笑,風格瀟灑,趣向高潔』,實在是當時那個社會標準理想的好姑娘。

她很想尋找一位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男子出嫁,所謂『擇配欲得稱者』,程家為此於茫茫人海中『訪求七八年,未有可者』。

不知不覺,程姑娘年齡就被耽擱大了,便成為大家的輿論焦點,親戚朋友看著也發愁,『既長矣,親族皆以為憂,舊交咸以為非,謂自古未聞以賢而不嫁者』頂不住社會壓力,『不得已而下求,嘗有所議,不忍使之聞之,蓋度其不屑也』但父母太過疼愛,看著這個『老姑娘』,幹著急沒辦法,實在不忍心她受委屈,就這樣一直『未遇賢者』而養在娘家,直到最終未嫁而死。

作為一代大儒的程頤,並非像後人所誤解的那樣重男輕女,最起碼對於自己愛女來說,能充分尊重姑娘心願,尊重她的選擇,乃不失一位好父親。

據清代沈雄的《古今詞話》記載,惠州少女溫超超『年及笄《十六歲》,不肯字人』,她下定決心,非當朝風流人物蘇東坡不嫁。

宋哲宗時,蘇軾出任惠州知州,當時他已是個老頭子了,年過半百,兒孫滿堂。

超超姑娘聽說蘇軾到來,馬上興奮地說:『此吾婿也』並且『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外』,直至為其癡心而亡。

後來,蘇軾得知此事,『因作《卜算子》詞』,以為紀念。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詩詞格調高雅,故事非常淒美。

若此事為事實,也是一個不切實際、想入非非的人間悲劇。

洪邁《夷堅志補·劉女白鵝》篇記載,汀州寧化縣攀龍鄉有富豪家劉安上的女兒,是位『性慧,喜文墨』『姿美而艷,其光可鑒』的好姑娘,但卻『以不嫁自誓』。

《金壇縣志》記載:宋太常丞劉宰的續弦妻子梁氏,『世居處之麗水,父為吏部侍郎。

笄而擇配,貴胄爭委禽焉。

母吳問所願,不對。

屢問之,曰:‘吾視諸貴豪子,怙勢以凌物,殖貨以自豐,豈能有遠志?

無寧歸寒士耳。

’』原來,做姑娘時的她內心不俗,眼界甚高,很看不起那些富貴公子平日狗仗家勢、貪財愛錢的行徑。

《紹興府志》載:『莫氏,胡宗伋妻,馀姚人。

讀書通經學,年踰三十,擇配未嫁。

聞宗伋賢,許之』胡宗伋的妻子莫氏,等到三十來歲,才終於找到自己中意的另一半。

面對姑娘們的此類狀況,長輩們也不禁慨嘆:『豈有處子終不嫁人者乎!』總之,女子婚姻不時在宋代中上層已經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程頤在《周易程氏傳》中,對此解釋說:『《女子》所以愆期者,由己而不由彼。

賢女,人所原取,所以愆期者,乃其志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後行也』

宋代中上層家庭出現的女性婚姻不時現象,是與當時復雜的社會環境具有密切關系。

對於一部分特殊人群內的常見現象,宋代一些文士應該是做了忠實的記錄,並將之視為社會異象。

我們現代人追求的婚姻大多註重幸福感,更多關心個體本心的真實體驗,即是說今人更加尊重人性解放了。

因此而言,相比於過去,我們現代社會發展更文明了。

但客觀地看,我們當今社會主流文化依然並不鼓勵『大齡剩女』現象,否則,怎麼會制造出這樣一個特殊詞匯呢?